大家好,我,MFA(@Michael_F_Assbender)攜著鯊美給諸位拜年了,祝各位猴年大吉,萬事如意。封面圖的童男Frank製作者是@道格拉溼 在2013年製作,而右邊的玉女教授則是我年底請@阿楓41趕出來的,感謝兩位。
大年初一更新,源自昨晚我看春晚的廣東節目《衝向巔峰》時候,發了一條微博感嘆:
我們廣東人好奇特,人家是人海戰術,我們是人機戰術……?
因為接下來的節目剛好是雜技《直掛雲帆》剛好有人評論:現在是真·人海
而我忍不住說說:字面意義的人海
關注我微博的人或許會發現,我非常很喜歡用「字面意思」或者「字面意義」,這幾乎已經成為我的口頭禪了,這是看原文書養成的毛病,因為這個說法來自「literally」。
不信,我截個圖給大家感受一下:
我翻譯連載的【成年溫斯蒂】就是一個很認死理的人,回復【星期三】可以觀看前兩季的雙語視頻。
吐槽的時候……
(插圖作者依舊是@阿楓41)
我安利漢尼拔的時候:
Hugh Dancy菊苣劇透漢尼拔大結局也是字面意義:
我推薦Hannigram文的時候:
我推薦其他電影的時候……回復【標題拾趣】可以了解這部電影的介紹哦。
而我安利我授權翻譯連載【91110】的時候……可能受我影響,互動的時候【字面意思】的調侃也是層出不窮……
最後是我為【91110】所做的【字面意思】的手工作品
回復【91110】了解更多Nine Eleven Ten的內容以及閱讀方式。
說真的,截圖過程中回顧了好多歡樂的往事啊……可是該正經科普的,還是得來科普。
一上期我講了:圖安一記|一月詞彙 雙面含義 回復【160123】可以閱讀
當時說到英文中某些有趣的一月詞彙,剛好有雙面含義,例如:
小黃文高頻詞的seed作為名詞可以指「種子」或「精液」,但是作為動詞有兩個相反的含義,一個是「播種」,另一個是「取出種子」。第一個含義可追溯到1440年,而後者則是約100年前才產生的含義,差距一千多年……
例句1:Hannibal's interest in murder was seeded when he was a child.
例句2:Hannibal peels the garlic and chops it finely, then seeds and chops the chillies.
好吧,上面舉了那麼多圖文例子,而我平時很喜歡用的字面意思真的是literally?
額……未必。
現代英語的口語中,literally可以說是一個高頻詞,因為91110有很多搞笑的段子,所以我可能會說:
I literally died laughing when I read Nine Eleven Ten.
大家看完這句,應該都理解:讀91110的時候,我差點笑死。
注意哦,我翻譯的時候並沒有把literally的部分翻譯出來,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地翻譯,那就是:讀9110的時候,我字面意思地笑死了。
如果字面意思地翻譯,那不只是很詭異,而且也是不對的。如果讀91110的時候,我真的字面意義地笑死了,那已經駕鶴西去的我肯定不會在這裡打字造句給大家偽科普了。
這麼一看,在英文口語表達中,literally並不是字面意思。
雖然上面說過是現代口語表達,可是literally這個用法比我想像中的要早得多了,它在1903年被添加進OED(牛津詞典),根據目前的在線調查,最早的「字面意義」用法出現於1769年。
上面提及的那種「並不字面意義」的用法在現代英語口語中使用的頻率確實搞多了,然而要知道literally向來都被用來增加語言表達的影響,起強調作用。
我安利91110的時候總是說:
This fanfic is literally titled Nine Eleven Ten.
沒錯,這部同人小說的名稱確實是9 11 10這三個數字,這個說明完全是字面意思,但是這種「字面「的強調並不取決於literally這個詞,而在於強調一部由三個數字組成標題的同人小說——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真的很少看到影視小說作品的標題由簡單數字組成的,用literally強調是可能是為了讓讀者睜大眼睛。
近年來有些語言學者對於literally產生了很多爭辯,有些人覺得literally這種並不字面的意思是對語言邏輯的「否定」。從邏輯角度上講,I literally died laughing when I read Nine Eleven Ten.這句話不可能是真的,而嚴謹的語言學者認為語言應該有邏輯。
拿雙重否定舉例:
If you didn’t do nothing, you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這句話咋看好像很簡單,可是到底要怎麼翻譯也是費了我一番功夫。我們都知道,在數學中,負負得正,可是語言表達並非如此,可以說,語言表達有時候是層見錯出……看完下面的例子,你可能會覺得我並沒有亂用成語,而是字面意思地用了它的意思。
在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Canterbury Tales)》中,可以找到無數的雙重、三重,甚至四重的否定表達。在中古英語中,使用超過一個否定的做法是為了強調那個否定的表達……被繞暈了嗎?在《坎特伯雷故事》的序曲,喬叟是這麼描述那個非常完美溫柔的紳士的:
「He neuere yet no vileynye ne sayde in al his lyf vn to no maner wight」.
簡略地翻譯:他這輩子從未說過任何人的壞話。可是這個句子裡頭是三個表示否定的詞,目的就是強調從來沒有。
現代英語中,如果有人說「I didn’t do nothing」,通常是在強調我啥事都沒做過。而不是我沒有沒做啥事(我做了某事)。必須弄明白的是,這種表達方式並不正式,尤其是在書面文章中,但是在口語或者方言中,這種表達並不會導致混淆,雙重否定有時候也可以構成一種微妙的肯定,但是其中的內含取決於說話的語境以及口氣。
「I didn’t do nothing」可能意味著「我才沒什麼都沒做呢,我還是做了一點事的。」
「I didn’t do nothing」可能意味著「我才沒什麼都沒做呢,我做的可特麼多了去。」
混淆了嗎?看這句:
Sherlock literally says he is on fire in 103.
神探夏洛克103裡面,卷福說了"I'm on fire",但是看過劇的人都知道他是在說「我的鬥志在燃燒」,而不是真的著火了。
當然,在《霍比特人》中,BC飾演的四毛哥說:I am fire. I am death.的時候,你覺得是字面意思嗎?
繼續舉例子:
I have literally put blood and sweat into translating Nine Eleven Ten.
91110是我投入血汗的翻譯結晶,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各位,我翻譯過程中沒有流血(夏天翻譯的時候流汗倒是可能的,姨媽期翻譯跟這事兒也扯不上關係吧Orz。)
如果把literally從這個句子中拿掉呢,意思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本質是,它的意思並沒有變化,比喻意思依舊存在,不過誇張的含義就沒有了。如果換成「truly」或者「really」,它們同樣能夠能起強調作用,但是依舊不會讓它成為字面意思。
回到最開始,
I literally died laughing when I read Nine Eleven Ten.
大家都知道我依然活著吧,也許literally含有爭議的問題在於,當它用於「比喻意思」的時候,並不能當做「字面意思」來解釋……簡而言之,在口語表達中,加上literally反而是逆轉了這句話本身的意思……是不是很眼熟,對,這就是我上回說過的「一月詞彙,雙面含義」。
除了我上期舉過的例子:wicked, sick, bad等詞都字面意義的「壞」,但卻是口語表達的「好」,」,但是它們這層「好」的含義並不能用於正式書面語——在字典中都被列為非正式的口語表達。
但是如果顛倒過來呢?有沒有「好的變成壞的」?這裡我要舉一個顛倒的例子:
Nice這個詞在牛津字典中最早的含義是:「愚昧」或者「無知」,但是同時,它既能指「放蕩」又能指「正派」——這麼一看,she’s a nice girl這個句子如果沒有上下文該多讓人困惑啊。莎士比亞在《空愛一場(Love's Labour's Lost)》中所描述的「nice wenches」指的是「放蕩的姑娘」,可是同時也包含其他的含義(愚昧和無知)……哈?
是的,這就要看你怎麼理解字面意思了。我上面說了顛倒,你現在看了也知道,nice以前是壞的,現在是好的,其實還是顛倒的。
詞彙可以包含不止一個意思,這個概念並不新鮮。我們看literally就像在看一本書,它是一種「現存」的概念,我們可以很靈活地知道它到底是字面意思還是比喻意思。但是如果碰到nice這樣的詞,我們就很難聯想到它那個相反的含義,因為「好」的含義佔了主流,而「壞」的含義則早於作古荒廢,在牛津詞典中,nice有42種含義,其中22種現在已經不再被人使用了。雖然我們現實中很少用到了,但並不意味著我們看古書的時候不會遇到。
總歸到底,人會改變,時代會改變,語言也會改變。當然,人人都希望能變得更好。
這裡也祝願大家新的一年越來越好!Be a bad ass!
如果還是有人問我,Assbender是否是字面意思,那我回答:
Come on! I literally bend my ass posing for those photos.
順便, 聽寫活動的事兒我一直沒有在微信公眾號上公開,今天公開了,其實想要說是,因為報名人數不足500,所以第一輪就……不辦了。第二輪估計也沒戲了。
#圖安一記#之前徵集聽寫時,發現備考專四專八的還挺多的,趁著除夕提醒一下,今年專八3.19,專四4.23,紅寶書趕緊去準備,五年真題全部啃下來,基本就能及格。如果想要70以上,每天至少聽寫3篇新聞並歸納總結翻譯出來。
有些人反映今年出了新題型怎麼辦?
打好基礎就不怕啊,總歸到底考察的無非是聽說讀寫譯和常識記憶。
祝各位新年逢考必過,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