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努力白費。
品類不一的口罩,使用時機也不同。
面對空汙嚴重,流感盛行的冬季,出門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但醫師指出,許多人依舊選錯、用錯口罩,結果是:白忙了一場。
市面上口罩可分為布口罩、N95、外科口罩、活性碳口罩、紙口罩,使用時機大不同。
1、布口罩或棉質口罩:適合平日打掃使用。
棉質口罩縫隙大,這類口罩較適合在家中打掃時,阻隔顆粒較大的灰塵與汙染,但對於防止流感病毒,效果並不夠。
若是在醫院或室內等病毒量較高的密閉空間,靠布口罩來阻隔效果可能就不太好。
如果只是感冒時,怕咳嗽、噴嚏的飛沫影響他人,戴布口罩仍然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2、活性碳口罩:騎車族、打掃時可用,但抗空汙效果有限。
強調添加活性碳的口罩,也無法抵抗流感或嚴重的空汙。因此,只適合騎機車,或噴灑有機溶劑、刷油漆時配戴,用來阻擋異味、油汙等髒汙。
活性碳吸附一定量的揮發性有機物後,就無法再發揮效用,因此通常在汙染的環境下,用完一次就需要丟棄,或時間不宜超過四小時。
3、醫療手術用口罩:可防流感,但空汙,仍不足夠。
常見於醫院、手術室使用的口罩,這類口罩,可過濾約90%以上的5微米微粒,有呼吸道症狀或流感盛行時,戴這種就算足夠阻隔藏在口鼻飛沫的病毒。通常有三層不織布,常見為綠色、粉紅色或藍色。
若要抗空汙,這類醫用口罩效果仍然不太夠。因為PM2.5的顆粒小於 2.5微米,醫用口罩無法完全過濾這些細微顆粒。
4、美規N95或歐規FFP1口罩:較能有效阻擋空汙。
這類口罩主要的作用就是過濾懸浮微粒,可抵檔95%以上的0.3微米以上的病毒微粒。若空氣品質太差時,最好還是使用這類的口罩。
若只為了避免流感、或是到醫院探望病人,仍建議戴一般醫用口罩即可。
對於本身肺功能不佳、孕婦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的人也都不適合使用。
5、紙制口罩:無法取得其他口罩時才用。
常見於醫院販賣機或贈品常發的紙制口罩,過濾微粒的效果最差,也不防水。對於飛沫、唾液、血液等髒汙缺乏保護力。因此,只有在無法取得其他口罩、非不得以時才用。
正反面別戴錯!
需要注意的是,口罩正反面效果差很多,但不少民眾常搞不清口罩該戴一面。醫用口罩區別正反面,不是依顏色,而是看材質,防水層應在外側,布面層貼近口鼻處。
若口罩上有軟質金屬條的,則通常是金屬條面向外,並應用雙手將軟質金屬條沿著鼻梁壓緊面頰,使口罩與面部之間儘量無縫隙。
此外,口罩材質特殊,丟棄時,以一般垃圾處理就可,不必放入紙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