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在即,原來兩黨被稱為「驢」「象」是因為這個人!

2021-03-01 邁斯通國際英語微課

距離11月3日的美國大選僅剩下整整兩周的時間,當前大選進入衝刺決勝階段。從9月下旬起,各州已經陸續啟動提前投票(early voting)程序,也就是在11月3日正式投票日之前提前投票。根據數據統計,這是有史以來提前投票人數最多的一次大選。

今年美國大選的投票人數比率也很有可能打破190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很多選民表示,這次選舉非常重要,他們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而且經濟也處於混亂之中,他們迫切想要改變現狀,尋求安穩的未來,於是積極出門投票。

美國兩大黨派候選人的支持率雖然有差異,但在幾個關鍵的搖擺州,競爭仍處於膠著狀態。

說到美國兩大黨派之間的競爭,我們經常會聽到「驢象之爭」這樣的說法,這也是美國大選的代名詞。那麼為什麼要用「驢」和「象」來指代民主黨和共和黨呢?東方君今天就幫大家來溯源。

用驢子和大象這兩種動物分別作為兩黨的形象代表,要追溯到19世紀

驢子(donkey)最初意指「蠢驢(jackass)」?

驢無論在中文語境還是英文語境中都不是什麼好詞,而起初民主黨被叫做「驢黨」當然也不是什麼讚美之詞,而是來自政敵共和黨的嘲諷。

1828年,民主黨人安德魯·傑克遜參加了總統競選,他的對手是時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早期的美國競選言辭激烈,和現在一樣,對對方進行人身攻擊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During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of 1828, opponents of Democrat Andrew Jackson referred to him as a 「jackass.」

傑克遜及其支持者罵當時的總統亞當斯腐敗放蕩,而亞當斯的支持者也不甘示弱,罵傑克遜脾氣暴躁,難成氣候,還藉此說他是「蠢驢(jackass)」,意指他脾氣倔又愚笨。

Jackson actually embraced the insult and used donkeys on several campaign posters. 

但身為總統候選人的傑克遜這次沒有較真,他善於化嘲諷為力量,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接受了這種「侮辱」,把「驢」的形象放進競選海報,有點像現在化嘲諷為流量的意思。他還在演講中突出談到驢的優點,比如倔強、堅忍、忠誠等等,於是「公驢(jackass)」成了安德魯·傑克遜的形象代表。

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

However, the donkey never really caught on after the end of Jackson’s presidency.

但是,驢子在傑克遜任期結束後就沒有再流行過,但在後來卻逐漸成為了整個民主黨的代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漫畫家託馬斯·納斯特(cartoonist Thomas Nast)

Thomas Nast was an American cartoonist who joined the staff of Harper’s Weekly in 1862. Nast’s cartoons were very popular and his depiction of Santa Claus is still the most widely used version of the holiday icon we see today. 

託馬斯·納斯特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非常著名的漫畫家,號稱「美國政治漫畫之父」。現在我們熟知的流行最廣泛的紅衣紅帽的聖誕老人形象就出自他的筆下。

託馬斯·納斯特1862年為哈珀周刊畫的第一個聖誕老人

During his career, Nast also drew many political cartoons that harshly criticized the policies of both parties.

納斯特1862年加入當時著名的雜誌周刊《哈珀周刊》,並在其職業生涯中創作了許多政治漫畫,嚴厲批評了民主、共和兩黨的政策。

Nast first used a donkey to represent the Democratic party as a whole in the 1870 cartoon 「A Live Jack-Ass Kicking a Lion」 in which Nast criticized the dominantly Democratic Southern newspaper industry as the 「Copperhead Press.」

1870年,納斯特為《哈珀周刊》畫了一幅名為《活驢凌亡獅》的漫畫,第一次用驢的形象作為整個民主黨的代表。

畫中是一頭驢子在踢一隻死去的獅子。驢子身上寫著「Copperhead Press」,代表南北戰爭時期宣揚與南方奴隸主妥協的民主黨喉舌媒體,揭露他們的行為實際上是在剝奪內戰成果,阻礙重建進程。

而獅子代表了剛剛去世的林肯政府時期的戰爭部長埃德溫·斯坦頓。納斯特用這幅作品批評民主黨媒體對斯坦頓的不尊重。

雖然在納斯特的作品中,最初用聲音難聽、舉止蠢笨的驢子代表民主黨媒體,但隨著這一形象的深入人心,逐漸成為民主黨的代名詞。

而這一次其實和40年前總統競選時的用驢子來代表民主黨候選人只是一個巧合。

而大象第一次和共和黨人聯繫在一起是1864年的大選。當時一份親林肯的報紙《亞伯拉罕教父》(Father Abraham)刊載了共和黨的宣傳單,畫上有一隻大象,大象用鼻子舉著橫幅,上面寫著:「大象來了(the elephant is coming )「,大象上方還有兩個大字「勝利」。

共和黨宣傳海報

但這時大象跟共和黨的關係還不是那麼密切。後來共和黨演變為「象黨」,也和託馬斯·納斯特有關。

As for the elephant, Nast first used the behemoth to represent the Republicans in the 1874 cartoon 「The Third Term Panic.」 The cartoon depicts the Republican Party as a lumbering elephant about to walk off a cliff. 

1874年納斯特在《哈珀周刊》上發表了題為《三連任的恐慌》的漫畫,漫畫中除了繼續用驢影射民主黨之外,更是第一次使用溫和、穩重的大象來表示共和黨。

《三連任的恐慌》

時任總統尤利西斯·格蘭特在連任兩屆之後,還想繼續當總統,共和黨人當然鼎力支持,但是民主黨人開始造勢,說這就像是在學凱撒搞獨裁。

納斯特同樣作為一名共和黨人士,在漫畫中用披著獅皮的驢來影射民主黨,身上寫著「Caesarism」,把其他動物嚇得驚恐四散。諷刺民主黨表面上看起來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實際上卻是一群處於驚慌之中的愚蠢動物。

As for why Nast chose an elephant, a common theory is that it is based on an old phrase of 「seeing the elephant」 which pro-Unionist Republicans used to mean that they had seen battle during the Civil War. 

至於納斯特為什麼選擇大象作為共和黨的象徵,一個普遍的理論是,它基於一個古老的說法「看見大象」,親共產主義的共和黨人將這句話解釋為,他們在內戰期間曾目睹過戰鬥。

Nast himself was a proud Republican and diehard-Unionist so it is entirely plausible he was aware of this phrase at the time.

而納斯特本人是一位驕傲的共和黨人和頑固的統一主義者,因此他當時認為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而這幅1874年的漫畫也是「驢」和「象」歷史性合影的源頭。

By 1926, Republicans were already embracing the elephant as an unofficial animal. By 1928, some Democrats were also acknowledging the donkey as their unofficial animal as well. In 1932, both animals were used as symbols of the parties on an official campaign poster for Republican incumbent Herbert Hoover.

後來納斯特還創作了很多類似的政治性諷刺漫畫,驢、象的形象和象徵意義也逐漸深入人心。到1926年,共和黨人已經將大象作為一種非官方動物而接受。到1928年,一些民主黨人也承認驢也是他們的非官方動物。1932年,在共和黨人赫伯特·胡佛的正式競選海報上,兩種動物均被用作政黨的象徵。

Today, the Republican Party uses the elephant as an official logo and you will find it all over their web site and on plenty of official Republican merchandise. While the Democrats have never officially embraced the donkey as a symbol, the animal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party by the media and is placed on a plethora of unofficial Democratic party merchandise.

今天,共和黨使用大象作為官方徽標,我們可以在其網站上和大量官方商品上看到它。儘管民主黨從未正式接受驢子作為象徵,但這種動物卻被媒體用來代表該黨,並被放置在大量非官方的民主黨商品上。

相關焦點

  • 兩黨同時呼籲:美國人,快去學中文!
    自從川普上臺之後,兩黨之間的分歧不斷加劇。現在,大選臨近,更是吵得不可開交。不過,表面上你死我活的兩黨,在一件事情上,達成了罕見的一致,那就是學中文。在共和黨這邊,對川普忠心耿耿的國務卿蓬佩奧最近發文,呼籲美國人可以開始學中文了。
  • 英文知多少:美國總統大選
    2020年11月,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在大選中獲勝,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落下帷幕。
  • 十問美國大選開票大戲
    今年的大選有哪些看點、哪些懸念,在緊盯這場開票「馬拉松」的同時,又應該如何把握觀戰節奏,掌握哪些判斷選情最終走向的線索?  問:美國大選是如何選出總統的?  答:美國總統大選每4年一次,採取「選舉人團」制度。
  • ​川普發表國情諮文,美國站在了十字路口 |新京報專欄
    這樣一篇刻意突出無望的團結,卻又無法真正繞開分歧的國情諮文,展現出了這樣一個事實:如今美國驢象兩黨的主要分歧點,依然並非聚焦於國外
  • 美國大選結束了,德國大選和主要黨派了解一下?
    德國大選可能沒有美國大選這麼引人注目,但是明年誰來接任默克爾的位置也值得我們拭目以待。大家對德國大選有什麼了解嗎?不如,現在由Luke來給我們介紹一下吧!————————LUKE———————        隨著拜登的勝出,備受矚目的美國大選徐徐落幕。與美國大選的期限一樣,德國議會大選也每四年舉行一次,下次選舉即將於2021年舉行。
  • 川普建議推遲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他真的有權力推遲美國大選嗎?
    這些州會自動將郵寄選票寄給所有登記選民,要求他們在選舉日將選票寄回或直接到大選站點交給工作人員——在某些有限情況下仍然可以進行一些親自投票。美國大約有一半的州允許任何登記選民在申請後通過郵寄投票。在總統今天對此表太好,不同的觀點也看法不一。
  • 美國大選最後時刻,狹路相逢勇者勝!
    只要是人,就會有弱點,就會被情緒和立場左右。無論有多少證據,只要不想看,肯定就會看不見!否則,為什麼美國兩黨那麼在意大法官人選的黨派問題呢。只不過,有些秀下限的事,是有良知的人不屑於做,而被無恥者用得得心應手罷了。有些朋友質疑,難道美國的法律竟然如此「愚鈍」,連起碼的善惡都分不清楚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想想周立波的案件。
  • 5天後開票就能知道誰做美國總統?「大選日」恐變「大選周」
    ,一般而言,大選結果通常在選舉當夜就能出爐,但隨著選擇郵件投票的選民增加以及兩黨政治分歧加深,今年的美國大選夜可能出現另一番景象。她表示,直到大選一周以後才有足夠的信息判斷結果。據預測,今年美國大選總投票人數將達到創紀錄的1.5億,佔合格選民的65%,是自1908年以來的最高投票率。美國大選計劃(U.S. Elections Project)的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前,已有7579萬選民通過郵寄的方式投票,超過2016年大選投票總數(1.37億)的一半以上。
  • 「大選日」來了,看1億多美國人如何投票選總統?
    當地時間10月20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開啟大選提前投票,當地民眾排隊前往投票站投票。  美國大選4年一次,全國選民投票通常在選舉年的11月第一個星期一的次日舉行,這一天被稱為「總統大選日」。今年大選日是8日,所有美國選民都在這一天到指定地點進行投票,在本州的總統候選人之間作出選擇。  對候選人來說,獲得某一州選民票數的數量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最終在該州的對陣中輸掉,那就意味著他輸掉了該州的所有選舉人票。因為在大部分州中,一位總統候選人在該州的選舉中獲得多數取勝,他就擁有這個州的全部總統選舉人票,這就是所謂的「贏者通吃」。
  • 多重打擊下的美國,已成為「兩個國家」?美媒:很可能爆發第二次內戰
    隨著美國大選不斷臨近,美國兩黨之間的較量也是愈發激烈,雙方為了支持己方的總統候選人,彼此之間經常互相攻擊,在外界看來,如今的美國儼然成為了「兩個國家
  • 【格倫深度】刺激法案爭論不休,川普反對郵局成為美國大選中心
    美國眾議院院長佩洛西周二在接受Politico的在線採訪中表示,國會民主黨人願意將他們的冠狀病毒救助法案削減一半,以就新立法達成協議。剩下的部分留到明年一月份再進行處理。目前兩黨有關救助方案的談判處在停頓狀態。自8月7日以來,佩洛西和舒默從未與川普政府的首席談判代表,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和白宮辦公廳主任馬克·梅多斯舉行過面對面會談。
  • 碟中諜之美國大選!
  • #美國大選ABC# (Junior Senator:資淺參議員)
    #美國大選將於11月3日舉行##美國大選ABC#(Junior Senator
  • 川普建議推遲2020總統大選,原因是……這輛競選大巴還撞了!
    當地時間3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平臺提議推遲11月的選舉,直到選民能夠安全地投票。
  • 美國大選選情分析(一)
    關於美國大選我寫了一些文章,在我的微信公眾號裡都可以看到。因為很多人現在盯著川普,如果川普不能連任的話,很可能就要起訴他,甚至把他抓起來。這也符合拜登這個人的特點。我認為拜登就是傳統美國人的特點,比較沉穩,比較低調,說話也是尺寸把握的比較好的。當然現在有人說他說話有點顛三倒四了。整體來說,拜登的這些優點在競選期間就變成了他的缺點,變成他的不足。面對川普這樣一個對手,這個人的特點我們也能看到,想哪兒說哪兒,非常張揚,也可以說不擇手段。而這個競選就需要這樣的一些手段,從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競選來看都是這樣。
  • 美國大選DBQ 第四章:當河流匯入海洋
    當時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也進行了初步的調查,但在五月決定不對希拉蕊進行進一步的起訴和調查。可是在之後大選最關鍵的十月底,科米決定重新啟動對於希拉蕊郵件門的調查。最終這一醜聞成為了整場大選最受關注的事件。
  • 美國大選2020:為何仍無結果?+ 美國大選花絮:幾個可能不為人知的 「第一」 和 「第二」
    要想成為美國總統,你並不需要贏下普選投票。候選人需要贏得的是選舉人團投票的多數選票,每個州都有一定數量的 "選舉人"票數,具體分配額度與各州人口數量份額大致相當。       因此,如果你贏下了某個州,你贏下的是這個州的選舉人票數。選舉人團共有538張選票,得到270票的候選人會成為總統。
  • 這波攪局高明,早該警惕這個女人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即將結束,有關兩黨在此次大選前後的角力向來是媒體們津津樂道的故事,而就在近日,美國總統川普敗北「真兇」也終於在媒體的發掘下浮出了水面,這波攪局高明,共和黨早就應該警惕這個女人!
  • 微軟,惡炒「中俄伊幹預大選」
    美國微軟公司10日宣稱,與俄羅斯、中國和伊朗有關的黑客正試圖對美國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競選活動發起攻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表示,美國大選是其內部事務,中方沒有興趣,也從未干涉。近日多名美國情報官員向美國媒體表示,美國情報界並沒有看到中國幹預美國大選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