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開漫山飄香,秋來掛果收穫金黃
寧鄉縣喻家坳鄉太平山村
漫山遍野掛滿了紅豔豔的果實
800多畝黃梔子成熟掛果,進入採摘季
▲11月3日,寧鄉縣喻家坳鄉太平山村村民在黃梔子種植基地採摘果實
2010年,寧鄉當地農民蔡迎華和朋友投資的黃梔子種植示範基地落戶在喻家坳鄉太平山村。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由當時的100畝發展到了如今的1200多畝,其中黃梔子800多畝,金銀花400多畝,當地100多名村民也因此解決了就業問題。
▲漫山遍野的黃梔子樹上全部掛滿了嫩綠的、飽滿的黃梔子果,梔子果長成黃色或橙紅色,預示著豐收的到來。細看梔子果,橢圓形的果實懸掛枝頭,果實頂端還有花萼,像一個個倒立著的小燈籠。
▲梔子的果實是傳統中藥,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靜、止血、消腫等作用,果實入藥在中醫臨床常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扭挫傷 、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梔子另一個使用價值就是提取色素。不僅能染布,而且從梔子果中可以提取出多種色素,這種天然的色素可以用於食品著色,不僅安全無毒,還有一定的營養和保健價值。比如用在釀酒、飲料、菜餚、糕點和醬菜等食品中,比人工合成色素更讓人放心。
在秦漢以前梔子染就被應用的廣泛,《漢官儀》記有:「染園出梔、茜,供染御服。」說明當時染最高級的服裝用梔子。由於色彩豔麗,皇室把染成的黃色視為最高貴皇室色彩,後來甚至禁止居民使用。古代用酸性來控制梔子染黃的深淺,用梔子浸液可以直接染織物成鮮豔的黃色,工藝簡單,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染織品的黃色就是以梔子染色獲得的。
馬王堆漢墓—素紗禪衣
看著滿山的梔子果,蔡迎華一臉喜悅:「看這長勢,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這幾年,他種植的黃梔子從來不愁「嫁」,很早就被大型藥廠和醫藥公司預訂,今年預計收入能達到百餘萬元。「早幾年一家醫藥公司一直想和我籤年產80噸黃梔子的合同,我沒籤,因為那時規模達不到。」他預計,再等兩三年,基地的黃梔子將全面迎來豐收期。
▲喻家坳鄉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區域等自然條件,在種植黃梔子方面有獨特的資源優勢。
黃梔子種植屬於寧鄉傳統產業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寧鄉的黃梔子在市面上要排隊購買
供不應求
據《寧鄉縣誌》記載,早在清朝年間,寧鄉種植的黃梔子就因個頭大、產量高、藥用價值大而聞名全國,它的藥效成分含量要比別處的黃梔子高出4倍以上。過去寧鄉還曾被國家商務部譽為『梔子之鄉』,據了解,如今有計劃把黃梔子申請為寧鄉又一地理標誌性產物。
隨著黃梔子種植面積的增大
蔡迎華有了新的發展理念:
闢出部分黃梔子基地
打造一片可供觀賞和遊玩的梔子花海
吸引周邊地區遊客前來賞玩
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進一步擴大基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