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上頭習俗會準備一些有意頭的食品來祭祀祖先,如九粒提子和蓮子百合湯圓糖水,象徵「長長久久」和「早生貴子」,甜甜蜜蜜地同偕白首。
所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髮齊眉」中式嫁娶文化有不少古老習俗,至今仍有不少新人跟從,其中一項便是「上頭」。
上頭會於婚禮前一晚在男女家分頭進行,代表長輩給一對新人真摯的祝福,也象徵婚姻的美好開端。上頭前,準新人需以碌柚葉洗澡,再換上全新的紅睡衣,寓意去舊迎新,最後由父母,或子女齊全及婚姻美滿的長輩(即「好命夫婦」)幫忙上頭。古時「上頭」,男的要束冠戴帽,女子則要改梳發挽髻,表示她已是待嫁新娘,更要開臉(即以細絨線將臉上細毛除去)、畫眉及塗胭脂等。
至於現代的上頭禮俗,大致仍沿用傳統。男女雙方各自在家中以碌柚葉沐浴更衣及換上全新睡衣,再于吉位燃點龍鳳燭,向歷代祖先上香,之後便可以開始上頭。
大妗姐、好命夫婦或父母會替新人由頭頂梳至發尾,再給予利是,而新娘頭上要繫上紅繩和扁柏,新郎則在睡衣袋中放入紅繩。一般上頭後會一家人聚首吃湯圓,即代表禮成。如果是離婚再結的話,則不用重複舉行上頭儀式。
龍鳳餅一對
龍鳳燭一對
香爐或沙田柚
其他工具:子孫尺、鏡、剪刀、梳、紅褲頭繩(男方上頭用)、子孫尺、鏡、剪刀、針線包、梳、紅頭繩(女方上頭用)
另外按照傳統習俗,進行上頭儀式時,主持人會一邊替新人上頭一邊唸「上頭歌」,祝願新人婚姻美滿,為家族開枝散葉。坊間流行的「上頭歌」有不同版本,以四句意頭說話的「四梳歌」最為普遍,亦有較傳統、更詳盡的「十梳歌」。但無論哪一個版本,目的都是為準新人送上婚姻祝福:
一梳梳到尾
二梳白髮齊眉
三梳兒孫滿地
四梳四條銀筍盡標齊
五梳翁娌和順
六梳夫妻相敬
七梳七姐下凡
八梳八仙來賀壽,寶鴨穿蓮道外遊
九梳九子連環樣樣有
十梳夫妻兩老到白頭
▼點閱讀原文,揭秘事業、財運、愛情中會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