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汛情速遞】長江南京段洪水紅色預警!長江南京站水位破歷史最高值!

2021-02-21 施橋船閘





江蘇省水利廳2020年7月18日9時升級長江南京段洪水紅色預警。受農曆天文轉潮和長江大流量來水影響,7月18日7時50分長江南京站水位已漲至10.26米,後期長江高水位、大流量將維持較長時間,防汛形勢嚴峻。提醒沿江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防汛抗洪工作,公眾做好避災避險。

據了解,長江南京站歷史水位最高值為1954年10.22米、第二位是1998年10.14米,此次10.26米的水位再創長江南京站水位新高。

暴雨預警再次拉響!

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現在一直到20日白天,我省自北向南將迎來入梅以來的第十次強降水過程,期間將伴隨雷電、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累計雨量:蘇南南部地區20~40毫米,其它地區100~150毫米、局部150~180毫米。

17日05時-18日05時,全省出現降水,其中沿江和蘇南的中西部地區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沿淮和淮北地區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和強雷電等強對流天氣。


南京、常州、鎮江等12個市的326個鄉鎮(街道)的降水量達到50mm以上,其中40個鄉鎮(街道)的降水量達到100mm以上,前三位分別是南京溧水洪藍塘西村151.5mm、南京溧水石湫玫瑰園147.5mm、南京橫溪橫山144mm。目前降水回波位於本省東南部地區,向東移動;同時上遊安徽地區有強回波向我省移近。




應急廣播記者:李汨汨

綜合:江蘇省水利廳 江蘇氣象

相關焦點

  • 長江南京站潮位歷史新高!全省53站水位超警超保!
    這是繼 7 月 18 日突破 1954 年的 10.22 米歷史極值後的第 3 次刷新。7 月 18 日 8 時 10 分,長江南京站潮位 10.27 米,超越 1954 年歷史最高值 10.22 米。
  • 南京長江大橋獲獎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曾報導南京長江大橋,「中國有世上『最長和最高』的橋,但是它們都比不上南京長江大橋。」小時候最時髦的事就是在南京長江大橋上拍照片方飛 攝2016年10月28日與南京人相伴近半個世紀的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全面封閉開始了長達27個月的「閉關療傷」期此次維修改造有三個非常重要的要求:維持原設計荷載等級、
  • 長江洪水圖鑑:每天洩洪302個西湖
    其實這與長江流域近日來爆發的洪水有關。這些魚都是被上遊洩洪或者河道外溢衝出來的養殖魚。當沼澤裡的水流平緩後,這些養殖魚又成群聚集在一起,逆著水流向閘口遊動。其實每年洪水,各地的養魚戶也是受損失最大的人群之一。各地數千斤甚至萬斤的魚被大水衝跑的事件很多…我們通過四個湖泊的對比來說明這次長江流域洪水的嚴重性↓↓↓
  • 上海南京兩地聯動直播 「鱘豚!同一條長江,同一個家」長江水生生物...
    、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南京江豚保護協會等單位聯合承辦的「鱘豚,同一條長江,同一個家」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公益活動,20日在位於崇明的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基地正式啟動。  活動旨在通過社會參與增殖放流、「長江精靈小課堂」等形式,提高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宣傳成效,形成全社會關注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 長江中下遊幹流超警12天,太湖超警19天…雨下不停,淮河也將漲水!
    今年梅雨季入梅偏早出梅偏晚也已成定局據統計,1951年以來,歷史上入梅最早的日期是5月25日,入梅最晚為6月26日,
  • 節目預告丨長江:跨越1998
    那麼,今年長江流域還會發生1998年那樣的特大洪水嗎?抱樹的江珊、手拉手堵住洪峰的「敢死隊」、公安縣大轉移的群眾……無數的事件親歷者,對於1998年的這場特大洪水,都懷有複雜的情感。然而,如今在洪水肆虐的村鎮,很難再像以前那樣在短時間內動員大量的壯年勞動力參加抗洪防汛。那麼,還有誰能夠成為抗洪搶險的有生力量呢? 18年後的今天,長江流域的整個防洪體系以及當年存在的諸多問題,因為那場洪水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呢?這些抗洪防汛的工程與非工程體系究竟效果如何?洪水來襲時,是否還需要人力的嚴防死守?
  • 《長江》:噓!關於長江、關於三峽大壩的問題.
    」,即可觀看影片↓↓↓長江大江有大患,君不見,98年洪水之災難。如何治水?「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備受爭議的三峽大壩建成。因為它的弊端,下遊洄遊魚類與長江特有魚類受到影響,部分生物將面臨瀕危、滅絕;突發地質災害增多;微地震明顯增加;大壩使水位上升,淹沒了大量的文化古蹟和縣鎮村落,致使一百多萬人移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搜黃萬裡先生的資料。
  • 董菲委員:在長江新城打造城市公園
    「我們要以建設百裡長江生態廊道為契機,將百裡生態廊道打造成萬裡長江『最美岸線』。」
  • 資訊 | 三峽水庫水位提前消落至145米 長江流域水庫群騰庫迎汛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禦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三峽水庫本輪消落自2020年12月開始,水位自正常蓄水位175米左右消落至汛限水位145米,共消落水位約30米。2021年,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的水工程共107座,包括47座控制性水庫,總調節庫容1066億立方米,總防洪庫容695億立方米。
  •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Wuhan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境內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位於長江水道之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
  • 南京長江大橋有人跳橋自殺!現場揪心...
    網絡配圖我蘇網訊  2月3日晚,第八屆「江蘇最美警察」評選揭曉,南京市公安局水上分局長江大橋應急救生屯兵點民警呂宏偉光榮當選2月3日15時05分,長江大橋應急救生屯兵點接110指令:有人在南京長江大橋上跳橋。
  • 船訊網:長江海圖來了,實時水位,航標查詢!!
    近日,在長江南京航道局和大連海事大學的大力支持下,結合「航道微服務」項目,船訊網接入多種長江航道數據,包括長江電子海圖,沿江航標,
  • 微頭條|郭小雲調度長江岸線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時強調: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大保護 ,全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
    當日上午,郭小雲一行乘船察看了長江瑞昌段岸線整治成果和生態修復等情況,隨後在碼頭鎮政府召開了調度會。郭小雲指出,瑞昌是長江入贛門戶,19.5公裡長江岸線是最為寶貴的資源和財富,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要求,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大保護,努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
  • 【卓見】劉小冰:長江法治保護需要綜合建設、全面推進
    記者:您長期擔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專家,您認為,《長江保護法》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劉小冰:《長江保護法》出臺後將成為涉長江流域管理事務的「小憲法」,有了這部法律,今後「共抓大保護」就有了依據。立法是必要的,理想的結果是達到「針對性、綜合性、永續性」的立法目的。但現在來看,立法也面臨著許多問題。
  • 【看門道:長江照相館的形與魂】
    有的形魂相悖,如長江照相館,令人大跌眼鏡。中和福茶莊前些時日本號已做介紹,故不再贅述,而長江照相館,本文今天不得不多說幾句。     ——前些年修復長江照相館老建築時,只裝新了「長江照相館」五個字,其餘則按照「素拼」男裝店要求進行的。戴氈帽系領帶,看上去有難以言表的感覺……
  • 京杭大運河是如何穿過長江、黃河的?
    對於運河而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運河水位的平穩,而江水和湖水的波動性很大,如果將運河直接聯通湖泊和長江,那麼江水或湖水水位下降時就要吸取運河中的河水,而如果江水和湖水上漲時,多出來的水又會倒灌進入運河,對運河的運行和運河兩岸的人民構成極大威脅。所以京杭大運河在修建時都是避開儘量避開湖泊,而在穿越長江時則是修建水閘,將運河和長江分開。
  • 嚴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長春  最高人民法院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的實施意見》。
  • 長江黑魚泛濫?男子長江邊釣魚發現大量黑魚聚集,網友:令人擔憂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也是亞洲的第一長河,長度在世界排名第3,因為流經地域眾多,長江中的生物種類也是非常豐富的,但是近些年因為水流汙染等問題
  • 重慶建人工魚巢,為長江魚兒築「產房」
    珍稀特有魚類的增殖放流和人工魚巢、魚礁建設是修復長江(重慶段)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9)日,重慶市林業局消息,隨著溫度的慢慢回升,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的魚兒們已「談婚論嫁」,甚至有了愛情的結晶。
  • 「長江宜賓段決口了」?別編了,視頻裡日文招牌露餡了
    第一,視頻拍攝的可能根本就不是長江。視頻中江面僅約百米,而長江宜賓段雖靠近長江上遊,但江面寬度可不小,以當地在建的臨港長江大橋為例,其全長1738米,主跨就達522米。第二,視頻中還錄下了不少圍觀群眾的現場對話聲音,但從他們講的並非普通話或四川方言;第三,在視頻1分23秒處,一張紅底白字的日文招牌一閃而過。綜上,這段視頻的拍攝點較大可能不是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