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士兵練體能:負重30公斤每天30公裡,你能不能扛下來?

2021-02-13 英俊的齙牙趙

眾所周知,我的主業是讀宋史,我還有一個愛好是跑馬拉松。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個我最喜歡的話題。

當過兵的朋友都知道,體能是關鍵。尤其是在古代,沒有現在那麼多的運輸工具,步兵在行軍、作戰的時候,全靠兩條腿跑。

那麼,古時候的軍隊是怎麼訓練體能的呢?

非常巧的是,我在《宋史·韓世忠傳》裡看到了一個很好玩的記錄:韓世忠的長子韓彥直,也是一個帶兵的將領。

這孩子不但會打仗,而且還還挺聰明。六歲的時候,他爹帶著他去見高宗趙構,趙構看著這孩子還算機靈,問他會不會寫字。韓彥直拿起紙筆就寫了四個大字:皇帝萬歲,把趙構哄得極其開心。

到了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韓彥直被派到鄂州帶兵。來了之後,韓彥直發現一個問題:鄂州的騎兵不能步戰。

也就是說,騎兵一旦離開了馬就跑不動了,活脫脫成為對方的靶子。

韓彥直覺得這是一個大問題,於是就讓騎兵們練習體能,哪怕是戰場上戰馬受傷,騎兵也能立刻轉為步兵參加戰鬥,簡單地說,就是大宋的「騎兵步戰隊」。

韓彥直的訓練方法很簡單,跑步,讓騎兵們穿上裝備,每天跑六十裡。

宋代的一裡等於多少米,這個我確實拿不出很準確的數據,大約就是在450米~570米之間的這個範圍,我們大約估算一下,也就是三十公裡吧。

每天跑三十公裡,沒要求時間,看文獻的記載,用的是「徒行」,可以算是走跑結合。

從這個數據來看,難度不是特別大,如果每天專門只幹這麼一項訓練,應該也能完成。

但是還有一點非常狠:穿上裝備,「被甲」。

宋代士兵的裝備有多重呢?又非常巧的是,有明確記載。

根據《宋史·兵志·器甲之制》記載,在高宗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朝廷頒布了士兵盔甲的規格:全身上下的裝甲,包括保護軀幹的、保護四肢的、保護襠部的,以及各種接頭皮具,不含頭盔在內,總重量控制在四十五斤到五十斤之間。

為了防止裝甲太重,影響士兵的機動性,高宗專門下了一道詔書,說無論如何不能超過五十斤。

宋代的一斤比現在稍重,大約600克,所以,這個裝甲的重量達到了三十公斤。

也就是說,韓彥直訓練騎兵體能的時候,要求他們每天負重三十公斤走跑結合完成三十公裡。

這個訓練量說實在的,對我來說確實有點殘酷了。

至於訓練效果,《宋史·韓世忠傳》裡也有記載,「人人習於勞苦,馳騁如飛」。

跑馬拉松和越野的客官,這個訓練量,你能堅持多少天?

PS:我實在是沒查到南宋騎兵甲的詳細規定,只有按照步兵甲推算,重量可能稍有差異。

相關焦點

  • 鍛鍊身體的最好運動方式:腳底負重行走
    "久習負重"是要長久、反覆地刺激大腦,使大腦和全身系統乃至每個細胞,形成穩定的記憶,把增加的"負重"當成是體重的一部分,使"負重"刺激的結果持續、穩定。身體被激發出的潛能成為身體潛能,這就是身體機能進化的過程,最終依靠完善的自身系統祛除疾病,獲得健康,久而久之達到"輕身"的境界。
  • 跳繩減脂訓練:每天30分鐘,一個月能讓你減10斤
    從健康角度出發,每天30分鐘的跑步,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提高骨骼密度;從熱量消耗出發,每小時消耗500大卡。那麼跳繩與跑步對比會怎樣呢?根據實驗者測試,60kg體重的男性跳繩一個小時消耗1000大卡,是跑步的兩倍之多,另外跳繩用到膝蓋發力的時間非常短,相比於跑步來說,磨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減掉30斤,飛行學員來當兵!
    民航學院入學才四個月,丁錦帆在第一學期末因為一次感冒引起的鼻竇炎,他沒能通過學校期末的體檢,殘酷的淘汰便來臨了。收到了這個消息,他就像一顆燒紅的炭掉進冰窟。▲收到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錄取學通知書坐在綠皮火車上準備回家過年的丁錦帆滿心失落,他想不通,感覺命運有些不公。
  • 「老默」的逆襲:110公斤大胖子到71公斤的小鮮肉
    對於上班族來說,最難克服的就是工作和運動的關係,加班、應酬、菸酒,讓很多人不到30歲就以大腹便便,和型男這個詞也基本訣別了。 系統的健身是需要周期性,增肌-減脂-增肌-減脂,而在你增肌期,脂肪激增的時候要忍受很多不明白不理解的人冷嘲熱諷:「健身還這麼胖,真不知道你練的什麼?」,「你練這麼久練成這樣,我練3個月肯定比你練得強」。
  • 科學訓練:單槓怎麼練
    入職培訓中,有兩個科目是新隊員的噩夢,一個是五公裡負重,一個是單杆,而且這兩個都是考核硬指標。今天來談談單杆怎麼練。
  • 美軍基地30多名士兵接連死亡,死因各異……
    長安君(ID:changan-j):布拉格堡基地是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所在地,今年已有30多名被派往該基地的士兵死亡,其中約一半死於自殺。近日,又有兩具士兵屍體在該基地被發現,懷疑死於謀殺。這兩人都在此服役多年,其中一名是特種部隊(綠色貝雷帽)的士兵,另一人是一名退伍老兵。報導稱,這兩名死者是在費耶特維爾市附近的布拉格堡基地的一個訓練區中被發現的。一人是37歲的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總部連隊的軍士長威廉·J·拉維尼,另一人是44歲的退伍軍人蒂莫西·杜馬斯。
  • 0元搶 | 艾克賽斯冬季體能集訓營,集結中!!
    你還可以有另一種選擇👇👇👇 艾克賽斯冬季體能集訓營即將開營 冬季的集訓營是艾克賽斯的慣例活動,在寒假裡集中時間段進行體能訓練,幫助小朋友們在短期內提升身體素質,改善體態狀況,收穫對專項運動的興趣。2月3日-2月10日&2月17日-2月28日每天上午9:30-10:30體態體能測試私人定製課程基礎體能提升
  • 健身達人:你知道胸肌怎麼練效果最好嗎?教你3個技巧,都是過來人的經驗
    因為一方面新手肌肉有一個特點,容易練透、也容易恢復,所以剛一開始頻率比容量重要。再一個你還真以為胸肌是大肌群啊?那是大肌群中的小肌群,所以你就當小肌群練就完了。但是每次練完胸肌都沒有感覺,你說這可如何是好?我教了他一招,多練啞鈴臥推。剛一開始他聽了,但是聽狠了,總共20組胸肌訓練,他全練了啞鈴臥推。那胸肌確實漲了,但是肩膀感覺受不了,差點搞出一個肩周炎。
  • MRT都30歲了,能不能別老讓人這麼操心?!
    紅領巾答疑解惑的屬性立即上線,不僅八到了神秘的棕線線路,更深八出了新加坡MRT的前世今生~這個月,天蠍座的MRT就滿30了!是新加坡第六條地鐵路線,全長43公裡,設31個車站,全線埋在地下,將採用無人駕駛列車。
  • 創新模式 科學指導礦山救護隊體能訓練
    為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科學指導礦山救護隊體能訓練,防止救護隊員體能滑坡導致救援水平下降,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救援指揮中心積極推廣「礦山應急救援科學體能訓練研究應用」成果,組織國家礦山應急救援汾西隊精心製作了負重蹲起、檢力器、爬繩、跑步、舉重、跳高、跳遠、啞鈴、引體向上、萬米耐力等微視頻課件,通過山西省礦山救護隊在線學習平臺,指導全省礦山救護隊指戰員科學開展訓練,有效提升救護隊員體能成績
  • 瘦削小夥決定每天做200伏地挺身,記錄30天轉變,網友:被激勵到了!
    那每天做200個伏地挺身會有效果嗎?這位小夥決定挑戰30天,並記錄身材轉變,看結果到底如何?小夥的名字叫Yasin,是一位籃球愛好者,球技很不錯,但瘦削的體型令他在籃球場上只能在3分線外飄,所以決定健身,選擇的動作就是伏地挺身。
  • 半個小時限速值多次從70公裡變到30公裡~3條公路「斷崖式降速」
    2日下午,記者沿G229進行採訪,從尚志市進入延壽段延河鎮後,記者注意到,沿路有提示70公裡/小時的限速標誌,經過村屯前突然出現30公裡/小時的限速標誌,期間還有60公裡/小時限速標誌,半個小時內,限速值多次從30公裡變到70公裡,司機不斷通過踩油門和剎車變換車速。
  • 7歲小蘿莉居然能舉重80公斤?!太炸裂了...
    點擊上方「帶你遊遍英國」點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點擊加星★ 每天看國外事兒 ❤7歲,應該是盡情沉浸在各種兒童玩樂項目的年齡這位名叫Rory van Ulft的小女孩,是一名來自加拿大首都Ottowa市的三年級學生,如今年僅7歲的她,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訓練備戰舉重比賽,由於加拿大並沒有設立任何奧林匹克級別的青年組舉重錦標賽,因此小Rory在父親Cavan的帶領下前往了美國參賽,結果第一次參加高級別賽事的她,便一舉奪得了11歲以下及13歲以下兩個組別30
  • 重獲新生後,這名年輕的退役士兵撥通了一個電話……
    12月7日,痊癒出院的退役士兵小楊,撥通了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宋青的電話,感謝她的救命之恩。今年8月25日,小楊在參加浙江省某公職崗位招考3公裡體能考核時突然暈倒,被緊急送至附近醫院,隨後被確診為熱射病。該病發病急、惡化快、死亡率高。小楊次日被轉入浙大二院濱江院區急診科的重症監護室救治。由於小楊病情危重,各項指標持續惡化。
  • 步行也能減肥,4個技巧走著走著就瘦下來了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運動醫學專家,教你4個邊走邊瘦的秘訣。國外做過一項測試:12名男性和18名女性先以3.2公裡/小時走1000步,再以6.4公裡/小時走1000步,分別計算出消耗的卡路裡,再將其乘以10,來估算走1萬步消耗的卡路裡。結果發現,慢走組,平均消耗約183大卡;快走組,平均消耗約336大卡。可見,通過調整行走速度有助合理減肥。
  • 能扛事的朋友,請深交一輩子
    一個人能不能深交,看的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關鍵時刻他能不能扛事。畢竟,只有那些能扛事的人,才值得你付出真心,深交一輩子。願我們都能交到能扛事的朋友,願我們自己也都能成為能扛事的人。一段友誼牢不牢靠,看的不是平時的甜言蜜語,而是危難時的不離不棄;一個人能不能深交,看的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關鍵時刻他能不能扛事。無論是誰,交朋友都講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會員風採】林慶順夫婦:與正新輪胎相伴30年
    30年時光荏苒,正新輪胎在大陸發展的風生水起,永順物流也日益壯大,成為了一個自有運輸車輛200餘臺,掛靠車輛100餘臺的大型物流企業。林慶順夫婦「對這樣一個陪伴自己事業成長的品牌,我們很難不愛。而且不僅是對我們,對當年那個小村莊來說,正新的到來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讓街坊鄰居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大家都對此都心存感激。」
  • 玫瑰價格暴跌致花農受損:從每公斤30元跌至3元
    從每公斤30多元跌到3元以下的食用玫瑰價格,讓雲南省安寧市八街農民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李振海對價格暴跌也有切身感受:「自家的兩畝多玫瑰,才賣了2500元。」他告訴記者,原本預計能收入近萬元,但由於價格暴跌導致他連成本都沒收回來。玫瑰價格暴漲,菸民改種,花農賣枝條「兩三年前的時候,種玫瑰確實有一段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