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走路」是世界上最佳運動之一,簡單易行,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但如果想通過走路的方式減肥,還得加點「料」。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運動醫學專家,教你4個邊走邊瘦的秘訣。
國外做過一項測試:12名男性和18名女性先以3.2公裡/小時走1000步,再以6.4公裡/小時走1000步,分別計算出消耗的卡路裡,再將其乘以10,來估算走1萬步消耗的卡路裡。
結果發現,慢走組,平均消耗約183大卡;快走組,平均消耗約336大卡。可見,通過調整行走速度有助合理減肥。
想讓走路成為一項減肥運動,就不能像平常散步一樣慵懶,應適當加大步伐,同時提高擺臂幅度,有助刺激肌肉,提高心率,達到減肥功效。
先以最大速度行走,隨後降到中速,如此反覆走4~6分鐘。此方式可加快心跳,使身體微微出汗,有良好的減肥效果。
可以在腿上綁上沙袋或持杖行走,這樣既增加了運動強度,也提高了上肢的負荷和肢體協調性,讓運動更安全。
也可以背個雙肩包,裡面放幾瓶水或幾本書,同樣能達到負重行走的效果。輕量負重行走每周進行3~5次,每次持續30~60分鐘即可。
不少人走路時,會不自覺地將手背在身後、抱在胸前、瀟灑地揣在褲兜裡,這都是很差的姿勢。
如果習慣性做上述動作,就無法充分活動身體,失去了養護骨骼、抻拉肌腱、活動關節的好處。
走路時不要低頭含胸,以免增加頸椎壓力、擠壓肺部,使呼吸變得短促。
建議挺胸抬頭、下巴向下微收、雙肩向外自然展開,收緊小腹、夾緊臀部,用胯部發力帶動大腿行走。
當出現胸痛等不良症狀時,應減小運動量,或休息1~2天再運動。
上班族總抱怨沒有時間運動,其實上下班就是最好的步行機會。
步行路程在40分鐘以下的人,都可以走路上下班,這樣全天的運動量就足夠了。
路遠的,距離目的地兩三站地時,可提前下車步行過去,創造散步機會。
上班期間可以在走廊裡走動,午休時間可繞著寫字樓或到樓下綠地散步。
走路鍛鍊時最好帶一瓶水,在運動過程中少次多量地補充水分,防止脫水。
快走前先做一些伸展四肢的熱身活動,有助預防因步幅過大造成的拉傷。
不適合走路的鞋有以下幾個特點:
鞋底過薄,走路時會有硌腳的感覺;
鞋底過厚過重,走路時感覺腿特別「沉」;
鞋幫過高,不利於足踝的靈活運動;
鞋底過硬,不便於腳掌彎曲。
同時,注意觀察鞋底花紋的磨損情況,如果防滑條紋幾乎磨平,那就證明該換雙新鞋了。▲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