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陪伴老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公裡」,能做這份工作,就很偉大!

2021-02-23 家政家園
早上7時,當上班族、學生仔在上班或上學的路上時,她們已經幫3位老人換了紙尿褲;當白領們結束上午的會議準備點份外賣時,他們正在細心地把煮好的青菜切碎一點,再送到老人口中;午夜,當城市安靜下來,他們仍在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清洗因為失禁弄髒的床單。養老護理員,是一個被媒體宣傳的很「光鮮亮麗」,「未來非常有前途」,但是真實的工作中,卻很難找到「成就感」,社會福利低,沒有長久保障,「前途迷茫」的家政職業。
42歲的王巧琴是一個從業3年的養老護理員,在一家名叫東湖西孝慈軒的養老院工作。這裡有11名養老護理員,平均48歲,王巧琴反而成了「小妹妹」。「養老院招過年輕人,但做一段時間就走了,理由五花八門,歸起來就是苦和累。」王巧琴說。
3年一線養老護理員的經歷讓王巧琴對於養老護理員的社會地位落差有著更深刻的認識。「跟朋友出去聚餐買單,朋友常說,你端屎倒尿掙辛苦錢,不用你給了。雖然不花錢,王巧琴覺得,在外人看來,養老護理員現在仍是一個「不體面」的工作。」


說起這3年來照顧過的老人,王巧琴印象最深的是樊叔。樊叔是上海人,兒子在廣州工作,就把他帶到了廣州。「樊叔70多歲了,身體很好,但患有阿爾茲海默症,性格也是吃軟不吃硬。剛來的時候,不讓人幫他剪指甲、剪頭髮。」王巧琴說。樊叔有些失智,平時說上海話,經常說要回家,要去單位,王巧琴就會「忽悠」他說,「今天下雨,單位休息,改時間了。」過一會,樊叔自己就忘了。剛開始王巧琴一點上海話也聽不懂,但還是硬著頭皮,跟樊叔沒話找話,「鬥智鬥勇」。堅持了一年多後,樊叔終於肯讓王巧琴給自己理髮、剪指甲了,「剛開始我一句上海話都聽不懂,現在連蒙帶猜,時不時還能用上海話聊幾句!」王巧琴說,自己剛來時,覺得老人很可憐,有一位老人中了風動不了,但神智清醒地對她說,「棺材沒有洞,有洞我就自己爬進去。」王巧琴聽了很心酸。王巧琴說,父親患肺癌晚期也需要人擦身,想到他們也需要人照顧,慢慢地就把他們當成親人,不會嫌髒和累。對老人來說,養老院就像家一樣,而陪伴他們的養老護理員更像是他們人生最後一公裡的「家人」。社工來慰問養老院的老人,給每個老人派一排六支裝的牛奶,樊叔一支都沒有喝,全留給了王巧琴。這件小事讓王巧琴很暖心。今年5月樊叔跟兒子回上海了。走的那天,兒子帶樊叔走到電梯口,樊叔轉過頭,給正在給別的老人餵飯的王巧琴點了點頭,說了聲拜拜。這一幕讓王巧琴感動又傷心,感動於樊叔還認得自己,傷心於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樊叔。相處久了,王巧琴和同事跟很多老人都有了感情,得知有老人離世,他們心裡都會咯噔一下,這種傷感就像失去了一位家人。

「要理解老人,理解了,他們就對你好了。養老護理員,這行幹的是又髒又累的活,要有愛心,耐心,能做這份工作的人,都特別偉大。」王巧琴說...

家政家園是人社部推薦的54家職業技能培訓線上平臺機構之一,在線開設家政,月嫂,育兒,養老護理,小兒推拿,中醫催乳,月子餐,家庭烘焙,衣櫥整理等數百門家政技能培訓課程,家政阿姨可以通過手機在線的方式,來學習!歡迎大家報名學習!

相關焦點

  • 黃金海岸老人將死之時在救護車裡許下了最後的心願!醫護人員緊急掉頭助其圓夢!
    ,來改善他們在人世的最後一段時光。9月1日晚上,Ron在妻子Sharon的陪同下踏上了人生最後一段旅程,在跟醫護人員 Kate Hanafy和Hanna Hoswell聊天的過程中,妻子透露,因為病痛,Ron這兩天基本沒怎麼吃過東西
  • 這份日薪69元的工作,卻要以生命為代價
    在孟加拉國離布裡甘加河不遠的一大片土地上,攝影師安阿哈德來到這裡,記錄了回收工人的真實生活。因為在這裡到處都是搭建的臨時帳篷,而裡面住著的是小回收廠的男女工人們。據統計,在孟加拉這個超過4000萬人口日均工資不到2美元(約14元人民幣)的國家,而在這裡的回收工人每天要工作12小時,平均能掙10美元(約69元人民幣)。但是,他們在這樣的工作環境裡沒有任何防護設施,因此也要付出健康的代價。
  • 阿沐:女性的人生是這樣走完的...
    其實,女性所說的享受,只不過是在廚房裡,單獨為自己做一樣愛吃的菜。在商場裡,專門為自己買一件心愛的禮物。在公園裡,和兒時的好朋友無拘無束地聊聊天,不用頻頻看手錶,顧及家人的晚飯和晾出去還未收回的衣服。在劇院裡,看一出自己喜歡的喜劇或電影,不必惦念任何人的陰晴冷暖。恩,沒錯,女性的享受只是那些屬於正常人的最基本的生活樂趣。
  • 紅房子·臨終關懷生命陪伴·探訪記錄(2019年8月)
    簡單陪伴,用心感受---志願者楊麗敏我們用寫字板與林奶奶交流,她反覆問:王總在嗎?可以看出,奶奶心裡一直牽掛著曾經陪伴過她的志願者們。我不知道自己老了以後會不會也和他們一樣臥病在床,但我想自己一定需要陪伴。所以。趁著我們年輕,給老人們力所能及的陪伴和照料,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 雲南施甸「陪伴員」,讓獨居老人不再孤單
    春節前,李立平和村裡的志願者一起上門,為老人理髮、燒洗澡水,還特地去山裡採了驅寒除溼的中草藥。在李立平的幫助下,老人痛快地洗了個熱水澡。李正相老人是五保對象,沒有妻兒,15年前一場意外導致他長期偏癱在床。年邁的母親和哥哥去世後,他成了獨居老人,生活主要靠侄子和鄰居照顧。
  • 奇蹟 | 加拿大老夫婦攜手走過73年光陰,最後竟化蝶歸去...
    【北美報告(原加拿大頭條Canadanews)葉未央撰寫】中國古典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中,以祝英臺到「真愛「梁山伯的墓前祭拜之後,墳墓裂開,祝英臺跳入墳中,與梁山伯成為比翼的蝴蝶雙飛而去做結,成為中國人的「愛情典範」。
  • 以熾熱的愛書寫平凡中的偉大
    李夏以自己對黨和人民熾熱的愛,紮根基層、默默奉獻,書寫了平凡中的偉大,他的忠誠、擔當、敬業、為民精神與情懷,值得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和大力發揚。  要學習李夏始終堅持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熱愛。因公殉職的李夏只有33歲,在他短暫的生命中,有8年的青春時光奉獻給了基層群眾,在危急時刻,他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與大愛。
  • 陪伴老人「雲暢遊」
    陪伴老人「雲暢遊」2020年12月16日下午三點,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們身穿紅色的志願者服裝
  • 四萬深圳人通宵達旦用腳丈量百公裡
    ————————————————         如你所見,深圳的上萬驢友,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正在用一種熟悉又默契的方式,閱讀這座城市。你拿到報紙的時候,也許正是他們咬緊牙關的時候。        又是一年百公裡,這場戶外盛會辦到第14年,主題回歸到簡單的6個字:安全、環保、自助。
  • 華安一鄉醫變成疫情防控「最後一公裡」的其中一守護者
    需要在「大華安」微信公眾號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歡迎聯繫我們電話:15260557936(+微信同號
  • 【調查】關愛空巢獨居老人
    在與老年人溝通的過程中,金平區暖陽婚姻家庭諮詢中心的志願者積累了許多經驗,她們說,面對老年人,首先要做到耐心的陪伴和交流。 其次,對待老年人,還得有同理心,也就是站在老人的角度考慮,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他們。
  • 100歲奶奶貼臉陪伴98歲爺爺,視頻走紅
    山東臨沂,一段100歲老奶奶貼臉陪伴98歲老爺爺的視頻在網絡走紅。
  • 被欺負的姑娘,最後總能做偶像……
    「她們罵我太白,其實我只是心沒你黑而已……」奧斯卡影后:大表姐(JenniferLawrence)「那些小婊砸只是你人生的過客。」有些人常搬家是因為父母親工作的緣故,但是珍妮弗常搬家卻是因為被同學欺負!不過勇敢的她仍說「不要害怕那些臭婊子,因為那可能會成為你的人生座右銘─ 因為這些人終將成為你人生中的過客。」
  • 她們編的這份社區英文報外國朋友看了都連說good
    「在我們社區裡,住著一些外籍居民,因為語言上的障礙,對社區的一些信息不是特別了解,我們就想著,G20要來了,能不能編一張英文報紙。」這張報紙的兩位主編,是在社區工作的兩位年輕女孩子——何靜雲和薛寒曉。
  • 三明一77歲老母狀告五子女,求公道還是求孝心?
    老人身體不便,護理量倍增,經過一段時間看護,幾個孩子的矛盾顯露出來。這個嫌那個照顧的時間少,那個嫌這個出的醫藥費不夠多。幾番爭執,最後互相推諉,朱阿婆沒人管了。身心都受到打擊的朱阿婆無奈之下將幾個孩子訴至法院,要求他們履行贍養義務。
  • 福州殯儀館入殮師竟然全是90後女生 看看她們如何工作的……
    一名90後女入殮師,正在假體前練習給遺體化妝  福州殯儀館,活躍著10名90後女生,她們做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工作
  • 領取禮物:這份幫我月入12萬的致富秘密文件,現在免費送給你!
    「我的天哪,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秘密文件,能讓人月入12萬……」其實,這樣賺錢的方法,真的不想外傳……但是,我的老師說:自己學會了就要教給別人,這是在積累自己的福報.所以,我還是決定把我是怎麼做到月入12萬的方法,告訴你這種秘密的致富方法,我都放在了這份秘密文件裡。
  • 阜寧101歲老人王長禮:掌勺能做全魚宴
    阜寧縣碩集居委會十一組的王長禮老人今年101歲了,比其他百歲老人幸運的是,他不僅有子女承歡膝下,還有個96歲的親兄弟王長樂陪伴左右
  • 超級媽媽們 她們在看不見的跑道上「奔跑」
    雖然完全感觸不了胸部以下的身體也感受不到踩下的每一步,堅強樂觀的她依然堅持帶著16周的身孕走完了21公裡的路程。「我對自己還能用手已經感到很幸運了。」Lomas說。這位勇敢的媽媽一路走來是為了給尼科爾斯脊髓損傷基金會(Nicholls Spinal Injury Foundation)募集善款。
  • 老人誤入險境!幸虧遇上了他 | 交警正能量
    而這份美好的背後則需要一部分人的時刻守護。2020年中秋節前,發生在山西G18榮烏高速上的一幕,讓一個家庭保持了他的「圓」……山西高速交警二支隊四大隊教導員郭勝利在榮烏高速沿渾源方向巡邏至1047公裡處時,發現一名老人行走在應急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