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基因資訊、最新醫學動態?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全國2.9億心血管病患者,每10秒鐘有1人因此喪命。專家指出,目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居民首位死亡原因,且病發病率逐年上升,而「壞膽固醇」管理不善為其元兇。
近日,由國家衛計委、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記協聯合發起,在瀋陽舉辦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知識共享會上,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病科教授王曉黎表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簡稱動粥疾病)目前已成為我國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且發病率逐年上升。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4》顯示,目前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為2.9億,估計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10秒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
「動粥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國內外的血脂防治指南一致認為,『壞膽固醇』偏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原因。」
「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若在血液循環中水平過高,可能慢慢阻塞向心臟和大腦輸送血液的動脈血管,在血管壁形成脂斑沉積,進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動脈越來越窄。一旦潰破,還會形成血栓,導致心肌梗死、中風等。
專家指出,從「壞膽固醇」到心腦血管病進展相對緩慢:患者甚至沒有徵兆,一旦發生心梗和中風,卻可能幾分鐘之內致死。「應提升對『壞膽固醇』危害的重視程度,從源頭上遏止動粥疾病。」王曉黎說。
王曉黎建議,想管住「壞膽固醇」除了進行低脂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還需定期檢查: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每年進行血脂檢測;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測量1次血脂。
「還有患者誤以為血脂水平恢復正常後就可以停藥,實際上自行停藥是血脂治療的『大忌』。膽固醇控制需長期堅持。」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 踴躍點讚吧。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
歡迎【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歡迎訪問:www.jmdna.com 或撥打:400-997-5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