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鋰金屬電池陽極反應機制細節揭示更輕便經濟的動力電池或將到來

2021-02-15 EVCloud


由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化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已經確定了鋰金屬陽極電池中發生的反應機制的新細節,這是朝著開發更小、更輕、更便宜的電動汽車電池邁出的重要一步。

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子刊《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雜誌上。

與最常使用石墨作為陽極的鋰離子電池相比,鋰金屬電池使用鋰金屬作為陽極。鋰金屬陽極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更好。

現在,隨著幾十年的進步,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可以使鋰金屬陽極可逆,超越鋰離子電池的極限。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界面」(interphase),既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在電池電極上形成的固體材料層。

為了「看到」相間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研究人員使用了國家同步加速器光源二號(NSLS II),其可產生超亮的X射線,用於研究原子尺度的材料特性。

除了NSLS II,研究團隊還需要使用一個能夠探測所有界面成分的波束線(實驗站),包括晶體和非晶相,高能(短波長)x射線。這個光束線就是x射線粉末衍射(XPD)光束線。

團隊利用了XPD的多模態方法,使用了光束線提供的兩種不同的技術,x射線衍射(XRD)和對分布函數(PDF)進行分析。XRD可以研究晶體相,而PDF可以研究非晶相。

XRD和PDF分析揭示了令人興奮的結果:界面中存在鋰氫化物(LiH)。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LiH是否存在於界面中,這是第一次使用具有統計可靠性的技術證明LiH存在。

相關焦點

  • 博世:突破性的電池技術
    「博世正在利用其技術和大量的經濟資源,以便為電動汽車實現一個突破,」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管理的董事長福爾克馬爾丹納博士說。收購了美國Start-up Seeo公司將有助於實現這一願景。除了電池技術領域自身的發展,博世目前擁有創新的固態電池鋰電池,以及獨家的專利。」到目前為止,申報產業目標是雙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成本減半,在這個十年結束前。
  • 【高工鋰電·金球獎】坤辰電池:磷酸鐵鋰汽車啟動電池先行者
    中山市坤辰電池製造有限公司(下稱「坤辰電池」)報名競逐本次金球獎的「年度技術創新」獎項。  得益於油耗排放限制、節能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局面。事實上,除了主動力採用鋰電池外,汽車的啟動電池是否環保適用也逐漸受到重視。
  • 呼吸之間,完成蓄電:新型太陽能電池
    一般的太陽能電池,只有 80% 的電子能從太陽能板移動到電池;有了這項新設計,光能直接在電池內部轉換為電子,儲存效能近乎百分之百。藉由光和空氣便可自行充電的太陽能電池:負責捕捉光能的二氧化鈦柱和覆蓋於上方的網狀態金屬,可允許空氣從孔隙中流入電池。Source: Yiying Wu, The Ohio StateUniversity.
  • 封面故事:可防空氣的鋰金屬,為「蛋糕」蓋上保護罩
    鋰金屬被認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可充電電池的最終陽極選擇,對實際生產和實際應用鋰金屬電池具有重要意義。
  • 突發:現代批量召回電動汽車凸顯動力電池安全重要性
    近日,裝有LG化學軟包三元鋰動力電池的現代汽車純電動公交車在行駛中起火,這也是南韓首例在行駛中電池起火的電動汽車,自燃事故的出現引發消費者對於電動汽車安全性的擔憂
  • 電動車電池將提價 龍頭股天能動力望受益
    目前,電動車整車廠家已進入年前備貨關鍵時期,導致一級配套市場電池需求大增。而且由於電動車經銷商也進入全年的最後衝刺階段,大量備貨,整車廠家出貨量大增,進一步引發一級市場的電池需求。有整車廠家透露,12月的電池需求預計將是11月的一倍以上。 與此同時,較多用戶會選擇新年到來前更換電動車電池,市場迎來電池以舊換新旺季。
  • 【喜報】中國動力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聯盟11家成員單位入駐電池回收第二批白名單
    熱烈祝賀中國動力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聯盟成員單位藍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賽德美、格林美無錫、浙江華友循環、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天鴻鋰清源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漢)城市礦產循環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湖南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市恆創睿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長虹潤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成功入駐第二批白名單。
  • 格林美,億緯鋰能:能成新能源龍頭嗎?
    格林美:二次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的研究、開發;生態環境材料、新能源材料、超細粉體材料、光機電精密分析儀器、循環技術的研究、開發新技術諮詢與服務;投資興辦實業:國內貿易;經營進出口業務;普通貨運;超細鎳粉、超細鈷粉的生產、銷售及廢舊電池的收集與暫存
  • 想不到你是這樣的電池!!!
    生產100億節乾電池,將消耗15.6萬噸鋅、22.6萬噸二氧化錳、2080噸銅、快充鋰電池,一節更比千節強,每充一次電,我們就少用了一節傳統電池,我們就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貢獻了一份力量;每充一次電,您都會為它的邊際效用而感動,
  • 鉛酸蓄電池回收汙染嚴重,鋰電池不可步其後塵
    動力鋰電池一般使用年限為5-8年,到今年,國內首批進入市場的汽車動力電池即將迎來「報廢潮」。據統計2018年~2020年,全國累計報廢動力電池將達12萬~20萬噸;到2025年動力電池年報廢量或達35萬噸,回收問題迫在眉睫,據了解,動力鋰電池除了「鋰」,它的電解液中,仍然有鎳、鈷、錳等重金屬,電解液,含氟有機物也有汙染。此外,報廢之後,它仍有300-1000V不等的高壓,在回收、拆解、處理過程中操作不當,還是可能會有起火爆炸、重金屬汙染、有機物廢氣排放等多種問題。
  • 【雙龍集團•高工快訊】光華科技動力電池回收「閃電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內開展合作,廣西華奧將其符合相關回收標準的廢舊電芯、模組、極片、退役動力電池包交由光華科技處置,共同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保證廢舊動力電池有序回收與規範處理。公告顯示,廣西華奧成立於2015年,是國家公告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總投資80億元。
  • 鈉離子電池或將實現 無毒安全還更廉價
    【機鋒資訊】眾所周知,我們目前的智能設備實用的電池都是鋰離子電池
  • 聚合物電池:這種電池技術突破將改變世界
    我們研究了海水淡化,因為淡水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一個重要問題,並決定唯一的經濟突破將是由地熱驅動的。所以我們去尋找在地熱驅動的海水淡化方面的突破,但最終卻沒有找到。在電池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我們希望電池內部灌注固體,而不是液體,因為這樣的改進會釋放創新。」但直到2010年,我們才真正找到了這樣的企業家。
  • 韓擬大力開發新型海水電池
    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NIST)將與韓國電力公司(KEPCO)、韓國東西電力有限公司(EWP)合作,共同開發一種可以利用海水發電儲能的新型環保電池。在過去的三年中,該項目的研究經費累計達到五十億韓元,有望加速環保、高效、高穩定性海水電池的商業化。海水電池利用地球上第六大豐富的元素——Na來發電,這一點成為了現有電池技術的有效補充。
  • Nature子刊:氫氧分離電池部件中的光電化學水裂解
    利用太陽能或者風能電解水是一種提供可持續供應的氫能來驅動燃料電池汽車或者其他儲氫動力的有效途徑。
  • 一支新能源穿雲箭,40%漲幅來相見,固態電池概念前瞻向好引A股資金入局
    昨夜海外市場,美股一支「穿雲箭」又以近40%的漲幅吸引市場目光,該股為上市不久的固態電池公司QuantumScape Corp-A。消息面上,12月8日,Quantum Scape公布其固態電池最新研究成果,其研究的固態電池可在15分鐘內充滿80%的電量,此後漲幅已達近200%。
  • 科普:為什麼鋰離子電池在飛機上受限制?
    其中,禁止攜帶和託運額定能量在160wh以上的鋰離子電池的規定讓很多人不解。其實對於個人攜帶的手機、電腦、相機等電子產品,全部加起來的額定能量也很難超過100wh,所以大可放心,那麼,為什麼要對鋰離子電池做這種規定呢?自「出道」之日起,鋰離子電池便面臨眾多爭議。
  • 山東威能:2017年電池能量密度將達220到250wh/kg
    近日,由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專業委員會、中國電池聯盟主辦的「中國電池聯盟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動力&儲能電池技術及材料大會」上,山東威能環保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勢均作了「做好技術儲備,抓住市場機遇」的主題報告
  • 獨家|動力電池尺寸規格統一:不是單純的大小問題
    10月18日,國家工信部發布通知,就《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規格尺寸》和《汽車動力電池編碼》等規範公開徵求意見。  儘管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在近一、兩年的時間裡呈現出爆發性增長趨勢,且已經實現了幾十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配套,但由於配套新能源汽車車型眾多,電池倉尺寸不一,且電池生產製造技術不同等原因,造成裝配的動力電池沒有統一的尺寸規格。
  • 博世中國建鋰電池工廠 國內動力電池岌岌可危
    據相關媒體報導,德國博世集團將在華投建鋰電池工廠,生產動力電池以供應中國市場。無論從汽車保有量,還是汽車產銷量數據來看,中國毫無疑問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市場。哪兒有需求,哪兒就有市場,博世在中國建立動力電池廠也是利益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