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Facebook Club上分享了幾張很詭異的照片。
照片拍攝於香港的公屋,在公屋幽暗的燈光下,只見對面走廊疑似有長發女子在走廊上吊自殺,場面極其嚇人!(快來人保護朕的小心臟...)
受驚的好像不止口袋菌一人,該帖子一出,立刻引來熱議。很多網友都表示「嚇破了膽」。
長褲、數件短袖衫,以及連身裙的位置,剛好形成一個吊頸長發女子的外形。(晾衣服的這位神人,技術是真滴高)
不過,幾件衣服如此嚇人,除了角度刁鑽外,公屋的環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香港公屋,全稱叫香港公共屋邨,它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或香港房屋協會興建的公共房屋。
1953年聖誕夜深水埗發生石硤尾寮屋區大火,當時香港政府為了儘快為災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興建徙置大廈。
此後,政府又在港島及九龍各處興建黃大仙、老虎巖、長沙灣李鄭屋等徙置區以吸引居所簡陋,衛生環境較差的木屋居民入住。
從那以後,香港政府便大量建造公營房屋。香港老式公共房屋有不少採取這種「井」字型,學名叫:雙塔式大廈。
正是因為這種特殊又具有美感的結構,很多港產電影也在這裡取景。明星也常常去打卡~
因為中間的天井讓站在高處的人有強烈的不安感,所以香港公屋亦成為很多跳樓的「理想之地」。
據報導,香港這種「天井式公屋」曾經發生過三個小時內三個不相識的人從高處跳下自殺...
(生命誠可貴啊!)
雖然公屋不少人跳樓,但還是有很多人搶著要住公屋兇宅。
從房屋署提供的資料可知,每年申請公屋的人數每年都在上升。
雖然大家知道這些屋子很有可能是」兇宅「,但是他們表示:「在香港有得住都不錯啦!」
其實,在香港除了公屋,還有很多種奇葩的房型,就比如...
香港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當平面空間已經無法再被壓縮時,房東們把目光投向了立體空間棺材房就這樣誕生了。
棺材房只能放下一張床,平均面積小於4㎡,甚至最小的僅有1.4㎡,租金高達¥1600~¥3200/月。
以 " 井 " 字形上下分割,改裝成六間小房每間房約 1.5 平方米,由於位置狹小進入房間後只能直挺挺躺著,像躺在棺材裡一樣便得名 " 棺材房 "。
也有人說它甚至連棺材都不如,因為在這裡甚至睡覺時候腿腳都難以伸直。
而且這個租金還要快3000塊一個月!面積也就4平方米!屋裡只有一張摺疊的沙發床,還得對著馬桶睡覺...想想就覺得可怕!
一張張鐵絲網包圍起來的床位,就成為了可以居住的籠屋,它們大多存在於深水埗的危樓之中,而住在鐵籠裡的人,被稱為「籠民」。
香港的籠屋居住環境差,老人居多,很多老人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殺。
劏房通常指一個住房單位,被分割成很小的部分,租給多家住戶,類似內地的群租房,近20萬人居住在劏房裡。
劏房位置需小,但五臟區全。生活上的家品一應區全,可惜十分擁擠,也有人表示床單根本不合規格,按一個成年人計算伸直雙腳都成問題。
跟香港人相比,大家對自己的住房環境又有什麼感受?歡迎在留言區討論哦~
*文章圖源:橙新聞、搜狐、網易、Facebook、網絡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廣告合作/投稿微信/線下活動/商務合作
微信聯繫:kd9993
香港更多折扣碼
戳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