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專家實力推薦:常吃「玉米」的人血糖不會太差

2021-02-22 生命時報

玉米是餐桌上常見的一種粗糧,蒸、煮、烤怎麼做都好吃。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對人們常吃的蔬菜進行了排名,排在榜首的就是玉米。

在營養專家眼中,玉米是一種「血糖友好型」食物,每天用它替代部分主食,既能補充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還有助控制血糖。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告訴你常吃玉米的人都能收穫哪些好處。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 左小霞

山東營養學會理事、濟南大學營養學副教授 綦翠華

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 李曉麗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左小霞表示,澱粉包括直鏈澱粉、支鏈澱粉和抗性澱粉,玉米中所含的澱粉60%左右是抗性澱粉。

與前兩種易被人體分解吸收的澱粉不同,抗性澱粉在體內不易被消化,具有較低的胰島素反應,可控制血糖平衡,減少飢餓感,有類似膳食纖維的效果,更適合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人群食用。

升糖指數GI,反映了某種食物與葡萄糖相比血糖升高的速度和能力。根據最新版《中國食物成分表》,饅頭的GI為88,大米飯的GI為83,而玉米(甜,煮)的GI為55,用來熬粥的玉米面和玉米糝,也屬於低GI食物,GI值為55。

所以,比起精米白面,玉米更有利於控制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吃多了也會導致血糖升高,一天吃1根即可,還要相應減少主食,避免能量攝入超標。

一般一根中等大小的鮮玉米(280克左右),能代替中等大小的饅頭(160克左右)或半碗米飯(110克左右)。

除了玉米,有些食材也含有天然的抗性澱粉,比如土豆,燕麥、薏仁等粗糧,小扁豆、白芸豆、鷹嘴豆等豆類,生菜、菊花菜等葉子菜,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

黃的、紫的、白的……不同顏色的玉米在營養上有什麼不同?

香甜多汁,維C含量是蘋果的4倍,膳食纖維約為精米白面的六七倍,有助促消化、防便秘、控體重。

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有助降低黃斑病變的機率,保護視力。

相對於黃玉米而言,抗性澱粉和膳食纖維含量較高,把它當作主食,飽腹感強,更利於控制體重。

花青素含量豐富,抗氧化能力強,常吃有助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

香甜嫩脆,糖分高、澱粉低、維C和礦物質含量豐富、口感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啃玉米時,有時會殘留淡黃色的玉米胚芽,它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高達85%,還有微量元素鋅、硒以及豐富的維生素E,有助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冠心病,軟化血管等,可謂是玉米的精華。大家啃玉米時,最好吃乾淨。

不少人都感覺自己煮的玉米,口感不如外面賣的香甜。其實,煮出香甜的玉米有個「三字經」。

很多人習慣煮前把玉米葉子扒掉,這樣玉米會在煮的過程中流失一部分營養,失去香甜的口感。最好留兩片最貼近玉米粒的白色薄葉,這樣玉米更易煮熟,還帶有清香。

下鍋煮之前,先把玉米在冷水中浸泡20~30分鐘,再開大火煮熟,可以讓玉米更有嚼勁。

玉米品種不同,烹煮時間也不同。甜玉米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再煮8分鐘即可;而糯玉米則稍微久一些,10分鐘為宜。

煮玉米的水開後,加入一點食鹽。鹽可以放大玉米的甜味。

很多人都喜歡奶香,所以不妨在煮玉米的水開後,倒入適量牛奶和一小塊黃油,小火再煮一會兒,便可以煮出好吃的奶香玉米。

需要提醒的是,玉米煮好後要立即夾出、瀝乾水分,否則味道和口感會變差。▲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王冰潔 實習記者 嚴立新 本期編輯:鄭榮華

等等,右下角點個  再走👇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9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相關焦點

  • 勸告大家:糖尿病人吃玉米,升血糖還是降血糖?
    對糖尿病人來說,有兩種食物不能吃,就是「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主食不敢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不敢吃、油膩的肉類不敢吃。真是人到中年,得了糖尿病,什麼都想吃可什麼都不敢吃。其實糖尿病人大可不必這樣,很多食物不是不能吃,而且要正確的吃、適量的吃。
  • 告誡大家:糖尿病人吃玉米,升血糖還是降血糖?錯誤的吃法,會直接升高血糖
    對糖尿病人來說,有兩種食物不能吃,就是「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主食不敢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不敢吃、油膩的肉類不敢吃。真是人到中年,得了糖尿病,什麼都想吃可什麼都不敢吃。其實糖尿病人大可不必這樣,很多食物不是不能吃,而且要正確的吃、適量的吃。吃多了還有控制血糖,甚至降血糖的作用。
  • BBC發現:「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是有科學根據的!
    古龍曾經說過一句直到今天依然經常被人引用的話,「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很多時候,我們引用這句話往往是出於一種自嘲精神——當事情已經變的很糟糕的時候,只能笑一下,然後告訴自己,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下一次會更好。
  • 冬天常吃小米的人,身體不會差,但小米的2大禁忌,你需要了解
    五穀雜糧是我們每個人的飲食中都不可缺少的,從健康的角度來講,吃些五穀雜糧是非常有益於健康的事情。小米是中國古代的「五穀」之一,在中國北方,它也是人們喜愛的糧食之一,除食用外,還可釀酒、制飴糖。在中國的北方很多的產婦都會用小米調養身體。民間所傳的「代參湯」指的就是小米!
  • 元宵節營養師推薦你吃這2種湯圓!附消食解膩建議!
    晚上好,我是小碗營養師「Rachel」。
  • 最新發現:一種零食可勁「吃」,堅持半年,血糖蹭蹭降
    我今年46歲,在工地上做鋼筋工,最近一段時間都沒有工作,身體也是非常差,不知道怎麼回事,一開始以為是平時工作太勞累導致的,也沒太上心。沒想到後邊發生的事情完全超過了我的想像,身體的情況越來越差,去醫院檢查,查出了糖尿病!糖尿病我也是有所耳聞的,畢竟這是一種慢性疾病,嚴重影響著自己的身體健康。不過我一不抽菸二不喝酒,平時還幹著體力活,也算是鍛鍊,怎麼可能就查出糖尿病了呢?
  • 冬天粗糧這樣吃,不胖又營養!
    冬天很容易食慾旺盛,有些人總是有餓的感覺。確實,冬天既要保證營養,又想保持體型,怎麼吃才能不胖呢?
  • 國家一級營養師:常吃這兩樣小東西,一輩子不怕心臟病!
    著名健康專家、國家一級營養師陳培毅介紹,常吃這兩樣小東西,能讓你遠離心臟病!而這兩樣小東西,都是堅果。堅果作為植物的精華部分,一般都營養豐富,對人體生長發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都有極好的功效。這兩樣堅果到底是什麼,能讓我們一輩子不怕心臟病呢?
  • 醫院下令:糖尿病最怕1種粗糧,經常吃,慢慢逼走糖尿病,幫你穩住血糖不再升高
    糖尿病的這種情況被人們調侃為富貴病,這也是經濟高速發展飲食豐富後的必然產物,而現在糖尿病患者也是不斷的增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一定要做到科學飲食,不然的話,日常飲食搭配不合理,很容易會導致飯後血糖突然升高。或者是血糖水平難以控制。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每天的飲食都是非常有講究的。這種粗糧被稱為「吮糖王」,若能常吃一些,血糖控制或許更輕鬆!
  • 告誡大家:玉米這樣吃,就是沒病找病,很多人還不清楚!
    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而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玉米原名玉蜀黍,又名包米、苞谷、玉麥。種子、根、葉、芯須均可作藥用。其性味甘平無毒。  正常情況下,腸道中的有害菌和有益菌保持著平衡狀態,但當有益菌減少時,腸道疾病也就慢慢顯現。而玉米中含有的異麥芽低聚糖是最為優異的益生元,也是益生菌的糧食,可以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繁殖。
  • 告誡大家:常吃紅薯的人,身體不會太差,但吃紅薯有2大禁忌,早知早好
    很多人至此才感到遺憾,為何自己年輕時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為何好不容易退休了,該享受天倫之樂了,卻又被疾病所纏身!其實,這所有的所有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您想改變,請讓我幫您打開養生健康的大門!                                                                                                       紅薯的味道香甜鮮美,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食物,尤其是在冬天,紅薯更是成為不可缺少的食物,紅薯中含有十分豐富的營養物質,常吃紅薯可以排毒通便,阻止糖類變成脂肪
  • 營養學博士推薦:地瓜葉這樣吃對身體最好
    常言道,多吃蔬菜可以攝取纖維質、有助消化,第一口先吃蔬菜還能夠在胃裡形成防護柵欄,阻擋猛然升高的血糖。不妨從今天開始,多吃一份燙青菜吧!來一份富含養分的地瓜葉,為自己補充一天所需的維生素及礦物質。直到今日,養生觀念風行,營養價值極高的地瓜葉終於翻身,成為搶手的經濟作物,從豬槽躍升到餐桌。地瓜葉被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列為十大抗氧化蔬菜之一,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A、C及鈣、磷、鐵、鉀、鎂、鋅等礦物質,每天只要吃300克的地瓜葉,就能滿足一天所需的維生素A、B群、C。
  • 效仿「網紅」生酮飲食兩周,她竟吃出酸中毒!
    有專家認為,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不正常的飲食刺激(多食少動)作用於身體,讓身體產生了必然的反應。具體說來,就是在消耗越來越少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只有通過刺激胰島素,將葡萄糖轉化為糖原和脂肪。吃得越多,胰島素就越高,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肥胖並帶來胰島素抵抗。此外,還會導致胰島B細胞功能低減,從而血糖升高,體重降低。
  • 專家提醒:血糖過高,早期身體會有4種「異常」,3類人需警惕
    2、頻繁乏力過高的血糖會影響到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人體缺乏胰島素,就會造成糖分供應障礙,從而引起營養流失,身體缺乏營養物質補充,就會出現乏力現象。專家提醒:3類人更易患上「糖尿病」1、過於肥胖的人日常生活中常吃的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攝入人體後,這些碳水化合物就會被轉化成葡萄糖,可以為體內的細胞供給能量。
  • 烤肉界新的霸主已經出現,打造環保新概念「玉米」烤肉,開啟韓國烤肉新時代
    玉米烤肉??震驚整個吃貨界,烤肉放大招啦~玉米烤肉你聽說過嘛?打造環保新概念的韓國"麻浦拳頭「玉米」烤肉!"▲玉米君們都排著隊準備下去呢~老闆有一位鄰居同時也是他的好友,工作之餘,在自家院裡架起燒烤架,吃著烤肉,無比愜意!好景不長,一天,朋友告訴他自己得了胃癌,之後,麻浦的現任老闆思索良久,召集研發團隊,必須研發出對身體無害的燒烤來,他們發現玉米燃燒時只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會產生其他的致癌物質附著在食材的表面,此外,玉米燃燒時產生的清香會使肉質更加香嫩,是一種環保健康的燒烤方式。
  • 營養美味 | 玉米奶酪小薯餅
    | 視頻 /土豆怎麼吃都美味,將土豆壓成泥,包入玉米粒和奶酪,既是主食又是菜,既是營養早餐又能作能量便當,香香軟軟的土豆餅咬下去有美味芝士流出來,實在是太太太滿足!材料:(份量:7個 | 小紅鍋平烤盤 | 時間:10分鐘)土豆(蒸熟):210g玉米澱粉:5g玉米粒:10g奶酪:適量製作步驟:1、土豆切小塊
  • 一杯「蟑螂奶」營養頂 4 杯牛奶,可你敢喝嗎?
    坊間傳言廣東人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的種族,上至飛禽珍獸,下至貓狗蛇鼠,似乎沒什麼廣東人不吃的。
  • 「船蛆」新物種:吃石頭,拉沙子
    幾個世紀以來,沒有一種木材可以倖免於被稱為「船蛆」的胖胖小蛤蜊那無法滿足的食慾。
  • 專家揭「一天最適合時段」
    專家說,提升身體抵抗力,就不容易受病毒侵擾!研究指出,均衡飲食是增強免疫力並降低感染風險最務實的方法之一。藉由營養攝取,提升免疫力是健康根本之道。而傳統食補認為,喝「雞湯」能滋補養身,生病要喝、虛弱要喝、孕期要喝、產後當然也少不了!因為雞湯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胺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菸鹼酸等營養素,適合體質虛弱者補身;而不加一滴水,高溫逼出雞隻精華的「滴雞精」,滋補效果更優異。
  • 營養師解密「月餅、烤肉NG款」迴避就可安心吃
    過中秋節,從月餅吃到烤肉,幾攤下來總不免讓人胖一圈,甚至血糖、血脂的數值也拉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