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若晨
據《品醇客》消息,澳洲奔富酒廠第二十五期「換塞診所」,在10月21日到11月1日巡迴到紐約、邁阿密、洛杉磯和溫哥華。 奔富的「換塞診所」就是為酒齡超過15年的葡萄酒進行「義診」:檢測、開瓶、診斷、填瓶、換塞。「換塞診所」可以挽救許多在漏液的美酒,挽救許多美酒上已經變酥軟的軟木塞,而這一般只有大牌酒莊和酒廠才會有能力做這事。
奔富首席釀酒師Peter Gago表示:送檢的酒如果處於良好狀態,我們就會給它們打上合格的標籤。奔富的具體巡診流程如下:前來「診斷」酒的人,必須說明酒從哪裡來,保存多久了等歷史細節。而「義診」中,奔富首先會把各方面狀態好的酒挑出來,對有「病」的酒換塞(re-corking)其實是最後的不得已行為。
換塞的時候,專家還要首先確認裡面的酒處於良好狀態,然後還要用新年份同樣的酒補充滿瓶,最後換塞,而一瓶酒一般一生只能換塞一次。換塞之酒的數據也將被建立在案,並獲得合格證。 奔富的換塞行動是高調進行的,但是這項服務的發源地的法國名莊卻低調進行。
曾有多年侍酒師經歷的葡萄酒教育者曲日晶告訴筆者:奔富的換塞有公關秀的成份。對於酒莊的高端客戶而言,換塞是一種延伸服務。他在深圳香格裡拉酒店工作時曾有一位澳門的吳先生就享受過白馬酒莊的這項服務。
這位吳先生是葡萄酒收藏家,有一倉庫的名莊酒,後來他還收購了勃艮第一家酒莊。而白馬莊為客戶提供的這項服務是非常低調的。 曾在波爾多知名酒莊工作過的胡曉翀幾年前曾幫助一位香港客戶協調過老色當酒莊的換塞。他指出:"法國名莊一般不會主動的巡迴換塞,而且換塞的門檻非常高。
客人必須有很大的持有量酒莊才給換塞,上次我幫助協調的換塞的客戶有近600瓶60年代的酒,這些酒是直接發到酒莊去換塞的。換塞後只剩下了300多瓶,損耗非常大。"
在胡曉翀看來,奔富應該是借鑑了老牌名莊的這一做法,再加上自己的創新,更多的把這項服務注入了商業概念。 的確,奔富的首席釀酒師Peter Gago告訴媒體:「換塞診所」還承擔葡萄酒保存的教育功能,同時還要教會大家在適飲期把酒喝掉。 看來,增加品牌美譽度,促進客戶購買才是奔富巡迴換塞行動真正目的。
WBO往期回顧
▄
太神奇! 一堆石英砂如何變成一支高檔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