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咖啡時間既講究耐心又講究品位,既然選擇了Kalita鶴嘴手衝壺,那其他的工具自然也不能將就。
一:濾杯
這是我的兩支濾杯——Bonavita Wave和Hario V60
圖1:兩支陶瓷杯隨意擺在一起,相映成趣↑
陶瓷濾杯,保溫不燙手,耐熱保溫的同時還經久耐用。Kalita Wave155(一款金屬濾杯)雖然很配這個壺,但是金屬濾杯散熱快也就算了,那個濾杯經常下水不暢,我不想等太久,更不想過萃。
圖2:奧秘在於杯底的構造不同↑
圖3:Bonavita Wave—蛋糕杯↑
蛋糕杯濾紙好看,注水手法要求低,味道醇厚得勁。更多回甘,更好品質,值得擁有。
———————————內容分割線———————————
二:磨豆機
磨豆機我用的是匿名手搖磨。匿名磨好用歸好用但是有一個缺點,你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買到,想買的話去關注一下守著吧。500塊的磨,1000塊的出品水平。做工實在,小毛病有,但是咱們主要喝咖啡,不是把玩磨豆機。
圖4:匿名手搖磨豆機↑
雙軸承定位設計合理,大磨盤研磨省力了十萬甚至九萬倍。缺點也不少,你比如軸承味重,外殼工藝不咋地,頂蓋不能封住,可能進灰跳豆。不過,在這種價位裡,這細小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
圖5:陶瓷磨芯↑
出乎意料的是這玩意兒摸出來的咖啡粉裡細粉多的嚇人,但是畢竟是Espresso磨,情有可原吧。但是做工還是挺好的,磨起來不費力。而且相比匿名磨重量只有其40%,輕飄飄站不住。
———————————我是一條美美的分割線QAQ———————————
其他附件
圖6:廚房電子秤↑
堪稱用品中最廉價者,這玩意狗屁影響都沒有,隨便搞。真用起來,也就一千多那個土豪智能秤跟Bonavita那個能比Hario之流好點。其實有個好推薦,就是電子天平。那個靈敏性讓你感動。
圖7:多個人喝咖啡,這玩意就必須買了。↑
Tiamo其實是個山寨牌,不過就是個玻璃容器,只要你別碎了,就沒啥問題,你要是有現成的玻璃廣口容器,這個分享壺都可以免了。至於濾紙,請買好的,Tiamo那個紙的味道,大到你都不想用。買包三百多的Geisha衝出一杯好咖啡,結果喝完淡淡濾紙味,心裡啥感受?
———————————我是一條美美的分割線QAQ———————————
來一杯
稱15g豆子,取出濾紙濾杯,咱們來做一杯咖啡
圖8:架好濾杯↑
直接懟在分享壺上。要的就是隨意。
然後就是燒水,看快開了。
圖9:試試倒水的手感↑
準備工作就緒,壺裡的水也差不多降到90度了,先試試倒水的手感。
圖10:蛋糕濾杯,轉不轉隨便你↑
燜蒸到沒有氣泡溢出,開始穩定的注水,水流細但不要斷,加入符合水分比要求略多的水之後,等待過濾完成即可。
圖11:蛋糕濾杯也要有坑↑
蛋糕杯在過濾完之後咖啡渣也會形成一個小坑
後記
咖啡豆大家可以去淘寶上買新鮮烘培的手衝豆即可,大約半磅60-100都是合理的價格。
挑選咖啡豆最重要的就是新鮮。能一個月內喝完的,絕不要拖到下個月。如果大家沒有網購咖啡豆的經驗的話我就給各位推薦一下我常買的那家店——愛韋咖啡,新鮮,油脂多。如果你有更好的選擇的話也行,但是記住一定要看清楚烘焙日期,咖啡豆一定要新鮮,超過三個月的就不要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