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你一杯土耳其咖啡,記你友誼四十年!︱土耳其咖啡壺

2021-02-26 外星人咖啡課堂

土耳其咖啡壺

一、伊芙利克壺的歷史

      6~7世紀的時候,衣索比亞的蓋拉族開始嚼食咖啡果實與煮草葉來吃;9世紀之際,波斯人煮咖啡果將果汁當成藥;到15世紀中,葉門開始流行起把果實內的咖啡豆經過烘烤之後,與果肉一起磨碎後烹煮,被稱為「咖瓦」,並流傳到土耳其,土耳其天氣比葉門炎熱,咖啡果肉不易保存,於是便以將咖啡豆烘焙後磨粉方式來煮咖啡。土耳其咖啡堪稱是最古老的萃取方式之一。

烹煮土耳其咖啡所使用的器具稱為伊芙利克壺(IBRIK)和切紫薇壺(CEZVE)。嚴格來說,伊芙利克壺在土耳其語中,表示「盛水筒」的意思,是一種有蓋子,模樣接近長嘴壺的器具。切紫薇壺在希臘語中,是「燃燒的柴火/煤炭」的意思,是我們常見的純銅製造,附有長把手的小鍋。但國內在提到土耳其咖啡器具時,卻都統稱為伊芙利克壺。

二、伊芙利克小故事

最早中東一帶喝咖啡並不加糖,一直到16世紀中期後,土耳其人佔領了產糖的賽普勒斯島,貴族與有錢人才開始在咖啡裡加糖,除了砂糖,不同國家會混入各種不同的香料,像是肉桂、丁香等。現今各種花式咖啡的始祖,其鼻祖可是土耳其咖啡呢!

伊芙利克壺原本以導熱性佳的良質純銅製造,但後來,也出現了不鏽鋼或陶瓷等其他材質製造的產品。近來市面上更推出不只是材質,連造型設計都深具現代感的伊芙利克壺,熱源也從酒精燈擴展到瓦斯爐、黑晶爐等,甚至在土耳其還出現電熱水壺形態的伊芙利克壺,稱得上是一種以現代手法體現傳統精神的咖啡器具。

三、對話的橋梁·土耳其咖啡佔卜

      土耳其咖啡通常會留下最後一口不喝,一般人也都對咖啡渣敬謝不敏,但土耳其人卻把咖啡渣升華成一種文化,當咖啡剩下最後一口的時候,就在心裡邊想著煩惱或想知道的事,一面慢慢搖晃咖啡杯,倒扣在咖啡盤上等杯子冷卻,接著再將杯子翻轉起來,觀察杯中所殘留的咖啡粉圖案,藉此佔卜。準不準是一回事,對重視人際關係的土耳其人來說,咖啡佔卜架起了一座很好的交際橋梁,提供了對話的主題。土耳其人有句諺語說:「喝你一杯土耳其咖啡,記你友誼四十年」。

〖將無糖土耳其咖啡,倒入放了土耳其軟糖(Turkish delight)的杯子裡喝,嘴裡又甜又苦,充滿異國情趣!〗

相關焦點

  • 來北巷喝一杯咖啡拯救節後綜合症!
    一大批人就此患上了「年後症候群」,總有千千萬萬種理由不想上班:「我電視劇還沒看完」「我家的貓們需要我鏟屎」「領導,我過年吃太胖,不想見人」開工第一天辦公室裡瀰漫著一股萎靡不振的氣息你的精神狀態還沒有回歸?
  • 手衝咖啡 | 1手衝2壺,你也可以!
    (見以下視頻:王策奪冠比賽視頻)還有新晉的世界咖啡衝煮大賽杜嘉寧,是兩手衝兩壺,這兩壺結束後再衝下一組,在注水速率和時間管理方面也是要求很高。一、咖啡設備選擇①1把大容量電水壺(如1L,600ml有點Hold不住,注水到最後不夠就尷尬了哈)②2套同樣型號的濾杯濾紙分享壺(這樣咖啡液滴落的速度是一樣的,方便時間控制
  • 【深圳站】海歸福利社の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溫暖一個秋天,我是海歸約你喝咖啡啦
    在這裡,你能享受「舌尖上」的福利,也能得到最優質的實用寶貝。每周三 11:11 AM準時在【我是海歸App】開啟福利活動。入口苦澀,然而苦中又有淡淡回甘。每一杯咖啡都有自己的秉性,它們變幻莫測,讓人捉摸不透。
  • 「璕味|做咖啡」壺器之美——kalita手衝壺、匿名手磨(二)
    做咖啡時間既講究耐心又講究品位,既然選擇了Kalita鶴嘴手衝壺,那其他的工具自然也不能將就。
  • 衝一杯咖啡很難嗎?一位記者小哥推著單車賣手衝咖啡,只為了普及...
    你會手衝咖啡嗎?對咖啡了解的人很多,但對如何衝咖啡,給自己的生活來點愜意的卻不多。通常在常人眼裡喝咖啡至少要一臺咖啡機,而要衝好咖啡那是要有好的咖啡機來做陪襯的,而好的咖啡機至少要上萬,甚至更多。好的咖啡機確實能衝出好的咖啡,但是沒有咖啡機同樣也能衝出好的咖啡,而且設備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學會,完全適合家庭使用,這就是手衝咖啡了。
  • 星巴克全新冷飲杯:「咖啡你喝,杯子還我」
    到星巴克點上一杯拿鐵或者冰美式,就能收穫半個小時的心靈休憩,將思緒徹底放空,讓咖啡香氣治癒自己。最近去星巴克,發現許多堂食客人手上拿的不是一次性外帶杯,而是可循環使用的店用冷飲杯。選擇店用冷飲杯,只需一杯咖啡的時間,我們不知不覺中就進行了一次綠色消費。每個人少使用一次性杯,地球也會因我們小小的舉動而美好一點點。熟知星巴克的大家知道,這不是星巴克第一次綠色行動了,在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路上,星巴克堅持了很多年。
  • 咖啡趣聞:沒錯,我們都是願意用生命喝咖啡的「奇葩大佬」!
    一杯咖啡的口感風味,可能有無數種可能性,同樣的喝咖啡的人,也各色各樣。
  • 在家喝咖啡(二):買哪種咖啡機比較靠譜?
    如果你想成為咖啡師,就花10000元買一部半自動意式咖啡機;如果你想在家裡喝到高品質的咖啡,就買膠囊咖啡機,預算1000元內。前幾天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在家裡喝到手磨咖啡的幾種辦法,錯過了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直接點擊標題在家裡怎么喝咖啡?進行閱讀。
  • 綠茶加咖啡,一杯接一杯
    近日,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官方期刊《BMJ開放糖尿病研究與護理》表示大量飲用綠茶和咖啡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在其5年的跟蹤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每天4杯以上綠茶,或2杯以上咖啡可以將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63%。
  • 一杯彩虹咖啡的製作
    本以為會很快,畢竟平時困了都是整的速溶咖啡一分鐘就搞定了,誰知妹妹處又是咖啡機又是磨豆子又是拉花程序很多,平時咖啡喝的少也覺得新奇就拿上器材記錄了下來。真的現磨的和速溶的口感還真不一樣,下面的圖片是記錄的步驟。我啥子都不懂加之當時也渴了就像喝啤酒樣一口就幹了,妹妹的眼神你們懂的。有懂咖啡的盆友可以在留言區大力「拍磚」。
  • 咖啡的奧秘:什麼時候喝咖啡最好?咖啡的溫度以多少為宜?
    科學家的使命就是不斷探尋自然的奧秘。感謝科學,我們知道了為什麼人們要喝酒狂歡,也知道了怎樣才能把手洗得更乾淨。最近,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發現了為什麼用白色杯子喝咖啡感覺會更苦,而用玻璃杯喝咖啡感覺會更甜。而作為實驗白鼠的我們渴望知曉有關咖啡的一切。那麼,科學至今到底發現了咖啡的哪些奧秘呢?答案是:很多很多。1.最適宜飲用的咖啡溫度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已經受夠了每次喝咖啡都被燙掉一層皮。
  • 嘖,終於可以在西安三分鐘內喝到無數杯咖啡了
    你若問一個陝西人,三分鐘能幹什麼。TA通常會說:三分鐘,打個盹兒都不夠,喝錘子咖啡。這是一個城市的暗號,只有你我能知道。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你對一個陝西人說出暗號無論是三分鐘,還是Three minutes,他們都會用熟悉的鄉音和你談笑風生:要不要一起huo一杯咖啡。一旦擁有了這種城市級code,我們便對咖啡情有獨鍾。這些年,西安井噴了多少家咖啡店,我已經不太清楚了,大家慢慢對咖啡這個舶來品,有了一點地道的見識。
  • 歲月悠然,一杯咖啡,溫暖了時光
    歲月悠然,不管是寒冷冬日午後的一杯熱咖啡,還是炎炎夏日的一杯冰咖啡,都會讓人的心為之神往。
  • 澳洲有全世界最好喝的咖啡:原來都是因為這個
    在這裡,你隨意走在一條小巷道中就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咖啡店。與其說人們是為了提神醒腦補充能量而喝咖啡,不如說這裡的人們是純粹為了咖啡本身而喝咖啡的。在澳洲,所有咖啡店都別有自己的特色,不是同一的裝潢,沒有同一的味道,在街角,在餐館,在家門口,在公司樓下,都會遇到喜歡的那一杯。
  • 峴港:品越南咖啡的慢時光
    Long Cafe是在市區韓農市場附件,市民每天花個1萬盾便可與朋友消磨整個下午 在峴港,最地道的是滴漏咖啡。
  • 雜談 | 選擇一杯古巴咖啡的5個原因
    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類型的人,愛咖啡的和不愛咖啡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能把一個古巴人和他的每日咖啡分開。1748年,咖啡傳入古巴,並迅速成為一種習慣和有著深層次社會文化內涵的日常。古巴地區土地肥沃,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溼潤,雨水充沛,擁有海拔高度在350和750米之間的山區及23-28度的平均氣溫,是咖啡種植的天然寶地。
  • 韓國人喝咖啡頻率高於吃米飯 日均喝兩杯
    據韓聯社首爾1月11日消息,韓國保健福祉部和疾病管理本部11日發布的《2015年國民健康統計報告》顯示,韓國成年人每周飲用咖啡的平均次數為11.99次,攝取頻率高於吃米飯(6.52次)和雜糧飯(8.93次),相當於一天平均飲用1.7杯咖啡。每天喝咖啡的韓國人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88%。
  • 在咖啡的故鄉,衣索比亞人是這樣喝咖啡的!
    「去喝杯咖啡吧」是人們在社交生活中常用的話語,其目的有時並不是為了真正喝一杯咖啡。在過去,尤其是在家庭聚會當中,無論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人們都會喝咖啡。但隨著用餐環境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喜歡去外面用餐,用餐的形式也更加多樣化,人們可選擇喝咖啡的地點也越來越多。即便如此,家仍是人們喝咖啡最多的地方。
  • C·Taipei咖啡膠囊機:讓咖啡走入你的生活
  • 一杯咖啡找回工作節奏
    上班日!上班日!上班日!於是『工作恐懼症』這種莫名的生物又爬上了情緒。一部分人:啊!我不要!我不要(表這樣,我也不想╮(╯_╰)╭ )據說一旦得上此病,你此刻需要補充睡眠、及時清理腸胃、調整自己的狀態、睡前泡腳、熱飲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