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西媒:成為世界大國,中國需要這五重「外圍」——

2021-02-26 參考消息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5月2日刊文稱,中國不斷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在百年屈辱之後的「偉大復興」,要讓中國在2049年成為世界大國。中國擁有近20年實行的尚未得到定義的外圍行動。

文章稱,中國的第一外圍是「邊境外圍」,包括所有與中國距離最近的區域:朝鮮半島、東協國家、尼泊爾、孟加拉國。這個周邊地區構成了中國轉移產業和尋求更大競爭力的天然經濟空間。中國在第一外圍的戰略按照歐美的戰略進行調整,以實現產業內多樣化為主要目標。此外該地區有很多中國僑民,他們也為中國戰略的實施作出了貢獻。「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的金融便利將推動亞洲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中國與地區市場更大的聯通和一體化。

文章稱,與此同時,中國希望在尖端領域實行它的技術標準,讓人民幣成為美元的替代支付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保持在亞洲地區的價值。

▲讓人民幣成為美元的替代支付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保持在亞洲地區的價值。(蓋帝圖像)

文章認為,巴基斯坦可以被稱為中國的「陸地走廊外圍」。

文章認為,中國的第三外圍可以定義為「海洋戰略外圍」,包括對中國的戰略而言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不同國家。這些中小國家經濟意義有限,但是因為其地理位置而擁有重要戰略意義,可為中國進入其他大洲的市場打開大門。希臘幫助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內陸市場,智利是進入南方共同市場和南美洲國家的理想平臺,冰島為中國在北冰洋開啟新航道提供便利。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郵輪碼頭

文章稱,第四外圍可以被稱為「原材料和食品外圍」,由非洲大陸和拉丁美洲組成。中國尋求能源以及稀有金屬和礦產供應的保障,此外中國還投資購買大面積的高產土地,以便確保中國人口所需的動物蛋白和蔬菜供應。中國投資非洲和拉美,相信這兩大洲將在中期內成為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場。

文章認為,最後的「歐洲科技外圍」還有待界定。值得注意的是,關於籤署歐盟-中國投資協定的談判正在長期化,中國對歐盟的外交政策進行投資、建設並從中獲益。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成為世界大國,中國需要這三重「外圍」
    【成為世界大國,中國需要這三重「外圍」】近日,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刊文稱,中國不斷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在百年屈辱之後的「偉大復興」,要讓中國在2049年成為世界大國。中國擁有近20年實行的尚未得到定義的外圍行動。
  • 軍情 | 美媒:中國如何計劃成為航空超級大國?最明顯的莫過於——
    美媒稱,25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經歷了近代史上任何和平年代的武裝部隊中最令人震驚的現代化進程。
  • 觀察 美媒稱中國「一胎化」影響仍在:男性娶妻難 富人找代孕
    方鳳美說:「在一系列嚴重問題中,很明顯的是人口老化,中國有大量的老年人口,到2050年,每4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是退休人員,而由於一胎化政策,支撐這些人的勞動力人口相對少很多。」一胎化政策造成的另一個社會問題是中國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男性人口要比女性多3000萬,男性擇偶困難,成為社會不穩的一個因素。
  • 美媒喊話中國:理應一碗水端平,不要打壓歧視中美這項重要合作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小灰灰】中國近些年在太空領域完成了巨大突破,去年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並且從月球採集了土壤樣本,這對於中國航天事業而言無疑是巨大突破
  • CBSA「新郎酒」杯中式撞球中國公開賽 外圍賽第一場籤表
    MY147.com唐山訊:2016年11月26日,CBSA「新郎酒」杯中式撞球中國公開賽運動員技術及抽籤會議在唐山市明星飯店舉行。
  • 西媒:「華人商店是暴雪中唯一開門的」 西班牙人抨擊:「華人店是西班牙的癌症,他們就是一群機會主義者......」
    這讓西媒感慨,「中國人」是永遠不會關店的,這就是中國人的工作方式。但媒體的說法讓西班牙人不買帳,不少人評論,「中國人這時候開店是機會主義」, 還有人對舊帳念念不忘,「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可是第一個關門的。」  更有人評論,華人店是西班牙的癌症.西班牙媒體EL ESPAÑOL的記者在暴雪期間走訪了五家由中國人經營的商店,都在堅持營業。
  • 主播李婷:葡萄豐收啦,來西迎南風村採摘吧
    昨天我們融媒中心微信平臺播發了一條有關馬峪鄉葡萄大豐收的信息,引起了很多微友的高度關注,在此呢,也特別感謝大家。這讓我想起了我們融媒體中心記者苗志崇曾經採寫過的一篇有關馬峪鄉西迎南風村的鄉村紀實文章,題目是《綠蔭冉冉競翩躚,葡峰盛色景空前》,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馬峪鄉西迎南風村。
  • 外圍女孫靜雅為什麼被抓真相!
    這兩天CCTV播出的節目:著名的「海天盛筵」外圍女孫靜雅,因為組織賣淫被抓了。看了下報導...呵呵簡直槽點太多,暴露了很多真相!
  • 疫情在全球擴散,外圍股市暴跌,我們怎麼看
    而中國的經驗正好也可以在這個時候向世界推廣。同時,還可以向公共衛生系統不足的國家或地區提供及時的幫助。避免疫情的繼續擴散。當然資本市場對於疫情有可能在世界範圍內爆發,已經提前做出了劇烈的反應。這一周全球的資本市場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快速下跌,恐慌情緒快速蔓延開來。全球主要指數的跌幅都超過了10%。而且還沒有止跌的跡象。那麼接下來我們如何應對呢?
  • 西媒:中國6G技術領跑全球
    2020年11月6日,中國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6G衛星。西班牙主流媒體《先鋒報》、科學專業網站xataka、wwwhatsnew都對中國成功發射衛星一事進行報導。《先鋒報》報導,11月6日11時19分,中國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6G衛星發射升空。這是世界上首顆6G衛星。
  • 西媒爆中餐廳最大詬病——使用味精 過分使用味精造成中毒和過敏
  • 視界 | 美媒「自問」:中國即將登陸月球背面,我們卻一無所知?
    12月5日,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對美國民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點擊下方視頻,看看美媒為何會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 文章開篇便指出,儘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一再強調:「美國正在重返月球表面,我們實現這個目標的速度比你們想像中更快!」但實際上,比想像中更快抵達月球表面的國家將是中國。
  • 頭條 美媒:中國低成本JF-17戰機飛向全球 市場需300架
    奈及利亞和斯裡蘭卡將成為這款戰機的首批客戶。據奈及利亞《笨拙報》報導,這個石油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預計將於2016年購買3架JF-17。與此同時,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披露,斯裡蘭卡已與巴基斯坦籤約購買首批8架JF-17。JF-17迄今為止在出口市場中的成功表明,存在對不使用美國部件——受制於華盛頓的出口管制政策——製造的低端低成本戰機的需求。
  • 中國霸氣!中印實力誰更強?印媒:三天武力徵服中國!
    先是煽動國內民眾對中國的仇視情緒,掀起抵制中國製造的浪潮,緊接著又對中國的多款APP下手,頒布了相關禁令,如今更是對漢語、孔子學院下手,進行相關審查。在最近,印度還在邊境空軍基地部署了「陣風」戰機,另外還增兵了3.5萬名士兵,想方設法的挑起事端。為了讓國內民眾對印度軍隊的實力充滿信心,印度媒體還在最近刊登了一篇中印實力對比的文章。
  • 政見*上海 如何在西方觀察中國?
    這更是每一個學術青年必須要面臨的現實問題。2011年,「政見CNPolitics」成立,立志於「靠譜地談論中國」。2015年,「政見CNPolitics」攜手五位社科青年學者一同來到上海,來到復旦。在國外做學術是怎樣一種體驗?五位社會科學青年學者,不同的海外學習經歷,迥異的專業學術背景,帶來對於社會科學不同視角的考量。
  • 美媒強行扯上中國,莫迪這下得忙壞了
    不言而喻,美國拉攏印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在亞洲地區不斷增加的影響力。另外,此舉也有進一步將這個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大國從俄羅斯身邊拉到美國身邊的意思。據悉,去年10月份雙方在印度新德裡舉行美印「2+2」部長級會談後,川普還在任期最後授予了莫迪「功績勳章」。然而,現如今美印關係可能會迎來挑戰。
  • 玉東觀察:中國遊客在日本機場唱國歌丟臉嗎?
    但隨後發生的事兒就讓人難以理解了,航班取消後,這些中國旅客要求捷星日本航空安排食宿。然而,他們忘記了一點,自己選擇的是廉價航空,出現這種情況航空公司是不負責食宿的。既然選擇了廉價航空,就需要自己對這種風險有所心理準備。廉航機票售價便宜,航空公司會用各種方法壓縮成本,譬如選座位、機場餐飲等相關服務都需要另外付費,延誤不賠償也是很多廉航機票的限制性條件。
  • 輝瑞疫苗致挪威多人死亡,美媒為何沉默?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那些西方大媒體都會在第一時間積極炒作中國疫苗的任何不利信息,努力放大它們對公眾心理的影響。比如中國科興疫苗在巴西的數據低於預期,被報得在西方媒體上到處都是。之前一名巴西參與試驗的志願者死亡,也立刻成為西媒中的大事。而後來證明那起死亡與注射疫苗無關,西媒的報導興趣就低多了。
  • 觀察:南海仲裁在即美日文攻武嚇
    日本共同社昨天(6月21日)援引多名外交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政府對南中國海仲裁案的結果做了最壞的預測,即仲裁庭以中國主張的「歷史權益論」缺少國際法依據為由,判定「九段線」無效。中國已通告東協國家部分外交負責人,如出現上述裁決,中國或考慮退出《公約》。菲律賓是在2013年初向仲裁庭提出,根據《公約》就菲律賓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權利,作出三個方面的15項仲裁。
  • 夜店朋友圈 識別你身邊的「外圍女」
    關於這一點,還有名人名言作為佐證:無論在微博還是在微信朋友圈,方法都是一樣,來看小編觀察多名外圍後得出的經驗:一、根據外貌特徵來判斷這裡要注意的是,所有對比圖中,每張小圖都是不同的人1.下巴可做武器。這點幾乎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