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他們的留校生活是這樣的!

2021-02-15 甘肅農業大學

「過年到我們家!」「我們是個大家庭,更熱鬧,來我們家!」甘肅農業大學經濟學專業大二學生萇爍森正在幫助學院老師整理材料,一提到過年,辦公室的老師們爭先恐後「搶」他回家。萇爍森家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由於家在疫情高風險區,今年無法返回過年。他說:「雖然和家人團聚不了,但堅守崗位的老師經常對我們留校的學生噓寒問暖,心裡一直感到挺溫暖的。」

在甘肅農業大學,萇爍森在宿舍看書(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萇爍森說:「留校主要想做三件事,一是幫學院老師整理有關資料;二是『充電』學習,備考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三是每天留出一些時間健身鍛鍊。現在已經按照自己制定的假期計劃,安排好了寒假生活。」

甘肅農業大學財經學院老師劉志遠介紹,放假之後,學校為無法回家過年的留校生實行合併集中住宿、開放部分食堂,學校的老師害怕學生孤獨,時不時也組織一些小範圍的活動,例如戶外踢足球、打籃球等,讓無法回家的學生過個暖心年。

不負韶華,正好過個「加油年」。今年留校的大多數學生因家在疫情高風險區,無法按時回家過春節,他們通過讀書學習或參與科研項目,有序有計劃地過著更為充實的寒假。

「生活有保障,看書安靜無打擾。」家住吉林省長春市的蘭州大學歷史學院研三學生吳丹丹這樣形容她在學校的生活,帶著對家人的思念,用心規劃好了自己的假期:7點起床背單詞,8點早飯,9點圖書館查資料寫論文……「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搜索文獻充實論文,完善科研規劃。」

「當然想過年回家了,我們河北年飯有糖瓜兒、年糕、燉肉、包餃子……想想都流口水。剛考完研不久的我,還是計劃繼續看書學習,等待滿意的結果再回家補年也是不錯的。」甘肅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大四學生齊寶傑說。

記者走訪時,各高校對留校過年的學生做了詳盡的安排,有的專門為留校學生發放春節生活補貼,有的對留校學生設置了勤工儉學崗位,留校學生可以通過自食其力獲得生活補貼,有的為學生安排了活動室,組織小範圍的學生活動,還有的組織教師將留校生請回家一起過年,讓他們感到家的溫暖。當地教育部門和各高校都已為留校學生「過好年」做了精心安排。

在甘肅農業大學操場上,萇爍森(中)和舍友踢球(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王海燕說:「過春節父母都盼望孩子回家,可這些孩子因為疫情要留在學校過年,我們必須有所行動,讓溫暖不缺位,給留校的孩子們營造一個有愛、有溫度的春節。」

相關焦點

  • 留校過年,學院送溫暖
    年味正濃,這個春節有一些不一樣,留校過年,可能對很多同學是一次特殊的體驗。值此佳節,學院及老師對留校的同學進行了走訪慰問。除夕上午校長陳衛院士、黨委副書記戴月波、副校長田備一行走訪慰問人工智慧與計算機學院留校過春節的學生,向他們並通過他們向全體學生致以新春的祝福。宣傳部部長倪松濤、校辦主任張梁、學生工作部部長張菁燕、學院黨委書記張華、院長劉淵、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陳禕等一併走訪慰問。
  • 理工大學留校學生:假期很忙很充實 學校生活有保障
    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還是有部分學生選擇留在大連過年。他們的假期如何安排?《城市直通車》到大連理工大學進行了探訪。周強,是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在讀博士研究生,老家在山東。前兩個春節他都是在學校過的,今年,他打算響應號召再次就地過年,順便也把手頭的工作趕一趕。
  • 愛匯鹽工,留校同學們這樣在「鹽」過年
    副校長邵榮帶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輔導員來到學生宿舍,看望留校學生,並一起貼春聯、掛中國結、包水餃等,讓同學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共同迎接中國傳統節日,締結傳統友誼。  邵榮仔細詢問了同學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提醒他們在校內外要按照防疫要求,做好日常防護,積極鍛鍊身體,保證健康生活;叮囑他們要多與家人溝通,與老師聯繫。
  • 留校過年,如何營造濃厚的氛圍?
    有多不正經就有多深情的二月十三 有點腦洞 · 有點理想 · 有點喜歡受到各地疫情影響,今年有很多學校的學生選擇留校過年新聞裡說交大今年有2000多名學生留校過年,是往年人數的近10倍,學校的各種後勤保障也做出了調整。我身邊有幾個同學就選擇了留校,雖然身在異地,過年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為了幫助大家營造濃厚的過年氛圍,我們整理了一些過年小技巧。
  • 他們選擇就地過年
    嘉定區真新街道有不少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商戶九成以上都是來滬人員,響應當前防疫要求,今年超過八成的來滬人員選擇留滬過年。位於曹安公路上的上海市輕紡市場是全國性輕紡商品專業市場,主要經營床上用品、各類面料、服裝及其他小商品,有2000多家商鋪,其中九成以上商戶為來滬人員。
  • 陳文華:就地過年 安心更暖心
    就地過年就是為了更好的團圓,為積極響應「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倡議,在泰來大滿包裝有限公司工作的陳文華選擇就地過年,把家安在公司,把心留在崗位上。  正在忙著檢修的人叫陳文華,是湖南懷化漵浦縣人,今年53歲的他已經在外工作20多個年頭了,2019年,他服從公司安排,從深圳總部調入泰來大滿包裝有限公司做技術員。
  • 解鎖就地過年的N種打開方式,他們把這個春節玩出「新花樣」
    對就地過年的他們來說這個春節也有不一樣的精彩武漢市水務集團漢口維修工程處副主任徐吉,跟老婆、孩子約定:等到春暖花開時,一家三口再團聚,給他們「補個年」!來武漢四年今年是他第一次留漢過年也是第一次過沒有親人陪伴的春節雖各自就地過年但一家人也沒「分開」每天只要抽出空來就跟老婆、孩子發微信、聊視頻徐吉下管道檢查工程進度。
  • 時報時評丨就地過年,更要安心過年
    但今年的春運,註定與往年不一樣,不僅不會如往年那般擁擠,就地過年與回家過年也會出現大不一樣的景象。  從北京地區的情況看,據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到疫情防控倡導市民群眾在京過年、非必要不出京等多重因素影響,2021年春運期間鐵路進出京客運量預計將大幅下調至1000萬人次,較2020年下降38%,較2019年下降67%。全國的情形預計也會大同小異。
  • 從常回家看看到就地過年 | 新春絮語
    今年過年是就地過年,多年前春晚提倡大家《常回家看看》,今年情況特殊就成了就地過年,過年越過越沒有味道,只是公眾號的推送提醒著我過年的腳步,要麼年度總結
  • 就地過年,這家報紙為你拍下別樣的全家福
    2021年的牛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多地發出號召,鼓勵群眾就地過年,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做保障。這樣的春節不多見,這樣的春節不一般。春節之所以被關注,不僅因為它是最重要的傳統佳節,更重要的是春節能折射出不同時代的起伏變化,以及眾多個體的人生走向。今年春節更是如此。
  • 不「擠」春運就地過年 大江網陪你共待春暖花開
    「今年不在父母身邊過年,沒有我陪伴在身邊,也希望家人也能開開心心。」江西農業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製藥工程專業的劉夢哲今年大三,因家鄉有疫情,考慮再三後,決定留校過年。  據悉,江西農業大學今年本科生留校過年的大概有十六七人,一人來自北京,其餘皆來自河北。
  • 堅守崗位 就地過年 ——渭河發電出臺暖心舉措保障職工就地過年
    從河南來到渭電公司工作,徐昂是第一次離家這麼遠,平時他十分想家,時常與父母在視頻通話中描述自己在這邊的生活情況,期盼著回家過年相聚。但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式,徐昂響應倡議,在與父母通話中表示今年決定在公司和同事們一起過年,得到了父母的理解,為了支持兒子工作,父母打包特產從家鄉趕來看望,一家人提前吃了團圓飯。      「今年不回去了,響應倡議嘛!」
  • 就地過年,安香鄉推出暖心措施
    為此,我們倡議:一、外來工作人員原則上就地過年。尤其是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務工人員,建議您選擇在安香鄉就地過年,減少不必要的出行,降低感染和傳播風險,以網上視頻、電話問候、簡訊交流、微信互動等方式向親朋好友傳達問候和祝福,以實際行動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共同守衛自己、家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二、外出工作人員原則上不返鄉過年。
  • 就地過年是強制性措施嗎?官方回應來了
    務工人員如何就地過個好年?·人社部將指導各地組織多種形式的「送溫暖」和集體過年活動,鼓勵企業發放「留崗紅包」「過年禮包」。力爭以暖心舉措,讓務工人員安心過年。·要保障就地過年農民工基本生活和工資休假權益,春節期間安排工作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資。·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以工代訓等政策的落實補貼力度,指導用人單位穩定勞動關係,不裁員、少裁員,力爭以政策促進企業以崗留工、以薪留工。
  • 就地過年,你和誰一起過?
    「今年我就……不回來了……吧……」糾結了許久你是否也如這般終於還是告知了父母這個決定選擇就地過年團圓是每個家庭的期望但這個春節成千上萬人努力把他鄉做吾鄉只為把疫情防控得更好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小年一到這年就算來了就地過年,你怎麼過?
  • 春節就地過年,感謝每一個不回家的你
    住在40小區秋水苑20棟的王正榮、蘆鳳廉老倆口今年已經72歲了,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們都已在外地工作成家。馬上快過年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都不能回家過年。      「以前,不管是工作多忙,兒子和女兒都會帶著家人回家過年。一大家人子熱熱鬧鬧的,一起打掃衛生、做美食、走親戚,很多人都羨慕我們一家人的家庭氛圍。」雖有不舍,但王正榮心裡明白,短暫的分離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
  • 「就地過年」吃什麼?
    隨著「就地過年」的提倡,半成品火鍋成了「在寧過年」年輕人的選擇。  比起去年,今年各家餐廳對年夜飯的疫情防控都提前做了應對措施。「去年受疫情影響,沒能來吃年夜飯的顧客可憑年夜飯預訂單,後續選擇一個時間來繼續享用套餐。」一家餐廳負責人表示,考慮到今年的疫情防控情況,店裡嚴格做好分餐制措施,比如十人桌只坐五個人,十六人桌只坐八個人。在餐具上,實行分餐制。除了分餐,還分批。
  • "就地過年"用英語怎麼說?
    就在近期,全國已經有多個省區市發布倡議書,倡導幹部群眾減少流動、就地過年,確有需要返鄉者,需嚴格遵守當地的核酸、備案、隔離等防控要求。與此同時,為了實現這個倡導,各地政府和企業也是誠意滿滿、主動作為:有的地方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有的贈與免費流量和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的推進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這讓「就地過年」不僅僅是一種倡導,更多了一些溫情味兒。今天,就讓Vivian學姐帶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就地過年」怎麼說?
  • 就地過年?留學生都是老「原年人」了
    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點不一樣——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人都選擇了「就地過年」,和家人「雲團聚」 。但這就難倒了一部分人,原地過年能幹點啥呢?這時候留學生們要發話了:原地過年我們是專業的!畢竟對留學生來說,春節不僅不放假、不能回家,還得面臨開學和各種ddl的挑戰,可以說是擠出時間也要過年。
  • 就地過年 | 豪邁集團為外地員工提供暖心政策
    但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我市提倡「就地過年」,呼籲人們留在工作地過年,減少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不少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企業都想了不少補貼措施,把人留住,就地過年。豪邁集團就是其中之一。劉妍茹,山西臨汾人,95後的她畢業後就應聘來到豪邁集團上班。今年春節,她決定響應政府和單位「就地過年」的號召,留在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