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永恆的阿卡迪亞 (GC),快打磚塊 (FC) (12月26日)

2021-02-15 indienova
2002:《永恆的阿卡迪亞》

《永恆的阿卡迪亞》是一款世嘉發行的日式角色扮演遊戲,帶有純正的世嘉血緣,最初發布在 Dreamcast 平臺,在當時(2000 年)來說有著非常不錯的畫面表現,也是這個平臺少有的 JRPG 大作。一般被認為是 DC 上與《格蘭蒂亞 2》地位相當的作品。

可惜的是,受限於 Dreamcast 慘澹的裝機數量,即使獲得了普遍的好評,《永恆的阿卡迪亞》在商業上依然徹底失敗。發布於 2002 年 12 月 26 日 GameCube 的移植版本對此稍作彌補,但仍舊不盡如人意。

關於這款遊戲,比較著名的信息是由知名 Overworks 負責遊戲的開發;也許這個名稱聽起來並不熟悉,但是,這部作品的製作班底由《櫻大戰》、《夢幻之星》、《鐵甲飛龍 RPG》、《索尼克》等遊戲的參與人員構成,可以看出世嘉在其中的投入與期待。

相對來說,《永恆的阿卡迪亞》在遊戲機制方面較為傳統,沒有能夠脫離傳統 JRPG 的設置。不過,配合遊戲之中被稱為阿卡迪亞的天空,其中的浮動大陸,以及玩家角色的空賊背景,玩家可以駕駛飛船與敵對空賊、國家與怪獸之間一對一進行炮擊戰。由此帶來的富於變化的遊戲體驗是這款遊戲的特色之一。

由於主機的性能條件, 本作的畫面質量達到了當時相當的水準, 而為了更好的傳達遊戲劇情,人物設計也採取了表情誇張的漫畫風格。

在歐美版本的本地化上,這款遊戲做出了許多努力:遊戲對話幾乎經過了完全的重新改寫, 去除了日式遊戲誇張的表達,以適應西方受眾的欣賞口味。甚至一些遊戲內容也作出了一定改變。不過,最為明顯的可能依然是遊戲名稱的變化:美版遊戲中《永恆的阿卡迪亞》 變做了《 阿卡迪亞的天空》。

1986:《快打磚塊》

《快打磚塊(Arkanoid)》是一款 1986 年由 Taito 開發和發行的積木破壞遊戲,最早發布於街機平臺,後來進行了全平臺的移植,今天是它登上紅白機的日子。

遊戲中玩家控制著被稱為 Vaus 的槳狀飛行器,任務是通過將球向它偏轉而不讓球離開遊戲場地(如果阻擋不及時球會從屏幕下方落下)來清除五顏六色的方塊。有些方塊中包含有各種效果的特殊能力膠囊,如增加 Vaus 的長度,創造幾個額外的球,或將 Vaus 變成雷射炮等等。

《快打磚塊》是由 Taito 的遊戲設計師藤田明(Akira Fujita)和辻野浩(Hiroshi Tsujino)創作的,它擴展了當時由最初代打磚塊 Breakout 所建立的概念。它是 Taito 公司內部競賽的一部分,兩組設計師必須完成一個積木破壞遊戲,並根據最後成品決定哪一個比另一個更優秀。電影《創戰記(Tron)》是遊戲的靈感來源,遊戲的未來主義、霓虹燈美學都有所借鑑。

遊戲上市後,由於簡單、色彩豐富而且極易上癮,受到了遊戲玩家難以置信的好評,不僅在日本本土,在北美和歐洲同樣受到歡迎。遊戲帶來的人氣和收入遠超 Taito 的預期,成為他們最賺錢的街機遊戲之一。

打磚塊遊戲這個經典街機遊戲類型藉由《快打磚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也可以說《快打磚塊》為後續打磚塊類遊戲設立了一個新的可延續的標準。隨後打磚塊類遊戲大行其道,包括直到今天都能玩到最新開發出來的打磚塊類型遊戲,雖然大家各有各的變化,但是基本上都是萬變不離其衷,沒有脫離開由《快打磚塊》所創立的標準。

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敲冰塊 (1月30日)
    1985:《敲冰塊》砸開頭上的磚塊、敲掉礙事的海豹、躲開冰錐、在滑溜溜的山路上一直向上爬,最後收集蔬菜,抓住老鷹……這麼一套流程對於曾經玩過小霸王的玩家肯定不陌生
  • 歷史上的今天:《真人快打三部曲》北美 (10-11)
    1996:《真人快打三部曲》《真人快打(Mortal Kombat,魔宮帝國)》是一款由 Midway 公司製作和發行的格鬥類遊戲。
  • 王者打磚塊:魔性減壓小遊戲,一開局就中毒!
    《王者打磚塊》是一款打數字磚塊休閒解壓微信小遊戲,操控箭頭,一邊前進一邊射擊各種數字方塊。
  • 歷史上的今天:Flower (2月12日)
    從 flOw 到 Flower,情感體驗大幅提升,而從 Flower 到 Journey,多人遊戲的引入成為可能,現在,經過國內媒體的流量至上的渲染,我們都知道,Sky 將在收費模式上有所突破。如果我們回到 2009 年 Flower 登陸 PS3 的那刻,就會發現,這是一款前所未見的遊戲,玩家只是作為風而存在,操作其動向,以之追隨花的舞動。
  • 歷史上的今天:音樂方塊,山脊賽車 (PSP) (12月12日)
    2004:《山脊賽車》(PSP)《山脊賽車(Ridge Racer)》在日本發行時名為 Ridge Racers,是由南夢宮的經典賽車競速遊戲了,今天這個版本是 2004 年 12 月 12 日在日本發售的 PSP 版,名字重新回到系列初始
  • 歷史上的今天:尼德霍格 (1月13日)
    《尼德霍格(Nidhogg)》在 2014 年 1 月 13 日發售,想想已經過了很多年年了,時間還真快。當年這個畫面看似簡陋的像素遊戲賣相上相對來說並不太好,但所有接觸過它的人都能深切地體會到這個遊戲的樂趣所在,所以遊戲銷量極高。標題名字中的尼德霍格原本是北歐神話中的一條黑龍。它一直在啃食世界樹的根部,啃穿之時,諸神之黃昏就會到來,而世界也將迎來毀滅。
  • 歷史上的今天:模擬城市 4 (北美) (1月12日)
    《魔導物語:大幼稚園兒》日版封面《鐵甲飛龍 Orta》雜誌廣告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 歷史上的今天:影武者,墮滅暴徒 (9月26日)
    我們可以看到,《影武者》本身有著非常有趣的特點,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它將一切發揮到了最好。而按照翻拍一般意義上的規律,後來者不過抓住一點來抒發自己的胸臆,在《影武者》也是如此:在保留了原作人物 Lo Wang 以及東方神話要素的現代框架的基礎上,遊戲繼承了經典 FPS 的精神,但是在設計與故事上都進行了大幅改動。這些改動大多獲得認可,續作《影武者 2》於 2016 年的發布也證明了這一點。
  • 歷史上的今天:鬼武者 (1月25日)
    雖然遊戲中引用了大量歷史故事及人物,不過也有許多架空的成分。西方幻魔企圖佔領凡世,便看中了日本戰亂時期實力強大的織田信長,當他在戰亂中死亡後將其幻魔化並復活,收為自己的戰力。為了對抗這股邪惡的力量,鬼之一族希望在凡間找到一個正義之人繼承鬼武者的力量,與幻魔戰鬥。當時明智光秀的侄子明智左馬介正準備從幻魔手中救出齋藤家的雪姬,於是便被鬼之一族選中,成為了新的鬼武者。故事也便從此展開了。
  • 歷史上的今天:《異域鎮魂曲》(12-14)
    1999:《異域鎮魂曲》誕生於 1999 年 12 月 14 日,《異域鎮魂曲》是談及美式角色扮演遊戲繞不開的一款作品,也是黑島作品之中第一款
  • 【歷史上的今天】2月14日:世界第一臺計算機問世
    歷史上的今天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誕生。
  • 歷史上的今天:勁舞革命:極限,武刃街 (12月25日)
    2002:《勁舞革命:極限》今天是 Konami Tokyo 開發並由 Konami 數字娛樂發行的 DDR Extreme(Dance Dance
  • 歷史上的今天:《蓋瑞的模組》(12-24)
    這裡提到的 Garry's Mod 的發布時間是 Garry Newman 向全球免費發布這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Mod 項目的時間,2004 年 12 月 24 日。之所以如此,大致是因為他看不到做點什麼的方向,又認為「沒有人會為此付費」。
  • 歷史上的今天:勇氣默示錄 (北美) (2月7日)
    > 2014:勇氣默示錄《勇氣默示錄(Bravely Default)》是由 Square Enix 製作的一款角色扮演遊戲,它誕生於 2014 年,2 月
  • 中國南海歷史上的今天:2月22日
    在歷史上的今天,中國南海上發生了什麼?由我為您娓娓道來。
  • 歷史上的今天:2020年9月10日
    :點擊本文題目下的藍色小字《 情留感 》,進入關注頁面,查看歷史消息和關注。月10日中國陸上輸送距離最長的一條天然氣管線竣工1997年09月10日陝京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竣工1996年09月10日《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誕生1992年09月10日美國總統布希發表的《美國復興日程》1991年09月10日城市改革進行試點1988年09月10日吉爾伯特颶風1985年09月10日中國第一個教師節1980年09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 歷史上的今天:忍者神龜 3:曼哈頓計劃,零 (12月13日)
    而第一部作品在日版並不叫做《忍者神龜》,而是《激龜忍者傳》,這也導致後來的作品在日版、美版的序號有些差別。《忍者神龜 2》移植於街機版本,但由於機能在過場動畫上做了一些刪減,畫面水準也大幅降低,但四人合作通關模式讓這款遊戲非常受玩家歡迎。今天介紹的《忍者神龜 3》是 FC 的獨佔遊戲,可以看做是前作的加強版。
  • 歷史上的今天:糖果屋,超級馬力歐酷跑 (12月15日)
    即使受限於 FC 的有限機能,《糖果屋》在事實上表現出來了非常優秀的品質,那些支離破碎的圖像竟然成功地塑造了令人難以忘懷的恐怖體驗,這是追求畫質的今天不可想像的奇蹟。而如同我們看到的那樣,《糖果屋》也影響了《生化危機》之外的一些遊戲,比如我們曾經在遊戲歷史上的今天中回顧過的《屍體派對》。
  • 歷史上的今天:Grow Home (2月4日)
    它誕生於 2015 年的今天,由 Ubisoft Reflections 孕育。最初 Grow Home 是 Ubisoft 團隊內部項目,在測試之後贏得了大家認可,並且最終與玩家見面。在遊戲之中,B.U.D 需要種植植物來為星球提供足夠的氧氣。因為受到廣泛歡迎,2016 年,B.U.D 迎來了它的第二款作品 Grow Up,這一次他的任務是尋找隕石撞落的飛船 MOM 的碎片。
  • 歷史上的今天:旺達與巨像,地牢守護者 (北美, PC) (10月18日)
    2005:《旺達與巨像》當我們回顧上田文人的三部作品時,我們必須承認在強烈的風格一致之中,它們各自也有不同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