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醬醬絕對不贊同中文咬字不適宜唱歌,甚至反唱歌,這樣子的觀點。從文化上來說,唱歌本身理當是語言傳播的載體,如果竟然在語言上制定各種條條框框,那麼,對於唱歌而言,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這種觀點,在邏輯上所存在的不合理性。不能僅僅因為中文咬字的難點,便果斷地拋出不利於唱歌這樣子的言論。如果一切都以「難」作為理由,那麼,根據醬醬在《唱功揭秘:為什麼一定要練聲?》這篇文字之中的論述,竟然咬字比練聲要難上許多,那麼,我們唱歌也沒有必要咬字了,因為但凡涉及到咬字,不論哪個國家的語言,註定了口腔就會發生各種變化,不外乎比中文咬字時口腔變化稍少一些而已,但是總少不過練聲吧~
所以嘍,最好我們唱歌就全部唱練聲時的元音,並且,還要省略掉閉口音,全部唱開口音,這樣就再簡單不過啦。可是,顯而易見的是,這樣子的描述對於唱歌這項藝術而言無疑將是一場噩夢。
所以,我們絕不能夠因為歌唱咬字比練聲難,便要放棄歌唱咬字;正如我們絕不能夠因為中文咬字比外文咬字難,便要放棄中文咬字一般。
其實,根據歌唱咬字與練聲之間的關係,我們使用這個邏輯,同樣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清楚地認知中文咬字與外文咬字之間的關係。雖然因為醬醬在上文所羅列的一系列技術限制,使得歌唱咬字比練聲更難,但是,這個難點,其實只是對於發聲機能沒有完全建立好的同學而言,對於優秀的演唱者來說,並不會存在歌唱咬字與練聲之間的障礙,練聲能夠唱出來什麼樣的聲音,歌唱咬字也就同樣能夠唱出來什麼樣的聲音。
同理,中文咬字比外文咬字更難,這個難點,也只是對於發聲機能沒有完全建立好的同學而言,對於優秀的演唱者來說,依然不會存在中文咬字與外文咬字之間的障礙。有關這點,我們只需要看看實力強大的外籍歌手,演唱中文歌曲時的表現,便能夠得知。譬如鄭淳元,譬如迪瑪希,他們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演唱過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中文歌曲,因為不是母語的關係,口音的精準度難免出現問題,但是,縱觀他們的中文演唱,從未出現擠卡、硬撐、發散,等等一系列純粹的機能性上的問題。
所以啦,同學們,你們會覺得中文咬字難,影響你的發聲,影響你的高音,你們首先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演唱能力,而不是一味抱怨中文咬字的多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