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功揭秘:為什麼中文是最難唱的語言?

2021-02-22 唱功大學

首先,醬醬絕對不贊同中文咬字不適宜唱歌,甚至反唱歌,這樣子的觀點。從文化上來說,唱歌本身理當是語言傳播的載體,如果竟然在語言上制定各種條條框框,那麼,對於唱歌而言,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這種觀點,在邏輯上所存在的不合理性。不能僅僅因為中文咬字的難點,便果斷地拋出不利於唱歌這樣子的言論。如果一切都以「難」作為理由,那麼,根據醬醬在《唱功揭秘:為什麼一定要練聲?》這篇文字之中的論述,竟然咬字比練聲要難上許多,那麼,我們唱歌也沒有必要咬字了,因為但凡涉及到咬字,不論哪個國家的語言,註定了口腔就會發生各種變化,不外乎比中文咬字時口腔變化稍少一些而已,但是總少不過練聲吧~

所以嘍,最好我們唱歌就全部唱練聲時的元音,並且,還要省略掉閉口音,全部唱開口音,這樣就再簡單不過啦。可是,顯而易見的是,這樣子的描述對於唱歌這項藝術而言無疑將是一場噩夢。

所以,我們絕不能夠因為歌唱咬字比練聲難,便要放棄歌唱咬字;正如我們絕不能夠因為中文咬字比外文咬字難,便要放棄中文咬字一般。

其實,根據歌唱咬字與練聲之間的關係,我們使用這個邏輯,同樣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清楚地認知中文咬字與外文咬字之間的關係。雖然因為醬醬在上文所羅列的一系列技術限制,使得歌唱咬字比練聲更難,但是,這個難點,其實只是對於發聲機能沒有完全建立好的同學而言,對於優秀的演唱者來說,並不會存在歌唱咬字與練聲之間的障礙,練聲能夠唱出來什麼樣的聲音,歌唱咬字也就同樣能夠唱出來什麼樣的聲音。


同理,中文咬字比外文咬字更難,這個難點,也只是對於發聲機能沒有完全建立好的同學而言,對於優秀的演唱者來說,依然不會存在中文咬字與外文咬字之間的障礙。有關這點,我們只需要看看實力強大的外籍歌手,演唱中文歌曲時的表現,便能夠得知。譬如鄭淳元,譬如迪瑪希,他們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演唱過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中文歌曲,因為不是母語的關係,口音的精準度難免出現問題,但是,縱觀他們的中文演唱,從未出現擠卡、硬撐、發散,等等一系列純粹的機能性上的問題。

所以啦,同學們,你們會覺得中文咬字難,影響你的發聲,影響你的高音,你們首先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演唱能力,而不是一味抱怨中文咬字的多麼難。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公布兩個最難學習語言:第一名讓外國人崩潰,又不得不學!
    ,只有真正懂得為什麼發這個音為什麼要這個調之後,你才能夠更深層次的去知曉這個國家的內涵。但是每個國家的語言學習的難度都是不一樣的,你知道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是哪個國家的嗎?此前,聯合國的教科文組織就已經公布了全球十大難學語言的排行榜,其中第一名的那個簡直就是外國人的噩夢,不僅讓人崩潰,還不得不學!
  • 希臘小夥:中文,就是未來的語言
    他不僅能說上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曾在2017年希臘「漢語橋」比賽中榮獲冠軍。有著語言優勢的他不時出現在各種中希文化活動的現場,也經常為語言不通的旅希華僑華人提供熱心幫助。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希臘小夥去學習中文呢,他又是如何認識中國的呢?讓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吧。
  • 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法語丹麥語挪威語……
    有很多種語言都號稱是世界上最難學會的語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公布過世界十大難學語言的名單,那麼那些語言最難學呢?
  • 老外眼中最難學的果然是漢語,連精通32門語言的翻譯大神都跪了….
    我們覺得學英語難,老外覺得學中文更難!有這樣一位神人,20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15種語言。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渾身上下散發著學霸的光芒。然而,就是這位驚為天人的語言達人表示,有一門兒語言最難學。 嗯,沒錯,是漢語!
  • 調查:中文是巴西年輕人最喜歡的語言之一
    【南美僑報網編譯張喬9月28日報導】巴西教育學院(Escola Educação)近日指出,隨著與外國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掌握多門語言對於巴西年輕人的職業生涯也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 歌壇公認最難唱的7首歌,你唱到跑調都唱不好,最後一首無人翻唱
    可是龔琳娜每次演唱基本都能唱的一樣,不得不說聲服!
  • 娛圈揭秘:歌壇公認最難唱的7首歌,你唱到跑調都唱不好,最後一首無人翻唱
    可是龔琳娜每次演唱基本都能唱的一樣,不得不說聲服!                                                                          林俊傑《不為誰而作的歌》這歌是D調,最高音到high c,相當於<學不會>的加強版,副歌部分有一些拉長音很耗氣,難點就在於高質量和完整演唱二者比較難兼具。
  • 為什麼澳洲ABC討厭學中文?!
    關於為什麼在澳洲出生的ABC不喜歡學習中文,很多專家都做過討論,歸納起來有下面幾個原因:中文學校的老師不具教學資格,不會使用現代化的語言教育手段來教中文;另外,也沒有合適的中文課本。2. 中文學校每個星期只上一、兩天課,學習時間嚴重不足。3. 父母在家遷就孩子的語言習慣,不跟孩子講中文。
  • 【必讀】看完外國人的中文試卷,我再也不說小語種難學了!
    中文裡,拼音和聲調齊上陣。中國人渾然天成的「媽嘛馬罵」發音技能,始終是歪果仁眼中最玄妙的未解之謎。把所有的語言都當作自己的語言來學,是全世界人民通用的練習外語的一種方法論。學中文的外國人也不例外。Book Itchy=不客氣Knee How Ma?=你好嗎?
  • 清邁漢韻 外國人為什麼跑到清邁學中文?
    可以了解到韓國明星為什麼會那麼的火,日本為什麼那麼盛行動漫,中國文化為何如此博大精深,美國人的開放到底到什麼程度,威尼斯水城究竟是什麼樣的,或者,法國人為何會如此的浪漫。小尼(化名),一個語言學校的中文授課老師。這個女青年正扮演著一個對外宣傳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角色。她和其他老師一樣的是,也是來自國外,在泰國教書,不同的是在當地學習的語言,能和當地居民用幾句泰語方言聊聊天開開玩笑。而她的學生也是來自五湖四海,來自不同的國家,除了泰國人,更有韓國人和美國人等。
  • 米蘭達·可兒唱中文歌竟然是這樣注音的!網友:仿佛看到當年苦學英語的自己……
    今年晚會還請到了超模米蘭達·可兒(Miranda Kerr),女神在現場不斷比心,還唱了首中文歌~一首《玫瑰玫瑰我愛你》,讓網友們紛紛點讚可兒女神的中文發音標準↓↓↓不過,據現場吃瓜群眾爆料,女神的那句「玫瑰玫瑰最豔麗,春夏開在枝頭上」原來是這麼唱出來的……
  • 朱家良:為什麼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 MSU China Opera:這個春假我在北京用中文唱歌劇
    今天,MSU的官方Facebook上發布了一個MSU師生在中國長城上唱校歌MSU Shadows的視頻,他們是MSU-China 聲樂及歌劇交流項目的成員
  • 4歲女孩懂7種語言,當她說中文時都愛死她了!
    這些語言比聯合國的6種官方語言還多了一門德語。而最令人吃驚的是,貝拉確實可以利用這些語言進行有效的交流,而她的知識也超越了簡單對話的詞彙範疇。Bella還在西班牙姐姐的引導下,用西班牙語給大家唱了首兒歌。
  • 頭條|中文能否取代英語成為國際語言?來聽聽Peter老師怎麼說
    問到為什麼會考慮讓孩子上中英文學校,甚至系統到學習使用筷子,太極等傳統中國項目。很多父母都給出了同一個答案:「為了孩子們的未來」。「在未來,中文將會變得非常重要,我的孩子將來肯定需要了解到中國的經濟,不管在什麼行業」。有些家長強調。而且小編注意到有一段很有意思,專門介紹了學校的校服,襪子是橙色和紅色的條紋到膝蓋,就像在Hogwarts的制服一樣。
  • 雙十一晚會:華晨宇的這首《鬥牛》,暴露了自己的真實唱功
    而這首歌曲,則是暴露了華晨宇的真實唱功,因為它剛好,是一首比較綜合的歌曲,考量著歌手的各個方面。其實這首歌曲我聽過很多次了,歌曲在最開始出來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不是因為它的高音有多炫技,而是因為歌曲開頭的那段氣泡音。儘管寫過很多次了,但是這一次還是可以認真寫一寫,首先要說的,《鬥牛》開場的那一段聲音,並不是加了效果器的聲音,而是通過技巧去實現的。
  • 又一個聯合國組織將中文列為官方語言!
    UNWTO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政府間國際旅遊組織,現有159個成員國,總部設在西班牙馬德裡,西班牙為其存約國。中國於1983年加入該組織。2007年11月,在UNWTO全體大會第17屆會議上,中方提議將中文列為該組織官方語言。
  • 【薦讀】4歲女孩懂7種語言,當她說中文時都愛死她了!
    你還別不信!  Bella還在西班牙姐姐的引導下,用西班牙語給大家唱了首兒歌。我在法國生活了很多年,現在的法語還是有英國口音…」  現在,小Bella要挑戰中文了!  中國姐姐用中文問了Bella三個問題:
  • 中文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官方語言
    UNWTO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政府間國際旅遊組織,現有159個成員國,總部設在西班牙馬德裡,西班牙為其存約國。中國於1983年加入該組織。2007年11月,在UNWTO全體大會第17屆會議上,中方提議將中文列為該組織官方語言。全體大會採納了中方提議,並通過了對《世界旅遊組織章程》第三十八條的修正案,即「本組織的官方語言為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
  • 唱功揭秘:你誤解的「聲壓」
    而當女生唱到這個音高的時候,大家就不會有多少情緒上的波動了,甚至根本不會意識到這是個高音,感覺就像中音一樣稀鬆平常。有沒有覺得醬醬講得甚有道理呢?造成這種現象的緣故便是因為男女生嗓音條件的差異性,使得男生唱到C5,必須大量拉緊聲帶,使得音質壓縮,集中發聲點。而女生唱到這個音高,根本不需要怎麼拉緊聲帶,正常閉合,自然而然過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