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汙染比大氣汙染更令人不堪其擾!你家那邊怎麼樣?

2021-02-22 新華網

各類環境噪聲投訴中,工業噪聲投訴佔10.3%,建築施工噪聲投訴佔50.1%。在建築施工噪聲投訴中,夜間施工噪聲投訴佔90.5%。

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32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聲環境質量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在這些城市中,晝間區域聲環境質量達到一級的城市16個,佔5.0%;二級的城市220個,佔68.3%;三級的城市84個,佔26.1%;四級的城市2個,佔0.6%。這些城市晝間總點次達標率為92.2%;夜間總點次達標率為74.0%。

但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的情況可沒這麼樂觀。2016年,31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晝間總點次達標率為87.2%;夜間達標率為59.7%。尤其在交通幹線兩側一定距離之內、需要防止交通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4A區域,夜間達標率僅為18.3%。

這些城市中,聲環境最好的要數銀川,晝夜的總點次達標率均為100%,可謂絕無僅有。西部的拉薩是有名的安靜之城,但發達地區也有和它媲美的城市——南京晝間達標率96.9%,夜間也有87.5%,實屬難能可貴。

是否擁有一個安靜的夜晚,是很多百姓能不能睡個好覺的前提,然而,在直轄市及省會城市中,對安靜的要求真是「奢侈品」。報告顯示,蘭州夜間總點次達標率為28.6%,鄭州、貴陽為31.3%。

青海省會西寧,晝夜達標率都比較低,這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其晝夜達標率分別為60%和35%。而中部城市鄭州晝夜達標率分別只有50%和31.3%。一些城市晝夜聲環境反差很大,比如貴陽和呼和浩特,白天100%達標,到了夜間,達標率驟降至31.3%和45%。

噪聲來源複雜,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交通日趨便捷,道路交通噪聲也影響著百姓生活。

2016年直轄市和省會城市晝間道路交通噪聲監測結果顯示,哈爾濱超過70分貝的道路比例高達82.4%,白天平均等效聲級為73.4分貝,已經超過功能區限制要求。瀋陽、濟南也成為交通噪聲嚴重的地區,白天平均等效聲級為70分貝。雖然報告公布的對道路交通監測數據僅限於晝間,但夜間交通噪聲危害更不容小覷。

又一位中國姑娘在美大學的畢業演講火了!這次我們為她驕傲

微信又推出逆天功能!網友歡呼:這個一定要轉給爸媽

3年搬運700個西湖到北方,這項大國工程堪稱世界第一!

相關焦點

  • 大氣汙染的來源何處?
    空氣汙染,又稱為大氣汙染,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空氣汙染通常是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並因此危害了人類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
  • 大氣汙染成因解析之「工業企業排放汙染」
    近日,《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在市民群眾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針對大氣汙染的情況介紹,更是深入淺出。今天記者就信中提到的大氣汙染成因大家進行深度解析。隨著社會發展腳步的加快,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人們越發地開始將目光放在了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片區域,以前霧霾天氣、大氣汙染、藍天工程等新鮮詞語現在也聽得越來越多。大氣汙染即大氣中一些物質的含量達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
  • 大氣汙染指標「奪魁」 不要也罷
    前兩天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還表示,三年來,就全國而言,重汙染天氣發生的頻次、峰值都在明顯下降。可「世界第一」的帽子未摘,仍指向了問題之嚴重。  「大氣汙染排放世界第一」,帶給民生的痛感是直接而深切的。國家行政學院學者張孝德就曾說過:「對很多城市居民來說,由於收入增加帶來的幸福感,遠不能抵消環境汙染所帶走的幸福感。」
  • 12家製造噪音汙染的商鋪被查處,舉報打這個電話!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噪音讓人們不堪其擾治理「城市噪音」成為許多市民期盼已久的心願8月22日,定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對中山路、商業街、興華西路等商鋪較多的街道進行巡查,嚴查商鋪噪音汙染。暫扣製造噪音的音響和高音喇叭在此次執法過程中,定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共查處12家使用音響、高音喇叭等播放設備製造噪音的商鋪,其中沒收音響3個、高音喇叭1個。
  • 大氣汙染分幾種,成因是什麼?
    大氣汙染可分為一次汙染、二次汙染以及複合汙染。
  • 科普動畫 | 大氣汙染有啥表現?
    20世紀以來,人類文明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但大氣汙染也隨之而來。
  • 【環保科普】大氣汙染成因分類
    一次汙染的來源可分為天然源和人為源。天然汙染源汙染物是指由自然界產生的汙染物,如火山噴發、植物釋放等排放的汙染物。人為源汙染物是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所排放的汙染物,包括燃料燃燒、工業排放、交通排放以及農業活動等。
  • 大氣汙染的成因是什麼?來源有哪些?
    大氣環境本身具有自淨能力,可以使大氣汙染物稀釋和清除。當逆溫現象發生時,空氣的垂直交換受到阻礙,汙染物只能在逆溫層以下的大氣環境中稀釋混合,逆溫層越低汙染物稀釋混合空間越小,空氣汙染越嚴重。當不利氣象條件發生時,如果人為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一如既往地排放汙染物到大氣環境中,汙染便會持續累積加重並蔓延,汙染連綿成片,汙染氣團隨風流動,形成大範圍的區域性空氣重汙染。
  • 我區大氣汙染防治有了國家級項目支撐
    這幾天,來自清華等知名高校的教授博士們往上虞跑得更勤了,隨之而來的是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內增添了許多高科技儀器。一個集監測、溯源、預警、減排、防控於一體的精細化工園區大氣汙染全過程控制與集成示範項目正在我區生態環境部門的配合下緊密展開。
  • 大氣汙染成因分為這幾種,你知道嗎?
    大氣汙染可分為一次汙染、二次汙染以及複合汙染。
  • Nature Energy :大氣汙染使中國太陽能發電量損失13%
    今年年初一家中國光伏行業組織表示,中國在 2018 年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為 43 千兆瓦(GW),同比下降 18%。不過,中國光伏產業協會(CPIA)表示,到 2018 年底,中國新一代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 170 千兆瓦。但與此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大氣汙染問題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
  • 厲害了,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及趨勢分析
    名院士和總體專家組25名專家還有全國各地大氣領域各研究方向的專家代表分析研究了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及趨勢永遠不變的問題之二:怎麼就大氣汙染了呢?答:1.汙染物一次排放2.二次轉化3.氣象條件擴展下句子,事情是這樣的:1.汙染物排放是大氣汙染形成的內因換句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汙染物排放說破大天你也不懂霧霾是啥2.PM2.5既來自於直接排放,也來自於二次轉化
  • 第二十五屆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
    點擊上面藍字大氣汙染模擬訂閱     歡迎參加 分會場「大氣汙染源排放特徵和排放清單」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自1995年創辦以來,已成為我國大氣汙染控制領域最具學術影響力的盛會
  • 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事關民生 | 光明網評論員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汙染現象已成為一個關乎民生的重大問題。上述研究人員所在單位——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的存在,說明在國家層面已將這一問題列入了需要解決的重大攻關項目。這也說明,自2014年「兩會」期間,大氣重汙染天氣現象之一——霧霾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之後,研究這一現象,著手治理大氣重汙染已經列入政府工作日程。
  • 科普視頻:大氣汙染與環境容量
    Yawei QU, Tijian WANG, Yanfeng CAI, Shekou WANG, Pulong CHEN, Shu LI, Mengmeng LI, Cheng YUAN, Jing WANG, Shaocai XU研究發現, 颱風移動路徑會加強或減輕香港及其附近區域的空氣汙染濃度.
  • 長安區:治理大氣汙染 捍衛最美藍天
    在長安區,還有120人的專業化生態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隊伍,他們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千裡眼、順風耳,每天早出晚歸,不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堅持以企業、工地為巡查重點,以揚塵治理、散煤治理、嚴禁露天焚燒、重汙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情況為重點內容,把環境保護的觸角延伸到全區的角角落落;堅持對全區2967家企業進行高頻次、高密度的巡查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置各類環境汙染,及早、及小地化解了汙染事件,杜絕了重大環境汙染事件發生
  • 武漢市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結果發布 空氣汙染"罪魁禍首"被揪出
    什麼是構成武漢空氣汙染的「元兇」?21日,武漢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武漢市大氣顆粒物來源研究成果。研究結論顯示,武漢市顆粒物的來源主要是4個方面,即工業生產、燃煤、機動車和揚塵,其中,PM2.5的最大貢獻源為工業生產,而PM10最大貢獻源為揚塵。
  • 2月上下旬北方大氣汙染擴散條件偏差,較重汙染集中在這幾地
    近期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與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開展了2021年2月及3-5月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趨勢預測會商。
  • 空氣汙染調查報告(演講稿)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空氣汙染調查報告》。最近我們年級組開展了《周圍的環境》綜合性學習活動,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調查,製作環保手抄報,我們進一步提高了環保意識,對環境知識了解得更為豐富了。我們學習小組進行的是空氣汙染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匯報如下: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有以下三點:1、工業是大氣汙染的一個很重要來源;2、生活爐灶與採暖鍋爐;3、交通運輸工具尾氣排放。
  • 治理大氣汙染 捍衛省會藍天 ——全民行動倡議書
    治理大氣汙染 捍衛省會藍天——全民行動倡議書全市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