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內鏡技術在唾液腺疾病中的應用
慢性唾液腺炎常常經久不愈,患者苦不堪言。重者可以導致面部多間隙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控制炎症後手術切除,切口無論如何隱蔽,面頸部手術瘢痕總會留下,而且手術區均有面神經重要分支分布,術中面神經損傷風險很大,術後面神經功能障礙出現的機率很高。唾液腺體的切除也會伴隨著唾液分泌量的減少,症狀明顯的會出現口乾症,重症口乾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可導致重症齲病、牙周病、經久不愈的口腔潰瘍等,以及糖尿病、心源性、消化系統等全身性疾病的加重。
唾液腺內鏡診療技術在唾液腺疾病中的應用,相較於傳統治療方法,內鏡診療技術具有創傷小、併發症較少、恢復快等優點。小的結石可以採用導管內取石籃直接從導管口取出,而不需要增加切口;大的結石可以通過口內或者面部的小切口取出,避免了腺體切除的風險,也減少了面神經受損的風險。
口腔內鏡,尤其是唾液腺內鏡是近幾年治療唾液腺炎性疾病的新興技術。口腔內鏡將治療的「有創」向」微創」、甚至「無創」方向發展,在口腔唾液腺炎性疾病治療領域中具有歷史性的突破。
據統計,唾液腺結石的發病率為0.45%~1.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發病率略高,二者均表現為唾液腺(腮腺和頜下腺)區反覆腫脹、疼痛,溢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生活質量。
我科經過對該項技術進行了深入了解,並率先在我省引進該技術。2018年12月,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祁森榮教授在許昌市醫學會口腔專委會年會上做了關於「唾液腺內鏡技術臨床應用」的講座。
並在2019年1月份與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涎腺內鏡室柳登高主任交流學習唾液腺內鏡技術。
2019年3月26日完成首例唾液腺內鏡輔助下結石取出術。
目前口腔科累計完成唾液腺內鏡輔助下腮腺導管擴張術3例,頜下腺導管結石取出術5例,頜下腺導管擴張術6例。
唾液腺內鏡臨床應用的適應證為:
①唾液腺結石病或唾液腺導管異物;②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③慢性兒童及成人復發性腮腺炎;④唾液腺良性肥大繼發感染(非急性期)⑤舍格倫症候群繼發感染,導致反覆腫脹者;⑥唾液腺導管畸形;⑦唾液腺功能障礙(包括唾液少或多者);⑧全身疾病導致的唾液腺炎;⑨各類放射治療導致的唾液腺炎;⑩涎瘻。
唾液腺內鏡臨床應用的禁忌證為:
①炎症急性發作期;②患者合併嚴重全身疾病,無法耐受治療;③唾液腺惡性腫瘤;④傳染病活動期⑤有精神心理問題患者。
聯繫電話:0374--3353060 335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