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內鏡:消化道攝影師

2021-02-13 攜手長情

「膠囊內鏡」全稱為「智能膠囊消化道內鏡系統」,患者在接受檢查時,只需要用水服下一顆智能膠囊,它就會通過胃腸肌肉的蠕動,按照胃--十二指腸 --空腸與迴腸--結腸的路線運行,做個全程的「消化道攝影師」,然後以數位訊號傳輸圖像到病人隨身攜帶的記錄裝置上,醫生再根據膠囊所拍攝的圖像作出及時診斷。

整個檢查過程大概需要8至13小時,期間病人可離開醫院正常工作、生活,時間到了以後,病人只需送回數據記錄儀,醫生根據記錄儀內的近8萬張照片,查看食管、胃、小腸、大腸的病變情況並作出及時診斷。任務結束後,膠囊會隨著糞便自行排出體外。

膠囊內鏡有針對小腸和結腸的不同型號。其中小腸膠囊內鏡的適應症包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疑似克羅恩病,了解克羅恩病的累及範圍及評估療效;疑似小腸腫瘤;不明原因的腹痛,腹瀉;觀察手術吻合口情況;監控小腸息肉病症候群的發展及小腸疾病的治療效果以及查體等。結腸膠囊內鏡對於一般風險的患者、不願或無法進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都適用。

膠囊內鏡屬於無創、非侵入式的檢查手段,不會給患者帶來疼痛或不適。

膠囊內鏡一般會在體內停留8到13個小時,極少有患者出現膠囊內鏡滯留,在使用前醫生也會評估患者是否存在腸梗阻等不適於膠囊內鏡的情況。

膠囊在腸道內通過的時候,如何能保證做到全面的檢查?

腸道的路徑非常狹窄和曲折,膠囊內鏡在經過的時候會以高頻拍下照片,小腸膠囊內鏡的頻次約為每秒2幀,結腸膠囊內鏡最快可以達到每秒35幀。這些照片可以完整、連續地為醫生呈現腸道內部情況。

膠囊內鏡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小腸檢查儀器,它的出現克服了既往小腸檢查的盲區,費用約6000元(醫保患者住院檢查自負費用大約4400元)。膠囊內鏡檢查對腸道清潔度要求高,檢查前需要流質飲食1天(牛奶、稀飯、無渣肉湯等),檢查前一晚需要服用瀉藥(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一般2包左右),只至解清水樣便為止。

圖片創意,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原創,若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神奇的「藥丸」 膠囊機器人幫你實現無痛胃鏡檢查
    據了解,重慶是中國膠囊內鏡的發源地,金山科技則是中國第一家研發出膠囊內鏡的公司。該公司更是在2010年研製出全球第一個磁控膠囊內鏡,可以控制膠囊在體內的姿態。王金山介紹到,目前,中國已發展成全球膠囊內鏡研究機構最多、品類最齊全、臨床使用量最大的國家;其中,膠囊內鏡每年的使用量已近200萬人次,超過5000家公立、私立醫院在使用;除了醫院消化科使用膠囊內鏡外,各大體檢中心也廣泛使用膠囊內鏡做正常健康人群的體檢及胃腸早癌的篩查。
  • 張紅傑教授:磁控膠囊內鏡在上中消化道檢查中應用價值
    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國內外的知名消化領域專家,圍繞全球範圍本領域相關熱點和難點進行專題講座、內鏡演示和病例討論。今天小編為您帶來分會場-江蘇省首屆磁控膠囊內鏡學術沙龍暨2017愛胃健康中國行-南京站中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科張紅傑教授的部分精彩內容。
  • 膠囊內鏡:與單純清流質飲食相比,積極的腸道準備方案並不增加臨床獲益?
    然而,在耐受性方面,患者可以輕鬆或非常輕鬆完成腸道準備方案的比例分別為:僅清流質飲食組93%、P/MC組67%以及2 L PEG組13%(p<0.0001)。所以,研究者做出了如下結論:對於膠囊內鏡檢查前小腸清潔方案的選擇仍有爭議。該研究證實與僅清流質飲食相比,主動的PEG和P/MC方案並不能使小腸的總體清潔度和小腸遠端清潔度有更大提高。
  • 「E鏡悠遠」 ——2018第一屆消化道疾病早診早治系列論壇(北京站)簡報
    「E鏡悠遠」——2018北京第一屆消化道疾病早診早治系列論壇於7月29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國際酒店圓滿落幕。
  • 口腔內鏡:涎石病、阻塞性唾液腺炎患者的新療法!
    唾液腺內鏡診療技術在唾液腺疾病中的應用,相較於傳統治療方法,內鏡診療技術具有創傷小、併發症較少、恢復快等優點。小的結石可以採用導管內取石籃直接從導管口取出,而不需要增加切口;大的結石可以通過口內或者面部的小切口取出,避免了腺體切除的風險,也減少了面神經受損的風險。
  • 最新技術:V形雙通道內鏡(VBE)腰椎融合病例展示
    V型雙通道脊柱內鏡系統(V-type Bichannel Endoscopy, VBE)在利用VBE系統進行經椎間孔入路經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PTED)手術時,無需追求精準的靶點穿刺,僅需4-6次透視,將穿刺針放置到椎間孔下方或上關節突外側的周圍任意位置,引導工作套管「泊靠」在上關節突前外側(該步驟類似於MIS-TLIF手術中透視定位、放置通道),後續步驟如清理關節突及椎間孔軟組織
  • 推薦:做好脊柱內鏡手術,先把這些知識理清楚!
    Jin-SungKim(LUKE)教授是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專業從事微創脊柱手術、導航引導脊柱手術、內鏡脊柱手術,並對於機器人與增強現實輔助下的脊柱手術感興趣。自2012年起迄今,於韓國天主教大學首爾聖瑪麗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此外,自2015年起獲聘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紅會醫院骨科客座教授。
  • 膠囊咖啡機的膠囊危害環境,現階段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麼辦法?
    ,如何回收鋁製膠囊成了一個大問題。Business Insider報導,在美國,約三分之一的咖啡消費者擁有一個膠囊咖啡機。2017年美國膠囊咖啡機的銷量達到45億美元,這些咖啡膠囊可以繞地球十幾圈。但廢棄的咖啡膠囊不能使用傳統方法再加工,需要用特殊方式回收。因為K-Cup的咖啡膠囊含有塑料回收標誌中的7號物質,這類物質不僅難以降解,還可能含有毒素。
  • 莫斯科機場的「膠囊旅館」什麼樣?
    在網上搜索莫斯科機場膠囊旅館的消息,出現的圖片也是這樣的:照理這種「盒子」在機場會很醒目,下飛機後轉悠了一圈,卻什麼也沒看到。房間走廊是簡單的灰白色,推開門後忍不住感嘆,「膠囊旅館」這個名稱其實不適合它,一點也不「膠囊」,「小型賓館」更符合一些。房間的面積不比一般的快捷酒店小多少,電視毛巾吹風機也都一應俱全。難怪前臺早早地豎起了「no rooms available(沒有空房)」的紙牌,還是有不少乘客過來詢問想要入住。其中有位大叔說不在乎要花多少錢,前臺的俄羅斯美女還是只能搖搖頭。想要入住的朋友,記得要在網上提前預訂。
  • BBC · 6分鐘英語 | 時間膠囊
    ,他們研究了一些時間膠囊。好的,來聽一下BBC記者Rajini Vaidyanathan怎麼說的吧,具體這個時間膠囊是藏在哪裡了呢?好吧,Rob,我要回家收拾我自己的時間膠囊啦。Good.是的,他們使用了金屬探測器,就是一種可以找到地下金屬物品的點子裝置,卻仍然一無所獲,找不到時間膠囊。
  • 這家膠囊酒店,是未來主義還是洗衣機風?
    在城市中心越來越擁堵的今天,印度也有了膠囊酒店,這家叫做 Urbanpod 的酒店開在印度最大的城市和海港——孟買的城郊區,擁有
  • 膠囊咖啡不環保?試試可重複使用膠囊殼
    咖啡膠囊越來越受歡迎,但是如何回收鋁製膠囊成一個大問題。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在美國,約三分之一的咖啡消費者擁有一個膠囊咖啡機。在2017年美國膠囊咖啡機的銷量達到45億美元,這些咖啡膠囊可以繞地球十幾圈。但是廢棄的咖啡膠囊不能使用傳統方法再加工,需要用特殊方式回收。
  • 在日本住膠囊旅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它就是深受大眾喜愛的——膠囊旅館日文叫做「カプセルホテル」,即「Capsule Hotel」的音譯,起源於日本,也被稱為「太空艙酒店」 「格仔旅館」等。它的面積比不上星級酒店,但不要小看了日本人逆天的空間利用能力,每個膠囊都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隨著科技的發展其舒適程度也越來越高。
  • 美樂家靈芝膠囊
    這樣的靈芝膠囊方能大幅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製作技術方面,採用了低溫物理破壁技術,高科技嚴謹的技術令食用者40倍高效吸收利用——以破壁後植物細胞直徑在5微米內,讓有機鍺及130種三萜類瞬間被人體吸收,提升有效吸收率達40倍。大幅提升免疫力,減少食用者疾病感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