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發表了一篇關於膠囊內鏡腸道準備的文章,結論頗有意思,先給大家介紹一下。
目前,對於小腸膠囊內鏡(video capsule endoscopy, VCE)檢查前腸道準備的方法和劑量尚有爭議。鑑於此,加拿大的一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旨在評估2種主動性腸道準備方案與僅清流質飲食腸道準備方案有效性和耐受性的隨機對照研究。
符合VCE檢查適應症的患者被隨機分為三組:即
單純清流質飲食組;
檢查前一天晚上服用2包匹可硫酸鈉和硫酸鎂(P/MC組);
檢查前一天晚上服用2 L 聚乙二醇(PEG組)。
各組患者在檢查前10 min均口服80 mg二甲矽油。腸道準備期間,三組患者的飲食限制方法相同。
該研究採用了三種方式分別對小腸的清潔度進行評估:
5分評分量表;
小腸清晰視野所佔的時間比例;
經驗證的計算機化清潔度評估。
共有198位患者參與、且其中的175位患者最終完成該研究。從總體5分量表評分及遠端1/4小腸的清潔度來看,與單純清流質飲食組相比,應用P/MC或PEG進行主動性腸道準備的方案並無明顯獲益。同時,各組間對病變的檢出率也無顯著差異。
然而,在耐受性方面,患者可以輕鬆或非常輕鬆完成腸道準備方案的比例分別為:僅清流質飲食組93%、P/MC組67%以及2 L PEG組13%(p<0.0001)。
所以,研究者做出了如下結論:對於膠囊內鏡檢查前小腸清潔方案的選擇仍有爭議。該研究證實與僅清流質飲食相比,主動的PEG和P/MC方案並不能使小腸的總體清潔度和小腸遠端清潔度有更大提高。
幾點思考
1. 就該研究的方法來說,有兩點值得我們關注。
其一,在評價腸道準備質量時不僅應用了主觀測量工具(5分評分量表),而且應用了較為客觀的計算機化評估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結果和結論的說服力。
其二,在評價腸道準備質量和耐受性時應用盲法,消除了研究者對不同處理方法的主觀傾向性。
2. 就該研究設計來說,僅用清流質飲食對患者進行腸道準備確實令人耳目一新。然而,該方法面臨潛在較大的腸道準備失敗風險。對於我們國家目前的醫療環境來說,國內研究者很難會這樣進行研究設計。
3. 該研究認為積極的腸道準備無益於小腸清潔質量的提高。個人覺得,這個結論並不十分科學。因為,該研究中所用的瀉藥劑量可能並不充分。就PEG來說,2 L的劑量似乎不足。
在我國,膠囊內鏡檢查前腸道準備的PEG劑量一般為3 L,比結腸鏡檢查腸道準備推薦的2 L還要多1 L。然而,在西方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推薦劑量為4 L的背景下,該研究反而用2 L對小腸進行腸道準備,這應該是導致出現上述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期待未來的研究對該問題進行進一步解決。
4. 該研究結論對目前臨床實踐的指導意義不大。
參考文獻
Hookey L, Louw J, Wiepjes M, etal. Lack of benefit of active preparation compared with a clear fluid-only dietin small-bowel visualization for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results of arandomized, blinded, controlled trial. Gastrointest Endosc. 2016 Jul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