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是所有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總稱,包括腫瘤性和非腫瘤性。腫瘤性息肉是大腸黏膜上皮細胞增生的真性腫瘤,其單發者統稱為腺瘤,根據其組織學特徵和生物學行為的不同又可分為腺管狀、絨毛狀和混合性3類;它們與癌發生關係密切,存在不同程度的惡變率,是癌前期病變或狀態。
臨床表現多數大腸腺瘤性息肉起病隱匿,無任何臨床症狀,少數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和黏液,稀便,次數增多,還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適,偶有腹痛、消瘦、貧血等全身症狀,極少數大便時有腫物自肛門脫出。有家族史的病例往往對息肉的診斷有提示作用。
有些典型的腸道外症狀常提示有息肉病的可能,一些患者常因腸道外症狀就診,切不可忽視。由於本病臨床症狀少,容易忽視或漏診,因此,結腸息肉的診斷首先要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狀者,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注意作進一步檢查,以提高大腸息肉的發現率和確診率。早發現、早切除,是預防結直腸癌的有效辦法!
我科一周之內在腸鏡下完成4臺結腸息肉切除手術
胃腸操作一室內景 奧林巴斯VH-170胃腸鏡系統
胃腸鏡清洗工作站
一次性內鏡和諧鈦夾、注射針、圈套器
手術報告
縣人民醫院十三病室消化內科
歡迎廣大群眾針對消化系統疾病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