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就是結腸黏膜表現突出到腸腔內有隆起狀病變,結腸息肉在臨床上很常見,但卻是不容忽視的症狀,如不及時得到治療,很可能引起嚴重的疾病,甚至成癌。
結腸息肉的早期症狀
1. 直腸出血
直腸出血是結腸息肉很常見的症狀,患者往往便中帶血,很大原因是因為排便時刺激到直腸組織,使直腸發炎,引起出血。當然,直腸出血也不僅僅是結腸息肉的症狀,它還跟多種腸道疾病有關。
2. 便血
便血跟直腸出血類似,也是排便時出現,出血量不多,呈鮮紅色。便血的檢查非常簡單,一般體檢中的便常規就可以查出,醫生會根據便血的結果判斷是否需要做腸鏡檢查。
3. 便秘和腹瀉
便秘和腹瀉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症狀,但也可能是結腸息肉的早期信號。此外,便秘和腹瀉也是腸道疾病或感染的疾病 ,因此想要判斷是否為結腸息肉,還得結合三個症狀一起分析。
腸息肉一定要切除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結腸息肉是異常增生組織,如任由它發展,很可能會癌變。臨床數據顯示,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大腸癌都是由腸息肉進化而來,而且息肉越大,癌變機率越高,所以一旦發現大息肉,應儘快就醫並切除它。
息肉可以直接在內鏡下進行切除,這樣不僅創傷小,而且恢復時間短,不用住院,如果等到成癌,那就複雜得多了。
專家還表示,即使切除了息肉,腸道環境沒改變,還是有復發的可能,所以還是要定期檢查:曾經出現過單發的良性息肉的患者,建議每兩年複查一次,之後如果醫生說明息肉復發的概率小,可以把時間改為5年複查一次。
如何預防結腸息肉?
飲食:腸道疾病跟飲食最為相關,所以預防腸道息肉首先就得從飲食上著手。平時多吃一些新鮮水果,這些食物富含纖維素,能降低結腸息肉的風險。此外,新鮮果蔬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預防結腸癌。再者,應避免食用被汙染的水、農作物、家禽等。
運動:運動能提高身體抵抗力,加速身體的血液循環和胃腸蠕動,能很好的預防癌症,防病養生。建議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以上,每周五次。
心態:不要過度疲勞,學會解壓。中醫認為,壓力過大會引起免疫功能下降,造成體內代謝紊亂,讓有害細胞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