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做好脊柱內鏡手術,先把這些知識理清楚!

2021-03-01 好醫術

Jin-SungKim(LUKE)教授是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專業從事微創脊柱手術、導航引導脊柱手術、內鏡脊柱手術,並對於機器人與增強現實輔助下的脊柱手術感興趣。

自2012年起迄今,於韓國天主教大學首爾聖瑪麗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此外,自2015年起獲聘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紅會醫院骨科客座教授。

LUKE教授是韓國人,1997年畢業於韓國天主教大學醫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3年,在韓國天主教大學醫學院獲得神經外科博士學位。從1997年到2002年,擔任了3年的公衛醫生,之後在聖文森特醫院實習1年,在天主教醫療中心任住院醫生4年。在那之後,他進入韓國最大的脊椎中心——有超過10,000例微創脊柱病例的Wooridul脊柱醫院進修。研究期間,他於2006年和2007年兩次獲得最佳研究獎。在Wooridul脊柱醫院任教期間,他研究成果豐富,獲得了最佳論文獎、最佳醫生獎和成就獎。在國際會議上,他也曾獲得了2011年SMISS最佳論文獎,2016年NASS(疼痛部分)最佳論文獎,2017年KOMISS最佳論文獎,以及KSNS2020最佳臨床論文獎。

Kim教授在大多數的脊柱雜誌總共發表了120多篇同行評議文章,在脊柱雜誌、神經外科、世界神經外科、神經脊柱、醫學等期刊擔任審稿人。曾任《全球脊柱雜誌》副主編,《神經脊柱》、《醫學》、《亞洲脊柱雜誌》編委。

Kim教授的臨床興趣集中在微創脊柱手術的退行性疾病、腫瘤等微創脊柱手術的治療。他是世界著名的微創脊柱手術和導航脊柱手術的先驅和領導者。在學術職位方面,他曾擔任2018年AO達沃斯論壇首屆脊柱內鏡論壇的主席。他還在NASS2018、GSC2018~2020年主持了多個國際內鏡課程。他還在2018~2019年擔任SMISS(微創脊柱外科學會)國際主任和SMISS亞太分會聯合主席。

LUKE教授還出版了多本教科書。特別是在Luke教授的倡議下出版的《脊柱內鏡手術》專書,是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在脊柱內鏡領域出版的第一本教科書。而且,他每年都以特聘講師的身份受邀在世界各地舉辦20餘場邀請講座,交流許多有趣的話題、創新理念、微創手術的現狀和未來。他也是一位國際知名的教授,每年都有許多來自印度、中國、泰國、墨西哥、美國、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亞的國際脊椎研究員來拜訪他。

相關焦點

  • 【喜訊】脊柱專科曹正霖博士當選中國醫促會骨病防治專業委員會脊柱內鏡學組委員
     提示:點擊上方"佛中醫"↑關注佛山市中醫院微信訂閱號  2015年7月31日,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脊柱內鏡學組召開工作會議佛山市中醫院脊柱專科(骨一科)曹正霖博士順利成為該學會的新增委員之一。至此,該學組委員達到59人。  在學組主任委員侯樹勳教授主持下,這9名站在學組「門外」、熱衷於脊柱微創技術研究和應用的醫生逐一上臺亮相,經過推薦人介紹後,他們接受了「門內」同行的問詢。最後,這9位申請人均獲得2/3以上學組成員的投票認可,如願成為學組新晉成員。
  • 最新技術:V形雙通道內鏡(VBE)腰椎融合病例展示
    V型雙通道脊柱內鏡系統(V-type Bichannel Endoscopy, VBE)在利用VBE系統進行經椎間孔入路經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PTED)手術時,無需追求精準的靶點穿刺,僅需4-6次透視,將穿刺針放置到椎間孔下方或上關節突外側的周圍任意位置,引導工作套管「泊靠」在上關節突前外側(該步驟類似於MIS-TLIF手術中透視定位、放置通道),後續步驟如清理關節突及椎間孔軟組織
  • 中英文字幕:脊柱感染( Spinal Infection)
    脊柱感染,或人們熟知的脊椎骨髓炎,是指脊柱椎體的感染,是背痛很少見的原因。常繼發於一些泌尿道操作以後。本視頻提供了脊椎感染原因、影響、解剖等方面的信息。Overview(概述) This is an infection most often caused by staphylococcus or E. coli bacteria.
  • 中英文字幕:脊柱穩定系統(Spine Stabilization System,DYNESYS)
    這個微創手術通過穩定受損或錯位的脊椎骨來治療慢性腰痛或腿痛。術中使用特殊設計的螺釘、間隔器和線纜。可彎曲的DYNESYS®系統可作為脊柱融合的替代。它將脊柱對齊並作支撐,同時仍保留一定的柔韌性和活動度。手術大概需要2~3小時。
  • 膠囊內鏡:消化道攝影師
    「膠囊內鏡」全稱為「智能膠囊消化道內鏡系統」,患者在接受檢查時,只需要用水服下一顆智能膠囊,它就會通過胃腸肌肉的蠕動,按照胃--十二指腸 --空腸與迴腸--結腸的路線運行,做個全程的「消化道攝影師」,然後以數位訊號傳輸圖像到病人隨身攜帶的記錄裝置上,醫生再根據膠囊所拍攝的圖像作出及時診斷。
  • 脊柱保健方法
    如何鍛鍊脊柱?這得從脊柱的定義開始說起,脊柱是支撐人體直立行走及運動的中軸線,也是為中樞神經系統提供保護的堅強支柱。
  • 口腔內鏡:涎石病、阻塞性唾液腺炎患者的新療法!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控制炎症後手術切除,切口無論如何隱蔽,面頸部手術瘢痕總會留下,而且手術區均有面神經重要分支分布,術中面神經損傷風險很大,術後面神經功能障礙出現的機率很高。唾液腺體的切除也會伴隨著唾液分泌量的減少,症狀明顯的會出現口乾症,重症口乾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可導致重症齲病、牙周病、經久不愈的口腔潰瘍等,以及糖尿病、心源性、消化系統等全身性疾病的加重。
  • 巨野縣人民醫院骨三科成功實施椎間孔鏡手術
    2017年11月19日,巨野縣人民醫院骨三科成功為一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實施了椎間孔鏡手術
  • 會議報導 | 第一屆金陵神經脊柱脊髓外科論壇暨2017神經脊柱脊髓病變外科治療學習班圓滿結束
    2017年9月2日至3日,「第一屆金陵神經脊柱脊髓外科論壇暨2017神經脊柱脊髓病變外科治療學習班」在南京成功召開,此次會議邀請到了國內知名專家前來參會。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們就近期開展的手術病例進行了分享及討論,與各位神經脊柱外科同道分享了手術技巧及經驗,同時可喜的見證了「第二屆江蘇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脊柱脊髓學組」的成立。
  • 脊柱健康在此一舉!脊柱保健操全集(1-20)轉發&收藏
    這些年我遇到不少病友因彎腰誘發症狀、加重症狀,有的病友因毫無防備地彎腰直接導致嚴重症狀而手術。如果您一定要做這兩個動作,幅度須循序漸進,速度須緩慢。如有不適請及時進行調整,或放棄這兩個鍛鍊動作。      建議閱讀《「渴望」馬尾綜合症行融合內固定手術》。
  •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微創時代的到來!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中,手術治療是無可奈何之下的最終選擇,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的目的只有一個:解決保守治療難以控制病情的患者所出現的症狀和長期隱患。近年來,隨著手術理念的更新和醫療器械的發展,腰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手術逐漸成熟並應用於臨床!
  • 武漢脊柱沙龍病例分享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華中地區脊柱沙龍"快速關注
  • 中英文字幕:脊柱壓縮性骨折(Compression Fractures of the Spine)
    Compression Fractures of the Spine脊柱壓縮性骨折Overview(概述)This is a collapse of vertebral bone. It can affect one or more vertebrae.
  • 中英文字幕:前路內鏡下微創頸椎間盤切除術Anterior Endoscopic Cervical Microdiscectomy
    Anterior Endoscopic Cervical Microdiscectomy前路內鏡下微創頸椎間盤切除術Overview(概述)This minimally-invasive surgical procedure, performed through a tiny
  • 晉陝豫脊柱健康基地網絡建設紮實推進
    會議上大家在晉陝豫脊柱健康工作組長、臨汾市中心醫院骨科王文革主任的帶領下,共同系統回顧了脊柱健康基地網絡建設的歷程,通報了臨汾市中心醫院以建設副省級中心城市為契機,依靠中心醫院三級甲等醫院以及骨科學科的雄厚綜合實力,在脊柱健康篩查、保守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康復治療等全方位已經做好了布局和安排。
  • 預告 第十屆海峽兩岸脊柱微創研討會暨脊柱內固定人體操作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具體日程及其他信息
    研討會名稱:第十屆海峽兩岸脊柱微創研討會暨脊柱內固定人體操作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報到時間:2015年12月252015年12月26日-27日研討會地點手術演示地點、骨科專家擔任指導教師進行授課教材教具:學員限30名,分六組、每組一具人體標本,配有顯微鏡、磨鑽、超聲骨刀、釘棒系統等內固定材料、C型臂、衝水吸引器等培訓對象:致力於脊髓脊柱疾病診斷和治療的神經外科、脊柱外科、骨科等相關學科主治及以上職稱的醫生
  • 骨水泥手術:讓老年人迅速站起來
    這幾天,脊柱微創科就迎來了一位95歲高齡的病人,陪護他的兒子也已經70多歲,孫女、孫女婿也都四十多歲了。這位高齡患者已經被劇烈的腰痛困擾了兩周時間。       年輕時老爺子為國家為家庭奮鬥數十年,如今卻因去廁所時在馬桶上沒坐穩而摔倒,導致疼痛一直持續,甚至翻身起床都十分困難,不能下地行走。要強的老爺子一直忍受病痛折磨了兩周,終於被家人說服,來到了南陽市骨科醫院脊柱微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