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華男買歐記健保 卻要自費看病花2萬美金!!!

2021-02-23 北美論壇

      

歐巴馬推動的健保,有錢人不願意保,窮苦人的負擔反而更重了。反觀鄰居加拿大,保費佔月薪資9%,且看病住院不用再額外支付其他費用,怎不教老美望而興嘆?

號稱資本主義天堂的世界第一強權美國,堪稱國富民強,但論到照顧尋常百姓生老病死這檔事,卻顯得為德不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 美國人消費每支出6美元就有1 美元給了醫療,如此花大錢看醫生之後,統計顯示,2013年各國人均壽命排行,臺灣第29、美國第33。


一名華裔癌症病患購買歐記健保(Obamacare)後,遭多家醫院醫生拒絕接受此保險看診,迫使患者自掏腰包看醫,單去年一整年就花費超過2萬元。專家4日建議,川普政府急欲廢除歐記健保,但仍未在國會通過,該患者可向癌症服務機構(Cancer Service Program)尋找能為其看診的醫師。

不像歐洲各國採行大政府理念的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美國標榜政府維持小而美、少幹預並鼓勵民間主導發展,卻也導致另個棘手難題,那就是任何事業包括民生必需的油電水,甚至醫療保險,都成了買賣獲利的商品。因此,身在其中的業者與既得利益者都是獲利導向,鰥、寡、孤、獨、廢疾者得自求多福。

另有華裔李Anne表示,歐記健保實施後,家人從私人保險轉為買銀級計畫。她說,由於家中有一名中年男性患癌症和心臟病,需長期看診治療,不過換保後,許多在私人醫院治療癌症的醫生或不屬於紐約市公立醫院體系醫院都拒絕使用該險,要求李家自付醫藥費。

她指出,家中癌患不符合資格申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或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私人醫生的看診費高達600元,去年一整年的看診費超過2萬元。

或許有人會問,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不是開辦了類似全民受惠理念的歐記健保(Obamacare)嗎?但是加入歐記健保,投保人的保費佔薪資的9.5%,這個比例對於一般高收入者而言無足輕重,但是對於每小時只賺10美元的勞工等中下階層而言,仍是一筆可觀支出,況且多了歐記健保支出,原本就得支付的各項稅賦也沒減少。

再者,美國《衛生事務》(Health Affairs)期刊曾試算,年收入6萬美元(約新臺幣180萬元)的家庭,就算有政府補助,若每年打算花4,980美元購買歐記健保第二級,也就是含5,000美元自付額(deductible)的「銀方案」(Silver Plan),得先支付9,980美元,相當於年收入的17%才能使用。


據《紐約時報》(NY Times)報導,估計今年美國各家醫療保險公司,將大幅調漲歐記健保的保費,平均漲幅達24%,這使得美國進一步落入貧富差距更明顯、社會階層更分裂的惡性循環。「貧窮」在美國成為「世襲」的預言,恐怕將要成真。


相關焦點

  • 歐記健保開放登記 保費負擔仍不輕
    (Healthcare.gov網站)歐記健保1日展開一年一度的開放登記期,與最近幾年保費連連劇漲相比,明年的的整體費用大致比較穩定,可是負擔仍然不輕,使不少投保人面對艱難抉擇。彭博新聞社說,對於許多未能獲得聯邦補助的人,投保費用繼續擴大他們願意負擔的極限。
  • 沒健保還這麼便宜?老外在臺灣求醫驚嘆號
    最近一則討論臺灣醫療有多便宜的臉書貼文,吸引16萬多人分享和熱議。一名美國人因為嚴重嘔吐到臺大掛急診,不但醫護人員全程英文溝通無礙,而且又快又好。更讓他驚訝的是,他沒有健保,最後的帳單金額,卻便宜到讓他大為驚訝。
  • 疫情期間|沒有健保的失業者改何去何從
    新冠疫情導致企業大肆裁員,千千萬萬美國人因此失去僱主提供的健康保險,不得不到陌生的健保市場自行投保,並面對各種晦澀不明的保險條件和選擇
  • 歐巴馬健保廢除罰款,華人今年不買健保,零罰金!
    根據歐巴馬健保規定,只要待在美國超過35天以上的納稅人(華人會計師更保守,一般對客戶說30天),都得購買健保,讓許多經常往返美國及他國的民眾苦惱。因為有些人期望可留美久一點,但又不願意繳健保罰款。(世界日報檔案照)陳女士是美國居民,2016年因故返臺定居而停止購買健保,隔年返美報稅時赫然發現,要被罰1000多元,讓她相當氣惱。她的會計師並告訴她,一年內只要不在美國定居逾30天,可豁免買健保,導致她之後返美都相當謹慎,確保居住時間不超過30天。
  • 就業寒冬 3000萬失業大軍如何尋找健保?
    如果您需要住院治療而且沒有保險,則可能要承擔巨額帳單。Kaiser家庭基金會(KFF)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對於沒有併發症的患者,平均住院總費用約為10,000美元。對於有嚴重併發症的患者,該金額躍升至20,000美元。
  • 「臺灣的奇蹟」:全民健保
    舉個例子來說,第一類的公務人員,他們的保險費用30%是被保險人本人要付,其他的70%的費用,則工作機構付給。而第五類的「低收入戶」保險對象,健保費用百分之百是由政府付給。不論哪一類別,交的保險費雖然不同,去看病時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一樣的。
  • 臺灣奇蹟:全民健保
    舉個例子來說,第一類的公務人員,他們的保險費用30%是被保險人本人要付,其他的70%的費用,則工作機構付給。而第五類的「低收入戶」保險對象,健保費用百分之百是由政府付給。不論哪一類別,交的保險費雖然不同,去看病時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一樣的。
  • 不買健保將被罰款!新的聯邦健保網站周日將上線 快去看看吧
    數以百萬計符合健保資格卻未投保的人將被罰款。2016年未投保者的罰款金額將增長到695美金,或者是應納稅所得的2.5%。
  • ​臺灣奇蹟:全民健保
    第一類的公務人員,他們的保險費用30%是被保險人本人要付,其他的70%的費用,則工作機構付給。而第五類的「低收入戶」保險對象,健保費用百分之百是由政府付給。不論哪一類別,交的保險費雖然不同,去看病時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一樣的。
  • 「臺灣的奇蹟」:全民健保 ​
    舉個例子來說,第一類的公務人員,他們的保險費用30%是被保險人本人要付,其他的70%的費用,則工作機構付給。而第五類的「低收入戶」保險對象,健保費用百分之百是由政府付給。不論哪一類別,交的保險費雖然不同,去看病時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一樣的。
  • 「臺.灣的奇蹟」: 全民健保 !​
    舉個例子來說,第一類的公務人員,他們的保險費用30%是被保險人本人要付,其他的70%的費用,則工作機構付給。而第五類的「低收入戶」保險對象,健保費用百分之百是由政府付給。而一個四口的家庭每月約支付3000臺幣(660元人民幣)的保費,約為平均家庭收入的2%。 民眾上醫院看病,只需攜帶自己的健保IC卡,就可以到任何醫院看病,臺灣各地的醫院憑著IC卡,即可為病人辦理看診或住院手續。 臺灣民眾看病不需要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那樣需要先去診所,再強制由診所「轉診」。
  • 美國學生臺灣急診臉書瘋傳 華郵撰文介紹臺灣健保
    華盛頓郵報也報導他的臉書內容,介紹臺灣快速、低廉且服務良好的健保體系。現年25歲、正在臺灣求學的博凱文(Kevin Bozeat)日前在個人臉書詳述因為身體不適在臺灣看病的經驗,他形容是「社會化醫學的恐怖」(horrors of socialized medicine)故事。
  • 臺灣不需要藥神,因為全民健保沒有窮病!
    制度的核心是根據居民經濟能力,區分為六類保險對象,對應不同的健保保險費負擔比例。簡而言之,有錢的人自己多負擔健保保險費,沒錢的人少負擔甚或不負擔保險費。根本目的在照顧中低收入的民眾。舉個例子來說,第一類的公務人員,他們的保險費用30%是被保險人本人要付,其他的70%的費用,則工作機構付給。而第五類的「低收入戶」保險對象,健保費用百分之百是由政府付給。
  • 關注│深圳健保門診 臺商看病首選
    臺商健保門診受歡迎,本月在龍華新設一家新診所。
  • 在美國看病到底有多貴?處方藥30顆1280元 華婦嘆:不吃病死 吃了窮死
    藥價不是太貴,而是貴得離譜,50多歲的李女士,因為罹患 B型肝炎,醫師診療出病菌活躍,因此開了一種治療處方藥Vemlid」,每天需服用一顆,一瓶30顆要價1280元,我本來有買歐記健保,但保險不給付這種藥,想申請低收入補助
  • 歐記保費,明年漲至少2成!
    國會參院共和、民主兩黨正為共和黨眾院版健保方案(American Health Care Act,簡稱AHCA) 是否過關激烈較勁同時,多間保險公司新年度歐記健保提案也於21日到期,在投保人數不足,歐記健保前景不明的情況下,最新調查顯示,近半保險公司明年將調漲至少兩成的歐記健保保費。
  • 近一半美國人擔心健保花費會致破產,退休後風險更大
    根據Insured Retirement Institute的一項調查顯示,42%的嬰兒潮一代沒有任何退休積蓄,因此因健保費用破產的可能性更大。全國退休研究所(Nationwide Retirement Institute)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72%)的美國人承認他們並不完全了解健保的運作方式。更令人擔憂的是,超過一半的調查對象錯誤地認為所有健保都是免費的。
  • 新州長推動「加州單一健保給付系統」 加州人不買健保會被罰款!
    新州長政見指稱「加州單一健保給付系統」(single payer healthcare),將可解決醫療保健系統支離破碎的問題。其目標是效仿加拿大現行的「公醫制度」,居民向州保險局支付健保費用,而州健保局在民眾接受醫療服務後,支付醫療費、醫藥費給藥師、醫院和藥房。
  • 川記健保大動向:白卡,不能白拿!
    川普政府今年1月20日成立後,加強稽查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詐欺行為,揚言不合規定、濫領福利者,入籍將受影響,或出境後難再進入美國;川普政府提出的2018年度預算計畫,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減少醫療補助的預算,而在共和黨主導於國會眾院通過的「川記健保」方案,最引起爭議的就是,在未來十年內削減醫療補助經費達8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