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左)半肝切除術是當前治療巨大肝癌的最有效方法。為避免出現肝切除術後肝功能衰竭和減少術後併發症,要求我們既要有效控制術中出血,又要避免保留側肝臟的缺血-再灌注損傷以保留殘肝功能。由於肝臟內血管分布複雜、血供豐富,以往手術中常採用第一肝門阻斷入肝血流的方法來控制出血,而未能有效阻斷血液從肝靜脈返流,因此在複雜的肝臟手術中即使阻斷第一肝門,出血情況仍然較嚴重,隨著肝門阻斷時間的延長殘肝的缺血再灌注損傷加重、術後發生肝功能衰竭以及菌群移位等併發症的機率增加。
腫瘤外科在王軒主任的帶領下,不斷探索和大膽嘗試,在成功開展精準肝切除、江蘇省首例自體肝移植、成人間親體肝移植等高、精、尖手術的基礎上,又成功開展了選擇性無血切肝術,即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在不全阻斷第一肝門的前提下,選擇性地阻斷進、出右(左)半肝的血流,在無血狀態下切除病肝或半肝。該技術的優點:(1)由於不阻斷肝門,不影響保留側半肝的正常血供,避免了缺血對殘肝的實質性損害,同時避免了胃腸道淤血,減少術後胃腸道功能障礙及菌群移位的發生;(2)術中出血量少,對全身血流動力學影響小;(3)可以大幅減少肝靜脈系統來源的出血和避免空氣栓塞的發生;(4)由於術中預先阻斷了腫瘤血供,減少了術中擠壓腫瘤可能導致的血行播散;(5)離斷肝實質過程更加精準,術者有充分的時間精密操作,根據缺血帶精確設計切除範圍,充分顯露並結紮細小膽管和血管,達到精準肝切除術的目的。通過一系列的臨床病例觀察,該技術的應用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和病人住院時間。
文中專家:
王軒 八一醫院腫瘤外科主任、南京軍區肝移植中心主任,留美博士,主任醫師,第二軍醫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兼職教授,第二軍醫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全軍級「122」重點學科帶頭人,南京軍區「334」工程拔尖人才。兼任中國免疫學會移植免疫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軍區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腫瘤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肝膽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軍區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軍區肝膽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常務理事,南京市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和南京市醫療事故專家組成員,《臨床腫瘤學雜誌》、《肝膽外科雜誌》常務編委,享受軍隊特殊衛生津貼。2002年留學美國,在美國愛荷華大學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專研肝移植。2003年7月在解放軍第八一醫院組建肝移植中心。至2010年底,開展人同種異體肝移植250餘例,肝腎聯合移植1例,急診肝移植15例,親體肝移植5例。無1例手術死亡,1年存活率達到90%以上,是華東地區個人完成肝移植例數較多的專家之一。從事肝、膽、胰、胃腸腫瘤的診斷和外科治療20餘年,特別是在精準肝切除切除及胃腸腫瘤根治手術方面有獨特造詣。1999年在華東地區開展首例多電極射頻治療肝癌的臨床治療,至今全科已完成1500餘例肝癌的射頻治療。
出診時間 每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