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在有萬畝竹海的安吉,當地人吃筍可謂是「花樣百出」,炒、蒸、燜、熘、煮……一筍烹出百般味。
每個吃貨的秉性都帶著貪婪的業障,每到一地不去尋麼當地美食小吃,就跟沒來過一樣。到安吉吃什麼?筍呀!一樣夠麼?曹位鈞給你一桌!
曹位鈞是誰?今年72歲的老爺子是安吉廚藝江湖的大佬,單就筍菜這一內容,眾人只能望其項背。十七八歲入行,深信「廚師」不僅是養家餬口的工作,或許還有更重要的什麼。當然這個「什麼」現在已經很清楚了。看看老爺子愛徒備的百筍宴就明白了:千絲萬縷芙蓉蓮、濃湯筍絲捧繡球、飄香筍丁、錦繡冰鎮雙筍拼、天目醃篤鮮、意境扇面釀筍鬥、安吉特色蒸雙寶。可別搖著腦袋說:才七道,也叫百筍宴?吃貨不只應有一張可以品嘗美味的嘴,還得有一顆明鏡似的心。
這七道裡,呈現了安吉筍的各種姿態,片、絲、丁、條、滾刀,那絲細到可以穿針!至於滋味,包含了原、鮮、濃、爽、辣、滑,烹飪方式有炒、蒸、燜、熘、煮等。筍具有極強的包容性,不論作為主材還是與其他食材相配,都能表現出獨特的滋味。除了安吉,你大概是吃不到這麼豐滿的筍菜席面了。
雖然這只是曹老爺子《竹鄉筍菜譜》中的一小部分,但也足具安吉筍菜的風味。它們是老爺子一生對於安吉、對於筍的全部感情的凝聚。受湖州「百魚宴」的觸動,老爺子走南闖北都隨身帶著記錄本收集關於筍菜的做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小本本越來越厚。1993年,《竹鄉筍菜譜》正式出版,裡面記載了121道菜,成為安吉百筍宴的雛形;2001年再版豐富到211道,百筍宴成為安吉的地道風味品牌。這位笑起來頗有港星曾江風範的老爺子,充滿了生活家的智慧。
愛竹食筍是安吉人的生活方式,是從小到大的記憶。這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山珍是安吉人傲嬌的寶。2011年,安吉冬筍獲國家商標局頒發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是迄今國內唯一的冬筍「地標」。曹位鈞的百筍菜譜裡,以冬筍為主要原料的菜品有四五十種之多,可見冬筍在烹飪中的適用性。
安吉冬筍為什麼如此特別?北緯30度的獨特地理條件讓安吉冬筍長成了氣質獨特的純淨樣子:體形精短結實,外殼色澤黃亮,筍殼緊且較薄,兩頭尖翹,內在紋理緊緻,肉色白嫩。生長在有機土壤中,不施農藥和除草劑。滋味鮮爽,淡味中帶著清甜,可算是秀外慧中、極有內涵的食中美人了。
安吉冬筍為什麼如此特別?北緯30度的獨特地理條件讓安吉冬筍長成了氣質獨特的純淨樣子:體形精短結實,外殼色澤黃亮,筍殼緊且較薄,兩頭尖翹,內在紋理緊緻,肉色白嫩。生長在有機土壤中,不施農藥和除草劑。滋味鮮爽,淡味中帶著清甜,可算是秀外慧中、極有內涵的食中美人了。
與吃筍的美妙相關的還有挖筍。挖冬筍絕對不只是挑戰體力的體驗,更是智商的挑戰。多數時候去挖筍的我都像個白痴一樣遍地望穿也不知冬筍在哪。不過好在這次山民教我們用「三看」法判斷冬筍的有無、深淺、多少和遠近。如此還可以扳回一城,以示自己只是在挖筍這件事上少了點經驗而已,智商依然在線。安吉體驗挖筍的經典山林很多,比如五峰山、龍王山、孝豐鎮、山川鄉。不過「冬筍雖美味,採挖勿過渡」,因為來年春天這些竹根是要生長春筍的。遵循自然的法則,才能享受天地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