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臺山一頭中華白海豚擱淺,救援隊員守護7小時救出

2021-02-18 掌上臺山

     近日,我市廣海鎮民警幫助一頭擱淺的中華白海豚脫困的故事刷上微博熱搜,引發不少網友關注點讚。

       該頭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於3日下午4時許平安回歸大海,當日轄區救助的民警在烈日泥潭中守護了該頭海豚約7小時。

      5月3日上午8時55分許,廣海邊防派出所接110警情稱,在烽火角往白宵圍方向淺水區,有一頭中華白海豚擱淺,民警迅速到達現場,與當地保護區人員共同組建了救援團隊。

       當地民警到場後,率先摸爬進泥灘,脫下衣服將其鋪在白海豚身上,並撐起雨傘以免其被曬傷。在白海豚保護協會的指引下,民警還為避免白海豚在泥灘中窒息,努力將海豚頭部抬出水面進行換氣,同時向水較深處轉移。據了解,5月3日,臺山日間最高氣溫達34攝氏度。

      該頭中華白海豚約2米長,近300斤重,魚鰭一則有輕微受傷。經過7小時的緊張救援,當日下午4時許,隨著漲潮,當地民警成功幫助白海豚回到大海。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屬於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這個世界正因為生物的多樣性

才更加精彩

保護動物

人人有責

向救援人員學習!


來源: 南方都市報搜狐號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李穎芝

相關焦點

  •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已確認擱淺死亡!
    該中華白海豚已被確認擱淺死亡據目擊市民嵇家興介紹,昨天大概16時許,他和朋友在東江潼湖段看到白海豚疑似靠岸擱淺,肚皮翻起來了。意識到該白海豚可能有危險後,他們隨即報警。「它吐了一口血,又遊向江中心。」嵇家興說,大約過了20分鐘白海豚又遊回來再次擱淺,他就和朋友在現場守護。
  • 驚現受傷的綠海龜 —— 守護珠海「龜堅強」
    珠海橫琴長隆海洋王國多次協助政府組織參與海豚救助行動,如:2012年3月,協助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功救助一隻受傷擱淺於佛山沿海的中華白海豚,並於暫養治療期間多次前往中華白海豚保護基地協助海豚的治療與日常護理。2013年2月,協助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功救助一隻受傷擱淺於臺山市沿海的裡氏海豚。
  • 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有新消息!解剖發現……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
  • 一條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惠州段不幸死亡
    &nbsp&nbsp&nbsp&nbsp南都訊 一條體長達2.5米、重約400斤的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惠州段後不幸死亡。11月16日晚,這條體表無明顯傷口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打撈上岸後運至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計劃製作成標本,進行進一步研究。
  • 海豚擱淺受傷被救助,它能否重歸大海?
    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外通報,近日,該保護區管理局聯合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組建救護小組,協同長隆海洋王國的獸醫專家們共同救護了一頭擱淺於廣東江門黑沙灣風景區沙灘的糙齒海豚
  • 走近中華白海豚,齊心守護海精靈
    中華白海豚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開發力度不斷加大,中華白海豚棲息地不斷縮小,中華白海豚物種延續面臨嚴峻挑戰,保護工作刻不容緩。多年來,廣東高度重視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9年10月,自建立以來,圍繞中華白海豚救護、資源監測、巡航監管、科研合作、科普宣教等開展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保護了白海豚物種和棲息地環境,在白海豚保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社會公眾對中華白海豚保護的意識。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腎臟器官腫大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 今早,爺爺級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
    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12月16日上午7時許,接沙口水閘通知,一頭疑似白海豚活體生物從東平河誤入水閘內。市水利局已將其關進水閘內並報市委網信辦。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是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
    誤入佛山沙口水閘的中華白海豚成功獲救。昨日上午,一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了解前情,請點擊這裡)。逗留14小時後,在多部門多機構的合力營救下,迷途中華白海豚昨晚得到科學營救,隨即被送往珠海進行下一步看護。獲救前,白海豚已被控制在引水閘和分洪閘之間較小的區域。
  • 印公益|深圳海灣再現中華白海豚,與印力公益一起守護海洋
    中華白海豚和大熊貓同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於受到棲息地減少和退化、漁業資源過度消耗、水底噪音及聲音幹擾等威脅,該種群正在以2.5%的年衰退率在消失。在2017年,它們被ICUN紅色名錄評為「易危」級別。還記得上一次中華白海豚與大家相遇嗎?那還是在2020年4月22日的一篇《世界地球日|中華白海豚你好嗎?》
  • 疑似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博羅段
    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工作人員根據視頻初步判斷,視頻所攝疑似已成年的中華白海豚。 視頻:目擊者鄧先生提供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惠州支隊提醒,主管部門會加強巡查,過往船隻若發現該疑似中華白海豚應注意避讓和遠離。
  • 大橋故事第二篇:中華白海豚不搬家!
    至2015年,各參建單位共有2544名海上施工人員參加了中華白海豚保護培訓教育,成為「中華白海豚觀察員」。他們以望遠鏡觀察海面,確保施工範圍內沒有中華白海豚活動後方可開始施工。很多觀察員,都有過為中華白海豚停工的經歷……中鐵武漢大橋工程諮詢監理有限公司HSE監理工程師蔣躍:2011年,東島正在做砂樁施工,觀察員突然發現島旁幾百米出現了兩頭中華白海豚,根據「500米以內停工觀察,500米以外施工減速」的原則,迅速通知工地停工,最後,兩隻調皮的中華白海豚在該海域一「玩」就是四個多小時,工人們也只好停止施工
  • 廣東今年首次發現淡水野生中華白海豚(圖)
    十幾個人用巨型擔架將迷路的中華白海豚抬起準備送進貨車網箱。記者龍成通攝  ●一頭白海豚「導航失靈」遊入佛山一河湧 為今年省內首次在淡水中發現  ●獲救後的白海豚被送往珠海救治 這頭白海豚身有傷迷方向  專家初步判斷,這條白海豚已步入老年,背鰭傷痕為舊傷,因回聲定位系統失靈而迷失方向誤入佛山河湧,這也是廣東省今年首次在淡水中發現野生中華白海豚。
  • 誤入北江的白海豚去世了,將這樣處理……
    三水漁政執法隊伍趕往現場後,確認屍體為此前從清遠水域進入三水的中華白海豚「大白」。  事件回顧:4月8日6~7時,一隻白海豚在油金橋附近遊了一個小時左右清遠漁政支隊開始實施護送白海豚方案,大白慢慢遊向三水方向。在三水和四會交界處三水樂平橫崗村附近水域發現白海豚屍體。記者現場見到,該白海豚約有2米多長,皮膚已經腐爛、破損,有發臭的味道。
  • 建議設立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新發現海南這片海域成中華白海豚熱帶棲息地
    中華白海豚的熱帶棲息地根據截至2020年4月份的考察數據顯示中華白海豚群體數量超過200頭中華白海豚。(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楊子欣 林文治/供圖)三亞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李松海一直以來密切關注海洋動物、海洋環境和海洋生態的保護工作,在今年的三亞「兩會」上,李松海提交了關於保護三亞海域中華白海豚的相關提案。
  • 網友實拍東江河出現「中華白海豚」?!
    前兩天,東江博羅段發現了一條疑似中華白海豚的水生動物蹤影,此消息一出,倍受廣大市民關注。
  • 救援隊員徒手挖掘一個多小時,人終於安全救出來了
    13日下午5時左右,邵啟鵬正在自己的麻花店看店,突然接到了一個緊急任務,要求立即趕往大溪鎮救援。來不及吃飯,他立即關了店門,趕往事發地點。當天晚上,天鷹救援隊先後出動了3批隊員,共50多人。邵啟鵬等6名填天鷹救援隊隊員,不到6點就抵達了現場,是首批來到現場的救援隊員之一。天鷹救援隊負責搜索良山村民房倒塌區域。
  • 湛江鯨豚救助:中國第一長灘發現受傷鯨魚擱淺
    今天上午十點鐘,東海島中華白海豚保護髮起人王一鳴收到報告消息,又在湛江東海島龍好灣沙灘發現一頭重八百多斤的短肢領航鯨擱淺,還有生命力。     對於湛江東海島、硇洲島海域鯨豚擱淺、被傷害事件,王一鳴特此呼籲:1.湛江市迫切需要成立像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機構,有效地保護國家一級保護中華白海豚和鯨魚等海洋生物資源!
  • 石井海域6頭中華白海豚同框嬉戲!珍貴視頻流出……
    海絲商報(ID:haisishangbao)由福建日報社與南安市委、市政府聯合創辦,是中國首家以「海絲」命名的報紙。
  • 爭議 | 海上風電加速中華白海豚滅絕?!
    再生能源建置是蔡英文當局重大政策,並全力推動海上陸上風力發電機組,但不論是在新北、苗慄、彰化或澎湖新建或擴建風機,幾乎全遭在地居民反對,分指風機噪音幹擾生活質量、漁民生計,環團甚至直指海上風機恐加速瀕絕的中華白海豚絕跡。中華白海豚是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全臺數量不到百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