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箱,是一種訓練方式,可以增強我們的運動能力、加強力量,以及改善體能。
它的好處太多了。
無論是增肌、減脂還是塑形,跳箱都可以豐富我們的訓練計劃,讓訓練效果更好!
對於初學者或者需要進階的朋友,進行跳箱訓練,經常會犯一些錯誤,導致受傷!
如何規避、降低受傷風險呢?
當我們跳箱時,下肢肌肉會交替地、快速地拉長和縮短。
隨著訓練的進行,這個「工作系統」會變得更加高效。
具體的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當我們跳上箱子前,會放低身體。
此時小腿的肌肉會伸展,伸展的過程中,肌肉會儲存「彈性勢能」。
而我們跳入空中時,「彈性勢能」迅速釋放,這種能量的釋放,會讓我們更有力地彈入空中。
所以,通過跳箱的動作,使我們的下肢更有力,同時增強彈跳力、心肺能力以及燃燒卡路裡。
同時,它作為一種體能訓練,也能提高我們跑步和衝刺的能力。
跳箱,可以讓我們在發展力量的同時,增強對身體心血管的益處。
這樣一看,是不是好處多多?
選擇一個堅固的平臺或者大約10-15公分高的箱子,確保箱子不會移動或滑動
人站在箱子前約15公分,雙腳分開與髖部同寬,膝蓋略微彎曲
身體重心下沉,臀部向後推,手臂向後,做好起跳準備
重心放在腳掌,起跳,同時手臂上擺
身體落在箱子上(腳掌先著陸),膝蓋微彎,保持3-5秒,以保持肌肉記憶
沒有啟動臀部力量
正式開始跳箱前,我們需要充分激活臀部力量。
當臀部力量弱時,勢必給我們著陸的方式造成影響。
正常情況下,我們雙腳著陸時,雙腳之間的寬距應該與髖部同寬。
然而,一旦臀肌力量不足,雙腳著陸時,寬距可能小於髖部,或者膝蓋內扣——從而增加膝蓋受傷的風險!
在嘗試跳箱前從未進行爆發性訓練
跳箱是一項有一定難度的進階爆發性訓練。
在進行跳箱前,我們最好先熟悉一下蹲跳、箭步蹲跳和單腳跳躍這類更簡單的動作,作為預熱。
在掌握這些基本的跳躍訓練後,我們就能更好地學會跳箱。
跳箱過高
有的朋友一開始就選擇30公分高的跳箱或平臺,想挑戰難度。
阿李建議,還是從10-15公分高開始,待技能熟悉後,可以循序漸進、調高跳箱的高度,專注於動作的正確,避免一開始就受傷。
離開跳箱時選擇跳、而不是走下去
這樣做有兩個壞處。
跳箱次數過於頻繁
跳箱固然是一項很好的力量訓練,然而過於頻繁,也會讓我們的關節承受額外的衝擊力。
除非我們的跳箱技術完美,不然不正確的著陸方式可能會使關節和周圍的結構(如韌帶和肌腱)被反覆撞擊!
最危險的著陸方式莫過於腳跟先著地,尤其是膝蓋內扣或者腳外翻的情況下!
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在跳箱前進行充分的熱身,也不要忘記結束後的冷身環節。
跳箱是一項非常好的下肢力量訓練。
它能提高我們在跳躍和跑動時的運動表現。
而且,跳箱運動能刺激我們的成骨細胞,維持健康的骨骼組織。
這樣的體能鍛鍊也能幫我們對抗肌肉的衰老和流失。
訓練的關鍵是,從低的箱子開始訓練,循序漸進。
關於動作的把控,可以用手機的慢動作功能,拍下自己跳箱的視頻,回放觀看,以確保動作做對。
健康是投資,運動是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