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胞們注意了!研究證實塑化劑影響男性生育

2021-02-13 東方衛報


經過3年的研究,臺灣成功大學教授李俊璋的研究團隊發現,塑化劑進入男性體內會抑制睪固酮分泌,造成睪丸功能低下,研究建議男性應減少食用塑膠包裝食物,還應減少用塑膠袋、塑膠杯外帶熱食或飲料,以降低塑化劑攝取量。



2011年,臺灣地區爆發大規模食品添加塑化劑超標事件,對臺灣食品業及出口產生衝擊。波及範圍涵蓋幼兒感冒糖漿、臺北知名夜市小吃,運動飲料、果汁、茶飲等,當時查證全臺可能受汙染的產品超過500項,堪稱30年來最嚴重的食品摻毒事件。

臺灣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及其研究團隊,16日發表「塑化劑與男性不育症」研究,該論文已在國際期刊發表。李俊璋介紹說,2011年到2014年與成大醫院不孕症門診合作,篩選259名不育症男性成人為病例組,並篩選39名配偶已懷孕的男性為對照組,分別量測其體內塑化劑濃度與睪丸功能指標。


李俊璋表示,睪丸中的萊氏細胞分泌的特異蛋白INSL3,有預防精子細胞凋零的功能,且睪固酮有促使精子細胞成熟功能。研究團隊研究證實,塑化劑進入成年男性體內,會影響萊氏細胞正常功能,並抑制睪固酮分泌;當INSL3與睪固酮都受到抑制時,可能導致精液質量低下的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不育症成年男性體內塑化劑濃度約為對照組男性的1至2倍,當體內塑化劑濃度愈高時,INSL3愈低,體內睪固酮及游離睪固酮也跟著降低,睪丸功能明顯受到影響。

他說,分析成年男性塑化劑的主要來源,可能有塑膠袋及保鮮膜包裝的冷熱食、塑膠及泡沫塑料杯冷飲、塑料瓶裝運動飲料及茶類。研究發現病例組的每日攝取量都高於對照組成年男性;攝取量高者,體內塑化劑濃度也相對較高。


李俊璋還表示,塑化劑是一種定香劑,香味愈濃的產品含量可能愈高,建議儘量少用。不育症男性使用的個人衛生用品,包括沐浴乳、洗髮乳、洗面乳、刮鬍膏及香水等的使用量較高,而使用量較高者,體內塑化劑濃度也較高。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注意】澳洲多種食品被查出塑化劑超標,大量攝入會影響生育!
    澳洲多種外賣及流行食品被查出塑化劑超標,大量攝入或影響生育。
  • 澳洲多種食品塑化劑超標!大量攝入或影響生育!
    澳洲多種外賣及流行食品被查出塑化劑超標,大量攝入或影響生育!
  • 受塑化劑影響 臺灣男性「蛋蛋」縮水明顯
    【新朋友】點圖片上方藍色字「艾沃健康」可免費關注本帳號。
  • 委員:有毒塑化劑影響生殖能力
    包頭醫學院武傑等人的論文《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毒性研究進展》顯示,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可隨食物的攝取進入人體,其毒作用靶器官主要為對泌尿生殖系統的損害,還會引起屬抗雄激素活性毒性,造成內分泌失調,損害生物體生殖機能。
  • 男性們看過來:沐浴乳過量可致不育
    經過3年的研究,臺灣成功大學教授李俊璋的研究團隊發現,塑化劑進入男性體內會抑制睪固酮分泌,造成睪丸功能低下,研究建議男性應減少食用塑膠包裝食物,還應減少用塑膠袋、塑膠杯外帶熱食或飲料,以降低塑化劑攝取量。沐浴乳等使用量較高可致男性不育2011年,臺灣地區爆發大規模食品添加塑化劑超標事件,對臺灣食品業及出口產生衝擊。
  • 精子形態(形狀):會影響生育能力嗎?
    最常見的檢測男性生育能力的方法是精液分析。這一過程會測量精子和精液(包含精子的液體)的多項特徵。其中,最重要的特徵包括精子的數量、精子的活力(活動精子的百分比)、精子的形態(正常形態精子的百分比)和液體的體積。評估精子的形態時,須將精子放在顯微鏡下進行檢測,然後再估算形狀異常的精子的百分比。
  • 飲食與男性生育:飲食對精子質量有影響嗎?
    近期的研究顯示男性精子質量呈下降趨勢,具體原因雖然在積極的研究中,飲食質量惡化和肥胖增加的趨勢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這種趨勢。飲食對精子質量具體有什麼影響呢?1.而如魚類等白肉的攝入對生育力更有益處,但是受汙染的魚類和貝類是甲基汞的主要接觸源,食物中的汞會影響精子質量,但有研究認為,攝入魚類的益處可能會超過甲基汞對精子發生的潛在不利影響。4. 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被普遍推薦為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它們也是飲食中農藥殘留的主要來源。含有農藥殘留的水果和蔬菜的攝取量與精液參數低下有關。
  • 澳洲超市多種常用食品被曝塑化劑超標!危害健康!可能你的冰箱裡就有!
    在最近的一次食品抽查中,澳洲超市裡多種受歡迎的常用食品,包括外帶食品被查出含有過量塑化劑,大劑量攝入將影響人類健康。 抽查中還發現了一種外帶漢堡和外帶披薩中,含有過量的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據了解,這些不利於人體健康的化學成分大都來自食品的外包裝,會影響生育健康。塑化劑會導致導致嬰兒早產,因此孕婦儘量不要沾染這些化學成分。
  • 沐浴露可致男性不育,真相是什麼?
    11月16日新華網報導,臺灣成功大學教授李俊璋團隊,經過3年研究發現,不育症男性使用衛生用品的量較高,其中包括沐浴乳、
  • 最新研究發現:現代男性的精子數量在急劇下降,原因為何?
    原標題:最新研究發現:現代男性的精子數量在急劇下降,原因為何?     小的時候,我們總有很多兄弟姐妹,但是到了長大以後,我們自己成了家了,我們都會只生育一兩個,很多人會說,這不是要符合國家政策計劃生育才這樣子的,但實際上如果不限制於這個條件,或許很多人也很難生育出那麼多個,這不是單純的因為我們養不起。
  • 你喝瓶裝水等於喝毒性塑化劑!瓶裝水或遭「塑化劑汙染」
    秋季炎熱,正是各種瓶裝水大量熱銷之時,然而最近一項科學檢測報告顯示,世界20多個國家的瓶裝水中含有不同濃度的塑化劑,有約13%的瓶裝水中塑化劑超過世界衛生組織
  • 食品中塑化劑的應對現狀
    塑化劑風波2011年,臺灣衛生行政部門在一種叫"起雲劑"的食品添加劑中發現了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而該添加劑已經被大量銷往相關食品企業。據統計,僅臺灣地區受塑化劑影響的食品企業已經超過200家,其中不乏許多知名企業,汙染情況非常嚴重,被稱為臺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
  • 臺灣研究稱,PM2.5影響精子質量
    中國人口問題複雜化之一,就是年輕男性精液質量大幅下滑 近期一項在臺灣地區進行的研究顯示,空氣汙染,尤其是PM2.5會影響精子質量。 之所以會影響精子發育,研究者認為,PM2.5等微粒中攜帶的如重金屬、多環芳香烴等,相關實驗均顯示會損傷精子。此外,自由基損害也可能扮有一定角色。
  • 家長注意了!這種學生必備的文具近五成有害,買給孩子時要注意這幾點
    「傳統的橡皮擦是用橡膠做的,含塑化劑可能性不大。現在的塑料橡皮擦有的是PVC材質,很可能含有塑化劑。」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辦公用品質檢中心高級工程師曲梅表示,每塊PVC橡皮擦可含有20%左右的DEHP(塑化劑的一種),因為DEHP可使橡皮擦色彩更鮮豔,質地更光滑柔軟、富有彈性,還會散發出各種香味。
  • 研究:最常見止痛藥布洛芬可造成男性不孕
    歐洲科學家發現,最常見非處方止痛藥「布洛芬」(Ibuprofen)能造成男性不孕症,影響人類生殖。該研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布洛芬是人們熟知的一種強效止痛藥,已被應用近40年。法國和丹麥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布洛芬影響男性生殖功能,可造成男性不孕症。研究者描述,觀察31名35歲以下的成年男性服用布洛芬6周,每日1,200毫克(六片)。兩周後,男性體內的雄激素減少。男性不育症與體內雄激素減少有直接關係。而且布洛芬還會造成情緒低落甚至中風。
  • 塑料製品中的塑化劑背後:是孩子的性早熟和致癌!
    通過醫生的反覆詢問和查驗,家裡平時給婷婷吃飯的盛器竟然是用塑料飯盒,最終確定了導致婷婷性早熟的的罪魁禍首——塑化劑。2017年,麥當勞的油條中被檢出塑化劑,2018年,國內知名的西鳳酒也被檢出塑化劑超標。坊間關於塑化劑的新聞幾乎沒有斷過。可見這一助劑的濫用和超標對於食品安全是有極大的影響的。
  • 比塑化劑更可怕?瓶裝水天天喝小心病變(圖)
    ●國際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近日發表研究指出,人類每年因空氣、食物、塑膠製品中攝取到的塑膠微粒就達5萬顆以上。也有網友認為,塑膠微粒不是塑化劑,就算吃下肚應該也不必擔憂。但若是經年累月攝取到塑膠微粒,真的對健康毫無影響嗎?  「每日健康」專訪毒理學博士、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諮詢,教授指出,塑膠微粒雖然不是塑化劑,目前也尚未有大型研究證據,塑膠微粒對人體會造成直接傷害。但在學理上來說,攝取大量塑膠微粒、長期累積在腸道之中,確實可能造成腸胃道阻塞,影響腸胃道的正常代謝。
  • 【噩耗】低頭族注意!美國證實手機電磁波會致癌
    雄性老鼠暴露輻射 腦及心臟或長腫瘤美國國家毒理部近日發布一項研究證實,手機電磁波和癌症之間存在直接關聯。研究團隊把一群老鼠,暴露於電磁波的輻射下,其中的雄性老鼠有一定的機率生成腦瘤和心臟腫瘤。不過,研究也發現,雌性老鼠則沒有腫瘤。
  • 權威檢測:瓶裝水50℃恆溫放7天,會有塑化劑遷移嗎?
    均未檢出18種塑化劑。註:檢測項目是18種塑化劑(mg/kg)瓶裝水及飲料  高溫下無塑化劑遷移四川眾檢四方檢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何芸芸表示,本次檢測中,把樣品放在小蒲注意到,此次檢測的樣品包裝均是PET材質(註:瓶底有三角形標誌,裡面註明「1」或「01」,都代表PET)。PET是什麼意思?盛裝瓶子是否安全?
  • 研究發現:穿四角內褲的男孩更健康
    紳士們,你們更喜歡三角內褲還是四角的內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