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劉昕 視覺中國 資料圖
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向澎湃新聞表示,他將於今年兩會期間提交《關於對可能降低人類生殖能力的環境激素汙染物應引起高度關注的建議》的提案。
據人民網2010年11月9日報導,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生殖醫學中心教授喬傑介紹,中國內地不孕不育發生率由20年前的3%提高至12%,數量已超過4000萬,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劉昕認為,這種人類生殖能力降低的現象與土壤中環境激素汙染日益嚴重的因果關係應引起高度關注。
包頭醫學院武傑等人的論文《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毒性研究進展》顯示,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可隨食物的攝取進入人體,其毒作用靶器官主要為對泌尿生殖系統的損害,還會引起屬抗雄激素活性毒性,造成內分泌失調,損害生物體生殖機能。
劉昕告訴澎湃新聞,雖然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致病機理以及具體劑量數據目前仍有待研究,但對暴露在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環境下的男性工人與建築工人進行的流行病學對比研究已經證實,前者尿液塑化劑含量較高者血液中睪酮濃度明顯降低,表明其職業暴露與血液中睪酮濃度含量的下降相關。
前述武傑等人的論文有關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對女性作用的相關研究顯示,其與多種婦科病的產生有關,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懷孕周期縮短、早產、女童乳腺發育過早等,研究提示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環境可對女性生殖及胚胎產生毒性。
研究發現,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是一類具有生殖毒性和發育毒性的環境雌激素,存在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潛在毒性,可引發系統功能紊亂,影響內分泌系統,影響新生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引發女性性早熟,並且可能通過胎盤脂質及鋅代謝影響胚胎發育,子宮黏膜組織增生等,同時對發育中的男性生殖系統有很大的影響。
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是工業聚氯乙烯製品的重要塑料助劑,被廣泛應用於人們生活中,如輸液器、呼吸用具、兒童玩具、化妝品、地板、保鮮膜、包裝袋,垃圾袋等。食品藥品工業生產過程中接觸物料如工業橡膠管、橡膠密封圈、密封墊、塑料容器,以及瓶裝飲料和食品瓶蓋密封圈等產品中也可能存在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
目前我國無毒、環保的塑化劑品種相當匱乏,其中生物可降解的環保型塑化劑品種更是罕見。
劉昕建議,首先應該做好環保塑化劑產業規劃和項目引進,促進環保塑化劑產業鏈成長發展。積極發展無毒、環保、生物降解及增塑性能良好的塑料助劑,從源頭上遏制和降低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等環境激素汙染,造福民眾。
其次,應加快建立適應我國實際情況的限制含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等環境激素殘留量的國家標準,採取措施強制含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製品生產及銷售。
此外,還應將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等環境激素有機汙染物納入環境監測目標化合物檢測範圍,在動態監測中及時分析、跟蹤、監測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