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塑化劑的應對現狀

2021-02-13 食品加工包裝在線

不久前,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於防控油脂類、酒類食品受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塑化劑)汙染風險的公告,公告的重點是明確了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將風險問題遏制在出廠前,這也表明我國在食品中塑化劑防控方面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將塑化劑汙染問題前置,把事前預防作為重點,進一步降低塑化劑帶來的社會風險。

意見稿對防控要求可以歸納為三點:

1、原料管控,以易受塑化劑汙染的油脂類和酒類產品為重點,生產企業要對這兩種原料進行嚴格管控,從供應商管理到入廠檢測都包含在內,確保原料的合規性;

2、過程監控,對食品生產過程中用到的包材、運輸設備、加工工具等進行查驗,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同時要加強產品的檢驗,確保產品符合安全標準;

3、監督管理,強化市場監督部門的監管責任,協助相關企業落實防控體系、減少汙染風險、強化責任意識,對塑化劑超標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塑化劑風波

2011年,臺灣衛生行政部門在一種叫"起雲劑"的食品添加劑中發現了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而該添加劑已經被大量銷往相關食品企業。據統計,僅臺灣地區受塑化劑影響的食品企業已經超過200家,其中不乏許多知名企業,汙染情況非常嚴重,被稱為臺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為應對塑化劑風險,我國原衛生部緊急發布了將塑化劑列入食品中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

塑化劑是什麼?

塑化劑的化學名稱是鄰苯二甲酸酯,又稱酞酸酯,是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統稱。塑化劑是化工產品中常用的加工助劑,尤其能夠增加塑料的韌性,因此在塑料產品中最為常見。塑化劑的種類非常龐大,在食品中存在的主要是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我國食品安全標準GB5009.271-2016中明確指出了DEHP、DINP、DMP、DEP、DPP等18種塑化劑的檢測方法。

塑化劑的危害

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是明確有毒性效應的化合物,能對人體分泌產生幹擾,是一種有害的"環境荷爾蒙",若長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統異常,如陰莖短小、性早熟等,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險,對孕婦及嬰幼兒的影響尤其嚴重。

塑化劑的汙染途徑

原料汙染和塑化劑遷移是食品中塑化劑汙染的兩個主要來源。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塑料製品的使用率不斷提高,因塑料垃圾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非常嚴峻,尤其是塑料垃圾焚燒助推了塑化劑對環境的汙染。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就自然會受到塑化劑的汙染,有研究指出,橄欖油中塑化劑的汙染情況要比其他植物更嚴重。

由於塑料製品在食品加工中的廣泛使用,塑化劑遷移成為塑化劑汙染的頭號元兇。食品加工離不開塑料製品的存在,可以說任何含有塑化劑成分的塑料製品都有可能對食品產生汙染,如包材、輸送管道、儲存設備等,因此接觸材料的安全性對塑化劑防控至關重要。

塑化劑的控制

目前對塑化劑的防控沒有很好的方式,主要是嚴格控制原料、加工助劑、接觸材料等的安全指標。在檢測方法方面沒有難點,常規的色譜、質譜等方式可以準確測定塑化劑的含量,但在快速檢測方面稍顯不足,能否建立更加快速、靈敏的檢測方法成為影響塑化劑防控水平的重要一環。

文:慕慕

作者簡介:

慕慕,食品科學碩士研究生,長期致力於食品工藝與配方的設計與研究,現主要從事肉製品的研發。

相關焦點

  •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中「塑化劑」最大殘留量新規定!
    保障食品安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就食品中「塑化劑」汙染風險防控發布指導意見。  意見強調,加強食品相關產品管控,建立並嚴格落實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在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的基礎上,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塑料包裝材料、密封墊片等開展塑化劑項目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不得使用含有塑化劑的塑料包裝材料、密封墊片等包裝油脂類、酒類食品。
  • 【注意】澳洲多種食品被查出塑化劑超標,大量攝入會影響生育!
    澳洲多種外賣及流行食品被查出塑化劑超標,大量攝入或影響生育。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食品中「塑化劑」汙染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
    ,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防控油脂類、酒類食品受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俗稱塑化劑)汙染風險,保障食品安全,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食品生產者應加強原輔料管控,建立並嚴格落實原輔料供應商審核和進貨查驗記錄製度。對採購的油脂類、酒類食品原輔料,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要開展塑化劑項目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二、食品生產者應加強食品相關產品管控,建立並嚴格落實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在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的基礎上,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塑料包裝材料、密封墊片等開展塑化劑項目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 食用油中塑化劑的來源及去除方法
    加工中使用塑化劑的產品應用越來越多,使用過程中對環境有影響,如農田裡農用薄膜中塑化劑的揮發、驅蟲劑使用;另外在其使用後的處理比較單一,即塑料製品焚燒,焚燒後產物轉移至空氣和土壤,這些都使得塑化劑成為最為廣泛的環境汙染物,許多國家的大氣、湖泊、河流和土壤中已檢測出不同濃度的塑化劑。
  • 澳洲多種食品塑化劑超標!大量攝入或影響生育!
    澳洲多種外賣及流行食品被查出塑化劑超標,大量攝入或影響生育!
  • 【行業資訊】國家將嚴格塑化劑標準!整頓食品包裝市場!
  • 食品添加劑 | 「塑化劑」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 ?
    香精:在食品生產者中,香精是給食物添加香氣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生產商發現:如果直接把香精添加到食物中去,這個香氣就非常不自然,很低劣的感覺。而且香味也非常容易揮發,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非常的不方便。
  • 塑料製品中的塑化劑背後:是孩子的性早熟和致癌!
    婷婷媽媽也很傷心,她本身非常注重孩子的食品安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通過醫生的反覆詢問和查驗,家裡平時給婷婷吃飯的盛器竟然是用塑料飯盒,最終確定了導致婷婷性早熟的的罪魁禍首——塑化劑。2017年,麥當勞的油條中被檢出塑化劑,2018年,國內知名的西鳳酒也被檢出塑化劑超標。坊間關於塑化劑的新聞幾乎沒有斷過。
  • 澳洲超市多種常用食品被曝塑化劑超標!危害健康!可能你的冰箱裡就有!
    澳洲的食品安全又出問題了。。。 在最近的一次食品抽查中,澳洲超市裡多種受歡迎的常用食品,包括外帶食品被查出含有過量塑化劑,大劑量攝入將影響人類健康。 抽查中還發現了一種外帶漢堡和外帶披薩中,含有過量的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
  • 委員:有毒塑化劑影響生殖能力
    劉昕認為,這種人類生殖能力降低的現象與土壤中環境激素汙染日益嚴重的因果關係應引起高度關注。包頭醫學院武傑等人的論文《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毒性研究進展》顯示,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可隨食物的攝取進入人體,其毒作用靶器官主要為對泌尿生殖系統的損害,還會引起屬抗雄激素活性毒性,造成內分泌失調,損害生物體生殖機能。
  • 研究證實塑化劑影響男性生育
    2011年,臺灣地區爆發大規模食品添加塑化劑超標事件,對臺灣食品業及出口產生衝擊。波及範圍涵蓋幼兒感冒糖漿、臺北知名夜市小吃,運動飲料、果汁、茶飲等,當時查證全臺可能受汙染的產品超過500項,堪稱30年來最嚴重的食品摻毒事件。臺灣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及其研究團隊,16日發表「塑化劑與男性不育症」研究,該論文已在國際期刊發表。
  • 含有「塑化劑」的酵素,你敢喝嗎?(附檢測報告)
    增塑劑是工業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也是環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類(PAEs phthalates),其種類繁多,最常見的品種是DEHP(商業名稱DOP)。DEHP化學名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種無色、無味液體,可合法用於工業用途且應用廣泛。
  • 塑化劑淪為營銷手段 寶礦力水特欲借行業危機搶市
    原產地在日本的電解質飲料寶礦力水特定於今日上午在京召開媒體說明會,澄清「塑化劑」汙染事件,力證其產品的安全性。業內專家點評說,這是一種借行業危機採取的公關宣傳手法,自證清白的同時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 你喝瓶裝水等於喝毒性塑化劑!瓶裝水或遭「塑化劑汙染」
    同時,他們還採用動力學模型預測了鄰苯二甲酸酯從塑料包裝材料中的轉移。 塑化劑作為一類添加劑,可增加PVC等塑料的延展性和韌性。然而,由於塑化劑的游離性,導致這類物質會慢慢從塑料中逸出,汙染空氣、土壤、水乃至食物。
  • 臺消基會:保溫杯蓋中抽檢出鉛鎘及塑化劑
    臺消基會:保溫杯蓋中抽檢出鉛鎘及塑化劑 2012年02月03日 15:0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比塑化劑更可怕?瓶裝水天天喝小心病變(圖)
    ●國際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近日發表研究指出,人類每年因空氣、食物、塑膠製品中攝取到的塑膠微粒就達5萬顆以上。尤其水源中的塑膠微粒量,瓶裝水更高出自來水22倍以上。究竟,塑膠微粒攝取過量,對身體有沒有危害?也有網友認為,塑膠微粒不是塑化劑,就算吃下肚應該也不必擔憂。但若是經年累月攝取到塑膠微粒,真的對健康毫無影響嗎?  「每日健康」專訪毒理學博士、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諮詢,教授指出,塑膠微粒雖然不是塑化劑,目前也尚未有大型研究證據,塑膠微粒對人體會造成直接傷害。
  • 用錯保鮮膜,吃下的不止是食物,還有塑化劑!
    保鮮膜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之一。然而,您知道嗎?保鮮膜也有使用禁忌,用得不對,您吃下的可能不止食物,還有塑化劑!大部分人購買保鮮膜時,都不會注意它的材質。殊不知,這玄機就藏在材質當中。現在很多超市,甚至農貿市場在銷售蔬果時,會給它們包上保鮮膜,顯得很「高級」。
  • 麥當勞塑化劑超標,桃園眷村道是無礬卻有礬!這些「老油條」你還敢吃?
    除了對產品宣傳進行調查之外,還委託上海市營養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油條成分進行了檢測。明礬作為食品添加劑在很多食品中都有應用。明礬本身含有鋁元素,長期過量攝入可能損害人的腦細胞。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鋁的殘留量要小於等於100mg/kg。
  • 受塑化劑影響 臺灣男性「蛋蛋」縮水明顯
    【老朋友】小編妹請求親們,點右上角轉發和分享頁面內容。***********健康諮詢熱線:400-0816-521************原標題:臺大研究結果:塑化劑影響 臺男性「蛋蛋縮水」明顯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環境太毒,臺灣男人變「短小」!
  • 注意丨我國發布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汙染風險公告
    近日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擬定《關於防控油脂類、酒類食品受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汙染風險的公告(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此舉旨在防控油脂類、酒類食品受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俗稱「塑化劑」)汙染風險,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並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