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錯保鮮膜,吃下的不止是食物,還有塑化劑!

2021-02-27 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
甚至農貿市場、超市賣的蔬果、肉類、點心都會包上保鮮膜。保鮮膜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之一。然而,您知道嗎?保鮮膜也有使用禁忌,用得不對,您吃下的可能不止食物,還有塑化劑!大部分人購買保鮮膜時,都不會注意它的材質。殊不知,這玄機就藏在材質當中。現在很多超市,甚至農貿市場在銷售蔬果時,會給它們包上保鮮膜,顯得很「高級」。PVC保鮮膜由於價格低廉、黏性好、延展性強,包在蔬果表面,顯得蔬果光亮美觀,往往會成為首選。PVC保鮮膜包裹蔬果並沒有問題,但如果商家不注意,用其包裹肉類、油條等含油脂的食品,就可能會使PVC保鮮膜中的塑化劑遷移到食物中。我們國家規定,PVC保鮮膜不可以接觸高溫以及含油脂的食品。那麼,家裡用的保鮮膜會有這樣的問題嗎?如果您是在正規超市、商店購買的保鮮膜,一般情況下為PE材質的保鮮膜。這種保鮮膜也是市面上最為常見的保鮮膜。PE保鮮膜包裹蔬果以及接觸油脂食品,都是沒有問題的。日常生活中,為了防止水分流失,有時候會給食物蓋上保鮮膜後,放入微波爐加熱。那麼,保鮮膜進微波爐加熱,會有問題嗎?為此,我們準備了三種最常見的保鮮膜:PVCPEPVDC的保鮮膜。分別在每種保鮮膜上放置一塊黃油,模擬保鮮膜覆蓋在油脂食品上微波加熱的情況,結果會如何呢?高火加熱一分半鐘後,PVC和PE上的黃油都滲入到了碗裡,而PVDC保鮮膜上的黃油依舊留在保鮮膜上。PVC和PE保鮮膜上的黃油流入碗中,說明加熱後,這兩種保鮮膜出現了破損或者結構出現了疏鬆。PVDC保鮮膜上沒有流入碗中,說明PVDC保鮮膜的耐熱性最好PE保鮮膜通常最高耐熱溫度為110度,但油脂在微波加熱後會產生相對較高的溫度,所以也不建議直接接觸油脂類食品進行微波加熱。PVDC保鮮膜的耐熱性最好,通常最高耐熱溫度在140-180度,可以承受短時間的微波加熱,但價格也是三者中最高的。除了耐熱性能之外,三種常用的保鮮膜還各有什麼特點呢?保鮮盒能進微波爐加熱嗎?保鮮盒居然還有保質期?所有答案盡在今天的節目。

嶽進

副研究員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陸伯勳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科普專家

欲知詳情,請收看今天的

保鮮「膜盒」的安全警示

東方衛視

周一至周五 17:30

歡迎點擊文章底部「在看」,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者建議,歡迎點擊「寫留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

想要第一時間看到《名醫話養生》最新的健康資訊

1、點擊文章開頭藍字「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

2、點擊右上角三個小點

3、將《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設為星標吧

相關焦點

  • 你家的「保鮮膜」有毒嗎?教你1個方法判斷
    它能起到保鮮、減少水分流失、防串味兒、防灰塵等作用,吃不完的剩飯剩菜、在外面買到的肉類等食材都會包裹著這麼一層,讓人看著安心。但是隨便買到的保鮮膜一定能放心使用嗎?今天就來聊一聊哪種保鮮膜尤其需要警惕,哪種保鮮膜更安全。
  • 不只塑膠袋裝熱湯有塑化劑!冷凍食物竟也默默溶出
    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甚巨,不少人開始自備便當和採購熱食,就是要降低用塑膠袋裝熱食導致塑化劑溶出的狀況。
  • 團品:點斷式易撕可微波食品保鮮膜/保鮮袋
    點斷式易撕可微波食品保鮮膜/保鮮袋【市場價】:
  • 1.19 FLOWJANE便捷家用保鮮盒
    特別是過年,總會有些吃不完的飯菜,怎麼保存是個難題,簡單封個保鮮膜放在冰箱,又很容易竄味,而且容易滋生細菌。(尖叫小姐姐介紹推薦)可以做外賣飯盒,定量餐盒等!多種功能用途「六件套」滿足你的鎖鮮需求!對接觸食物的保鮮盒來說,安全是第一要素。這款保鮮盒採用透明盒蓋身,PP材質,耐摔,無氣味,長久保鮮。
  • 保鮮膜能放微波爐嗎?毒不毒看專家怎麼說
    家庭食物保鮮最常用到的就是保鮮膜。人們最常問保鮮膜能放微波爐嗎?保鮮膜經過微波爐加熱有沒有害處?下面跟隨日知小編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 新品 | 你會放棄使用保鮮膜、保鮮袋嗎?
    大多數人都用保鮮膜、保鮮袋用來保藏蔬菜、水果、穀物和熟食。
  • 馬桶堵塞,一張保鮮膜就能解決?
    年終於過完了這一禮拜下來吃的那叫一個爽這不吃得多拉得自然也就多了
  • 研究證實塑化劑影響男性生育
    >男性應減少食用塑膠包裝食物,還應減少用塑膠袋、塑膠杯外帶熱食或飲料,以降低塑化劑攝取量。2011年,臺灣地區爆發大規模食品添加塑化劑超標事件,對臺灣食品業及出口產生衝擊。臺灣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及其研究團隊,16日發表「塑化劑與男性不育症」研究,該論文已在國際期刊發表。李俊璋介紹說,2011年到2014年與成大醫院不孕症門診合作,篩選259名不育症男性成人為病例組,並篩選39名配偶已懷孕的男性為對照組,分別量測其體內塑化劑濃度與睪丸功能指標。
  • 塑料製品中的塑化劑背後:是孩子的性早熟和致癌!
    通過醫生的反覆詢問和查驗,家裡平時給婷婷吃飯的盛器竟然是用塑料飯盒,最終確定了導致婷婷性早熟的的罪魁禍首——塑化劑。2017年,麥當勞的油條中被檢出塑化劑,2018年,國內知名的西鳳酒也被檢出塑化劑超標。坊間關於塑化劑的新聞幾乎沒有斷過。可見這一助劑的濫用和超標對於食品安全是有極大的影響的。
  • 委員:有毒塑化劑影響生殖能力
    包頭醫學院武傑等人的論文《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毒性研究進展》顯示,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可隨食物的攝取進入人體,其毒作用靶器官主要為對泌尿生殖系統的損害,還會引起屬抗雄激素活性毒性,造成內分泌失調,損害生物體生殖機能。
  • 它能代替一次性保鮮膜簡直太高級!
    01▼除了最常見的塑膠袋外,其實保鮮膜更是一大消耗來源,保鮮膜雖薄薄一層,但分解不易,甚至不存在塑膠袋那樣二次使用的可能,若一個家庭每天晚餐後使用一片約40x40cm的保鮮膜來包覆一盤餘食,一年至少會製造一個羽球場面積的塑料垃圾!
  • 過年必買的日本PVDC保鮮膜,更厚更安全,可蒸可煮可微波,過年那麼多剩飯,你一定用得上
    除了怎麼吃是個問題,怎麼加熱,怎麼儲存更是大難題。寒冷地區的東北人會選擇把剩菜擺在陽臺,用天然的大冷庫保鮮,但唯一的影響就是會風乾,影響口感。南方人會選擇把剩菜放進冰箱一層層摞起來,然後一個月內你每次打開冰箱,都會聞到熟悉的年夜飯的氣味。
  • 食品添加劑 | 「塑化劑」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 ?
    香精:在食品生產者中,香精是給食物添加香氣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生產商發現:如果直接把香精添加到食物中去,這個香氣就非常不自然,很低劣的感覺。讓他們既變得安定不容易揮發,便於運輸和儲存,又能夠優化口感,讓人吃起來覺得自然而柔和。 於是起雲劑就產生了
  • 冰箱收納盒:這些「保鮮盒」千萬不要亂用
    很多人喜歡用冰箱收納盒來裝食物放進冰箱保鮮,衛生又健康,不過有時候會將一些塑料盒和打包盒裝上食物直接放進冰箱裡,卻不知道這樣使用冰箱是錯誤的,小編告誡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這樣做,這樣做會有很大的危害一般來說,基本上只5號聚丙烯材質的塑料盒適合放入冰箱,這種材質相對穩定,耐高溫也耐低溫,其適合的溫度是零下20℃到120℃。
  • 「大嫂」徐冬冬拍雨戲,下半身敷滿保鮮膜,被雨澆自嘲洗冷水澡!
    視頻中,徐冬冬因為要拍攝雨戲,下半身都被劇組的工作人員裹滿了保鮮膜,對此徐冬冬還開心地展示了自己腿上裹滿保鮮膜後的成品,並直呼:"劇組對我們太好了"。看到徐冬冬的揭秘,許多粉絲紛紛表示做演員這一行業不容易,不少粉絲稱裹保鮮膜的小細節非常溫馨,可以有效地保護到演員,還有一些粉絲心疼"大嫂"在外拍戲不容易,並囑咐她多注意身體。
  • 冬季感冒吃什麼好?5種食物特別適合,提高免疫力、少感冒!
    殺菌洋蔥的辣味能抗寒,抵禦流感病毒,有較強的殺菌作用。黃豆芽中還含有幹擾素誘生劑,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常吃還有抗疲勞,健腦抗癌的功效。梨盅裡放入幾粒川貝和冰糖,蓋上梨蓋,用牙籤固定。將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鐘即可功能:有很好的止咳化痰,清熱散結的功效
  • 一塊冰西瓜下肚,她兩眼發昏!專家詳解:隔夜西瓜還能吃嗎?
    近年來,吃了冰箱裡的西瓜後出事的新聞頻頻出現,有人把矛頭指向了常用來包裹西瓜的保鮮膜。這種說法始於2013年,當時有媒體做了個對比實驗,發現包了保鮮膜的西瓜上的細菌,比沒用保鮮膜的西瓜多出了將近十倍。日常生活中,冰箱會存儲各種水果、蔬菜等,保鮮膜組重要的作用是防止西瓜與其他食物交叉感染,但「實驗並沒有將生活中的真實情況模擬出來」。此外,實驗中用的保鮮膜以及刀、砧板也有可能被汙染。事實上,在西瓜表面覆蓋保鮮膜本身並不會導致細菌物質迅速滋生,但西瓜存放於不潔淨的環境、冰箱溫度過高等因素,才是導致細菌快速增長的「罪魁禍首」。
  • 這些隔夜食物,寧可扔掉也別吃!
    吃不完的飯菜很多人都選擇隔夜吃,可是以下這些食物隔夜最好不要吃!湯最好的保存方法是湯底不要放鹽之類的調味料,煮好湯用乾淨的勺子勺出當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鍋存放在冰箱裡。因為剩湯長時間盛在鋁鍋、不鏽鋼鍋內,易發生化學反應,應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
  • 含有「塑化劑」的酵素,你敢喝嗎?(附檢測報告)
    塑化劑危害,某些塑化劑的分子結構類似荷爾蒙,被稱為"環境荷爾蒙",是臺灣環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若長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統異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險,可幹擾內分泌。有名的塑化劑事件,這一事件爆發於2011年5月底,平息於6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