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晨練的八個誤區;五招補五臟、調氣血,遠離疾病

2021-02-22 青松屹立

       晨練,當然是希望身體更加強健,遠離疾病。可如果天天用錯誤的方式,不僅起不到鍛鍊的效果,甚至……相當於自殺!

       1、天不亮就去晨練

       入冬後,氣溫日漸降低,每天的日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凌晨五點左右,長期在低溫環境裡鍛鍊,也易引發關節疼痛、胃痛等。

       最好等太陽升起後、有明顯暖意時,再外出晨練。

       2、晨練前不喝水

       人經過一夜睡眠,早上起床時相應缺水。晨練前不喝水,會加重缺水,造成血液濃度上升,導致臟器供血不足。

       所以,清晨鍛鍊前應先喝300毫升左右的白開水。

       3、空腹去晨練

       空腹晨練時,所需能量來自體內脂肪的分解,會使血管內的甘油三酯增加,可引起或加重老年人冠心病及動脈粥樣硬化,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影響尤其大。

       4、晨練後睡「回籠覺」

       晨練完後,回屋再繼續睡一覺,這樣既影響晨練效果,天天這樣,長此以往,也不利於心臟健康。

       5、圖方便,就在樓下鍛鍊

       冬季風大,高樓大廈之間往往會形成忽強忽弱、忽上忽下、不停變化的「高樓風」,人在這種環境下鍛鍊很容易受涼感冒。

       6、晨練後再吃降壓藥

       有晨練習慣的高血壓患者,建議在開始鍛鍊前30分鐘到1小時服藥,最好是晨醒後立即服藥,還要避免高強度、過早的晨練。

       7、晨練強度大,鍛鍊效果好

       剛起床,身體各組織、器官處於抑制狀態。突然劇烈運動,肌肉中血流量急劇增大,會加大心臟的收縮強度與頻率,心肌會因供氧不足而過早疲勞,以致產生胸悶現象。

       8、晨練說停就停

       鍛鍊千萬不能驟停。對於長期堅持鍛鍊的人而言,機體可以對某種鍛鍊方式或生活習慣產生適應,一旦間斷,心肺功能、體力和能力就會隨之下降。

       最簡單的晨練法-經絡拍打

       很多老人的晨練方法就是散步。如果您真把晨練看的這麼簡單,那就吃大虧了!快看看這套經絡拍打操,每天敲打,長壽自來!

       1、拍上肢

       肺經:從肩到大拇指一條線,從上往下均勻地拍打二八拍,一共拍四次。同樣手臂反過來從大拇指拍到肩部,也是四個二八拍。

       心經:從腋窩到小拇指一條線,做四個二八拍;同樣手臂反過來從小拇指往上拍四個二八拍。

       心包經:從手臂中間拍到手掌,四個二八拍;同樣手臂反過來,從手掌拍到肩部,四個二八拍。

       2、拍下肢

       胃經:從正前面拍到外踝骨,四個二八拍;反過來,從外骨踝拍到腹股溝,四個二八拍。

       膀胱經:大腿後側正中間到跟腱內側,四個二八拍;同樣,反過來拍打四個二八拍。

      膽經:大腿外側正中間到外腳踝,四個二八拍;同樣,內腳踝到大腿內側正中間,拍打四個二八拍。

      3、拍肩膀

      拍打肩部時需要扭動腰,用腰的扭動帶動手臂拍打肩部。

      拍打肩周:正常人拍打時,著重拍打肩部周圍;有肩周炎的患者,哪痛打哪。

      拍打肩部中間肩井穴:拍打肩井穴,可以增強呼吸道的抵抗力。

      大椎穴:低頭時,肩部最突出的位置,就是大椎穴。拍打大椎穴,可以有效緩解肩部疲勞。

      天宗穴:肩胛骨有一個凹陷,掐下去覺得上肢麻木,這就是天宗穴。

      4、拍腰腹

      肚臍下面四指以後的正中間,就是氣海穴。與氣海穴正對應的股肱上面就是命門穴,拍打這兩個穴位,有助於調腸肝。

      5、拍脊背

      找到脊椎兩側1.5寸處足太陽經,用手背有爆發力地拍打。

      脊椎兩側都是與我們體內臟腑有關的穴位,肝、髒俞、脾俞、肺俞、腎俞等,長期拍可以活絡臟腑的經血,補充氣血。

點擊下方標題發現更多精彩

小兒由於急慢性腸炎或者是消化不良等情況造成的腹瀉情況

*帝王功是什麼?   *甩陽鞭,垂吊一天練幾次

小朗中學醫記(更新至38)點擊序列號閱讀相應內容

相關焦點

  • 入冬了,再這麼晨練要出大事!快告訴家裡的人~
    晨練,當然是希望身體更加強健,遠離疾病。可如果天天用錯誤的方式,不僅起不到鍛鍊的效果,甚至……相當於自殺!
  • 氣血雙補——十全大補湯
    中醫認為,氣血是維持人體臟腑功能,產生生命活動的營養物質。氣血的產生與肺主氣、心主血、肝藏等有密切關係,任何一個環節的病變都可引起氣血耗損。但氣血的基本化源來自水谷,水谷精氣匱乏,則氣血化源不足而虛。因此,氣血俱虛的患者,除運用具有補氣補血作用的膳食外,尚須注意調整脾腎功能,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氣血雙補:吃人參養榮丸養心又安神!
    人參是當之無愧的君子藥,在方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補脾益氣再用黃芪、白朮、茯苓、熟地黃、當歸、白芍等補益氣血配合五味子,遠志養心安神從而達到補益氣血,安養心神的作用。《本草正》指出,人參氣虛血虛俱能補,為治療血分疾病之不可或缺的良藥。歷史上有很多美容作用的方劑都用到了人參,甚至有以人參命名的,如人參養榮湯、參桂養榮酒等。對於人參美容之功效的解釋,醫家認為是能大補元氣、補益氣血。
  • 五色豆顧五臟:
    點擊標題下『民間養生』字體,按『關注』鍵,即可經常收到類似養生文章五色豆顧五臟:吃素的她常常自備五色雜豆湯(綠豆、紅豆、黃豆、白扁豆、黑豆),兼顧五臟養分,且能補充吃素較缺乏的優質蛋白質。●紅豆:有利尿作用,並含膳食纖維,可通便、潤腸、降血壓。●綠豆:清熱解毒去火、降膽固醇。●黃豆:富含皂苷可促進消化、健脾胃,長期吃可延緩衰老。●白扁豆:有多種球蛋白,可提高免疫力,預防呼吸道疾病。(註:亦可改用鷹嘴豆,又名雪蓮子、埃及豆,超市及雜糧店均有售)●黑豆:含異黃酮、花青素等抗氧化劑,促進腎臟排出毒素,安神明目。
  • 【素食養生】養五臟的五色食物
    天地有五行,人有五臟,而五臟亦配合五行。其實,五行除代表我們熟悉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之外, 也代表了我們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同時可引申出五色:白、青、黑、紅、黃。只要每餐都吸收到五色的食品便可做到五行相生,達到調和五臟,從而滋補身體的機能。
  • 千年養生秘訣:顫掌讓你氣血通暢!(附視頻)
    這個方法很神奇,雙手一顫,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3分鐘,就能振動全身氣脈,調動全身氣血。如果操作熟練,這些振動可生出一波接一波的能量,在身體裡由近到遠的傳播,就如同蝴蝶效應一樣,在我們的體內產生多種意想不到的共振效應,可調理和檢查很多疾病。
  • 爆笑段子:不瞞你說:補陰陽氣血雙補的6種中成藥,對症用藥
    氣血不足的狀況十分常見,中醫認為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同時血可以運載氣,所以中醫臨床上一般是氣血雙補。今天介紹6種氣血雙補的中成藥,供大家用藥參考。1、十全大補丸功能主治:溫補氣血。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溫,月經量多。
  • 氣血茶:輕鬆喝出女人美!七味調氣血!女人氣血不足再也不用擔心!
    氣血茶【金邊玫瑰】調理氣血,活血化瘀【康仙花】滋陰補腎,調節內分泌【千日紅】清肝明目止咳平喘,降血壓【金盞菊】清熱解毒,清心潤肺,平肝養目【黑枸杞】提高抵抗力,延緩衰老,保護視力,安神助眠【紅棗片】補氣養血,安神助眠,健脾益胃【桂圓肉】補虛養血,補益心脾,安神助眠
  • 八種秋季養生粥,呵護你的腸胃
    秋季飲食,切勿貪食各種油膩辛辣食品,因為腸胃一下子還無法從夏日清淡中適應過來,而粥能和胃補脾,潤養肺燥,絕對是秋季養生的絕佳選擇。現在的南瓜正是營養最佳的時候,南瓜粥現在也是當前應季最適合市民秋補的粥類。南瓜粥屬於溫性粥,與皮蛋瘦肉粥等涼性的粥類相比,溫和的南瓜粥則更容易適宜秋季人體胃腸溫補的需要。
  • 養生 | 廣州成功入冬了嗎?「瘦物」暖湯補肝腎,馬上喝起來!
    廣州成功入冬了嗎?這是最近兩天廣州人的靈魂拷問。
  • 天冷氣血不足?68歲奶奶:多喝這湯,氣血雙補,美顏潤膚,不懂虧
    最近的天氣越來越冷了,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開始不停地喝熱水,有的甚至把自己裹得像個粽子一樣,熱水袋,暖手寶,保暖內衣紛紛的用在身上,仿佛少了一樣就會被凍成冰棍。到了冬天很多女性朋友都會出現手腳冰涼、面色蠟黃、失眠多夢、脫髮的症狀,即使晚上睡得再早,穿再多的衣服也沒有用,其實這就是氣血不足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天氣太冷,導致身體的血液流動比較遲緩,氣血不能夠到達四肢,就會出現氣血不足的症狀。
  • 入冬喝這個比人參湯還補,可惜很多人都倒掉
    這話可是李時珍說的,「米油可代參飲」,因為它和人參一樣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單方妹最近加班太多了 ~~~~(>_<)~~~~ 前奏不囉嗦了,沒力寫了,往下看,喝米油養精蓄銳去 (*^__^*)
  • 素食:五色豆補五臟
    中醫養生素有「五色豆養五臟」之說。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五色豆的各自功效,以便根據各自的身體狀況補身所需。                                                中醫認為黑豆性味甘、平、無毒,有活血、利水、祛風、清熱解毒、滋養健血、補虛烏髮之功效。
  • 方和謙:補脾養肝可用方氏"和肝湯"、"滋補湯"
    與此同時,他還以補氣血重在補脾、滋陰陽重在益腎為原則,自擬"滋補湯",作為補虛扶正的基本方劑。  1.和肝湯  【組成】當歸10克,白芍10克,黨參10克,柴胡10克,茯苓12克,香附10克,白朮10克,蘇梗6克,大棗4枚,薄荷(後下)5克,炙甘草6克,生薑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 嚴冬到來前,幾招助你補好五臟氣!
    因此,嚴冬到來前,補好體內的「氣」,對冬季養生很重要。一鍋白米,即便加入水仍為米,若加火烹之,則可轉化為米飯。人體的五臟六腑便如同這鍋米,「氣」便是這釜底薪火。唯有「氣」在體內推動運行,才能讓臟腑各司其職,維繫生命。肝氣疏洩、心氣運血、脾氣升清、肺氣宣降、腎氣藏精,如果某一個臟腑之氣虛弱,其功能也會相應變弱。肝氣指肝臟之精氣與功能,有升發透洩和舒暢全身氣機的作用。
  • 三焦不通,頸椎病、高血壓、體寒、腰酸、腎虛、氣血虛都來了!
    俗話說「五臟六腑」,除了心、肝、脾、肺、腎「五臟」,還有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五腑」,剩下的一個腑即是三焦——人體的胸腔和腹腔。三焦分別為上焦、中焦、下焦,中醫認為,三焦和其他臟腑一樣是具有綜合功能的器官,由於其與五臟無表裡配合關係,而是分布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故有「孤腑」之稱。
  • 立秋後做下這套拍拍操,每天五分鐘,通暢氣血、幫助預防疾病!
    每天練一次拍拍操,神清氣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鍛鍊人的反應能力,幫助預防疾病! 拍手功效:可促進氣血通暢,增加身體熱度,從而增強體質,堅持拍手保健還能讓頭腦更清明。方法:將十指分開,掌心對掌心、手指對手指均勻拍擊。尤其注意掌心一定要拍擊到。
  • 健康科普 | 天氣越來越冷,教您幾招助補好五臟氣!
    因此,嚴冬到來前,補好體內的「氣」,對冬季養生很重要。如何理解「氣」,給大家舉個形象例子:一鍋白米,即便加入水仍為米,若加火烹之,則可轉化為米飯。人體的五臟六腑便如同這鍋米,「氣」便是這釜底薪火。唯有「氣」在體內推動運行,才能讓臟腑各司其職,維繫生命。肝氣疏洩、心氣運血、脾氣升清、肺氣宣降、腎氣藏精,如果某一個臟腑之氣虛弱,其功能也會相應變弱。
  • 冬季保健康的8個要點都在這,看了絕對「賺」!
    冬天,養生沒有那麼複雜,做好這「八點」,健康跑不了~喜、怒、思、憂、恐五志之中,憂傷情緒容易傷肺。因此,冬天養生應將我們的心志、肺和呼吸系統與秋的收斂之氣相應,以笑養肺。笑不僅使人心情舒暢,還能保持心火不旺,心臟始終處於一種柔和的狀態,對肺是有好處的。經常笑一笑能使胸部擴張,肺活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