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經絡穴位」即可免費關注
關注後,每天和大家一起暢談【經絡穴位】驅病養生的獨特魅力!
天氣越來越冷,中醫學強調「冬藏」,意思是說,嚴冬來臨前,萬物為避其寒冷肅殺而閉藏安靜,以利保存或蓄積實力,待來年氣候轉暖時再生再長。中醫認為「天人合一」,這時人體中的「氣」(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推動和調控著人體內的新陳代謝)同樣會在寒冬時節以藏為主。因此,嚴冬到來前,補好體內的「氣」,對冬季養生很重要。一鍋白米,即便加入水仍為米,若加火烹之,則可轉化為米飯。人體的五臟六腑便如同這鍋米,「氣」便是這釜底薪火。唯有「氣」在體內推動運行,才能讓臟腑各司其職,維繫生命。肝氣疏洩、心氣運血、脾氣升清、肺氣宣降、腎氣藏精,如果某一個臟腑之氣虛弱,其功能也會相應變弱。肝氣指肝臟之精氣與功能,有升發透洩和舒暢全身氣機的作用。肝氣不足,會導致肝的疏洩功能異常,表現為頭昏眼花、視物模糊、面色萎黃、煩躁易怒。辨證後,每天用15克黃芪泡水代茶飲,20天為一個療程。艾灸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間的凹陷處)補肝氣,每天艾灸20分鐘。磁療艾灸貼,10貼/盒
一貼可持續發熱10小時
風寒感冒,一貼就靈
體寒(手腳冰涼)、消化不良
頸肩腰腿疼,宮寒痛經,哪痛貼哪
升級上市,超值特惠
原價89元
雙11活動價:1盒只需49元
買二送一
3盒僅需98元
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艾灸雖好,切記不可盲目灸,長按下方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免費關注【艾灸密碼】,為您解密艾灸的前世今生,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
■ 如果覺得不錯,請點亮右下角的「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