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賀順保丨患者信任我們,我們就要盡心盡力!

2021-02-12 中國社區衛生協會

提示:點擊上方"中國社區衛生協會"↑立即訂閱

10月30日下午,清脆的電話鈴聲打斷了我的思維,接起電話,「大夫,我是陽光麗舍6號樓3單元的住戶,家裡有位癱瘓的老人想做甲功化驗,家庭醫生能上門採血嗎」?「當然可以,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籤約的特殊患者,我們是可以上門服務的。」因考慮到檢驗需空腹採血,就和患者家屬約定第二天早8點30分上門服務,並一再叮囑患者明早需空腹。

第二天早上,像往常一樣,我早早的就來到了醫院,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安頓好科室的工作,背上出診箱,和護士王俊梅一起前往患者家中。「大夫,您這麼早就來了」,家屬親切的招呼進屋。經過問診,得知老人已經癱瘓5年了,前幾日又腰椎骨折了,出行非常不便,因甲狀腺功能低下長期服藥,需要定期化驗甲功。詢問了患者近期的身體狀況以及生活自理情況,隨後從出診箱裡拿出血壓計給患者測量血壓,「您的血壓非常正常」,隨即將測量結果反饋給患者及其家屬。隨後又拿出採血器械準備給患者採血,卻發現患者的血管非常的細並且脆,稍不小心就會穿針。憑藉臨床的豐富經驗,順利完成採血,並一直按住患者採血針眼直至未出血才鬆手,並叮囑患者家屬一些注意事項。患者此時卻用悲傷的語氣說道,「大夫,我現在這個樣子,活著只會拖累兒女,真是不想活了啊」。我和護士的積極勸說和開導,老人心情才有了好轉。「您要是有什麼問題,就給我們社區的家庭醫生打電話」。「真是謝謝你們了,太感謝你們了」,患者家屬一個勁的道謝。

患者信任我們,我們就要盡心盡力。

供稿: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西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賀順保

主編:王煒  主審:姚維

編輯:福根兒   校審:黃山

相關焦點

  • 【暖心】給患者留電話的小劉醫生,收到錦旗了……
    高大爺家屬與劉鳳珍醫生(右三)及該科部分醫護合影「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小劉醫生很激動。這四年期間他經常到該科接受住院治療,與科室醫護逐漸成了老熟人、老朋友,老人留下該科不少醫護的聯繫方式,在家時,如有不舒服他便會電話諮詢,小劉醫生也成了他經常諮詢的「家庭醫生」。「他們科的醫護人員非常有耐心,有時候晚上打電話他們也會詳細給我們解答做指導,我們都很感謝他們的悉心照料」,願意把電話留給患者、不怕被患者打擾的醫護,令老人一家很感激。
  • 對不起,我們是醫生,我們的眼中只有病情!
    擁有 12 萬粉絲的「急診女醫師其實」在發文反對邱凱偉的說法:「人家醫師明明全部是說:你飛機幾點起飛,還有多少時間,如果真的太趕可以選擇不要看,哪有你講的這樣」邱凱偉卻回復稱只在乎「醫生態度」問題。臺灣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醫生陳志金髮聲,反問病情普通卻要加急看急診的患者,轉發高達7.9萬次。
  • 家庭醫生竟然變"獸醫"?!曝光:加拿大這個華人醫生,涉性虐待女患者長達14年!
    曾在安省行醫24年的華裔家庭醫生涉嫌性虐待一名女病人14年之久。經過半年多的調查,安省內外科醫師學會舉行聽了證會。若指控屬實,該醫生可能失去醫生執照。女患者A之前向醫師學會投訴,聲稱李醫生(Dr.他曾獲得美國家庭醫學委員會的認證。他精通粵語、國語及英語。從1993年6月起,他在加拿大安省取得行醫資格。受虐患者如何自保?醫師學會表示,醫生和病人之間的任何性行為都屬於性虐待,絕對不可接受。醫師學會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性虐待案件再次發生。
  • 白巖松:讓醫生專心致志地當醫生,那就最好
    那這個時候,就要思考今天的一個關鍵問題了:2020年會讓我們從此一直愛醫生愛下去嗎?我想說的是:「愛你們不僅在今天,而且在未來生命中的每一天。」我說這句話不是為了讓你們鼓掌,而是出於一種巨大的擔心。我作為一個新聞人,全程都參與了2003年的非典的報導,我見證了SARS 之戰中國人對白衣天使的那份愛。但是這個溫度沒有保持那麼久。
  • 人物|王綠化:患者康復是我們醫生最大的欣慰
    研究比較EP方案(依託泊苷聯合順鉑)與PC方案(卡鉑聯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療,在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LA-NSCLC)患者中的療效以及毒副反應的差別。結果顯示,EP方案比PC方案不僅療效更好,毒副作用也更小。之前,哪一種化療方案與放療聯用最佳,國際上一直未有定論。
  • 12樓榮譽榜:茉茉是完美詮釋醫患信任的代言人
    南昌市第三醫院乳腺腫瘤內科有一個乳腺癌患者康復微信群--「快樂每一天」,截止到今日,成員已經達到476人。
  • 【錦旗故事】「她的言談舉止讓背井離鄉的我們倍感溫暖.」
    之後許先生曾到嘉興某醫院就診,治療方案和陳醫生所說一致。患者考慮再三後,還是決定到我院住院手術治療。因個別手術器械需要臨時採購,需等待1周才可以實施手術,帶著對陳醫生的信任,許先生表示願意等待。1周後,許先生按正常流程住院,作為集門診、住院、手術於一體的陳醫生,工作雖忙但有序。
  • 醉酒患者醫院暴打醫生,致醫生嘴角破裂縫十餘針
    今天,我們接到了深圳龍崗區的市民報料,說昨晚去沙灣人民醫院看醫生的時候,見到幾名男子圍著一名醫生從科室追到走廊,混亂中好像還動手打人
  • 關於愛 丨 20141202我們結婚啦
    點擊上方 ↑ ↑ ↑ YUANvision 關注我們的攝影工作室微信平臺,了解更多粉絲福利
  • 拒收患者600元紅包的小劉醫生,小編盜你圖了!
    「今天給自己管的一個病人換藥,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奶奶(患者家屬)硬塞600元錢給我,我當場拒絕,僵持近十分鐘(老人邊說邊哭,說去過很多醫院沒有遇到過我這麼好的醫生
  • 熱播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對精神病患者的偏見也是一種「惡」
    當一個人犯罪,家人雖然毫不知情,但是在得知事情發生以後,就盡心盡力的去給受害者家屬道歉、賠償,也一直都自我反省在孩子的教育上到底哪裡不對。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給他們一點善意?就像李媽媽在視頻裡說的那句:「天底下沒有哪個爸爸媽媽願意花20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 因為信任!我們全力以赴,揚帆起航!
    這,既是上級的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期待!對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毛劍宏高度重視,多次聽取集團組織(人力資源)部關於培訓班的籌備情況匯報。自4月份起,境外班定期召開行前準備會,集團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人力資源部主任葉志航每次都出席會議,提出具體要求。帶著上級的信任,精心籌備。
  • 【醫患故事】李璇:給我一份信任,還您一份健康
    一對中年夫婦來到了李主任的診室,親手將一面寫著「醫術可信,醫德可敬」的錦旗交到了她手上,激動地說道:「我們一家是來向李大夫表示感謝的!」原來這位女患者前段時間突然大量脫髮,女兒王女士聽說了,叮囑她趕緊到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皮膚科找李主任。王女士為何如此「迷信」年紀輕輕的李璇主任?
  • 妙計丨探索家庭醫生預約積分制
    自上海市實行家庭醫生責任制工作以來,為促進家庭醫生制度的有效落實,市、區衛計委等各級部門在家醫工作站的硬體及軟體建設中給予政策引導、經濟保障、技術指導等各方面支持,我中心家庭醫生責任制工作亦依託街道居委各部門的大力協作,集思廣益,在保證為有需求居民做好籤約服務的同時,積極探索提升社區居民對家庭醫生責任制知曉率、利用率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 麻醉科醫生,你死的太冤了!
    目前患者的死亡原因尚不清楚,是麻醉意外還是麻醉事故,麻醉與死亡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還未得到確認。即便死亡與麻醉存在關係,也應該通過合法手段去解決。法律的大門是敞開的,從公開的報導和患者家人的微博微信看,患方沒有啟動正常途徑的程序,而是採用醫鬧的手段。這樣鬧不僅是對醫院的不信任,更是對法律的不信任。
  • 感恩節丨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李克勇教授會診現場,感謝越來越多的患者信任健橋!
    感恩患者,選擇健橋;感恩患者,信任健橋,在您人生中重要的日子裡我們有幸陪伴,我們定會竭盡所能,助您早日康復。今天除了是感恩節之外,也是上海健橋醫院耳鼻喉科特邀專家——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李克勇教授的會診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讓我們一起走進上海健橋醫院耳鼻喉科,看看患者和專家有哪些「互動」吧~好多患者得知今日是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李克勇教授會診日,早早地就來到候診室和排隊大廳等會,現場患者熱情不減,秩序井然。
  • 患者送給醫生的「奇葩」禮物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人與人之間總是免不了送些禮物,醫生和患者之間也是一樣。
  • 張強醫療:醫生如何保護患者隱私?
  • 想做護理專家的重症專科護士:讓更多的重症患者回歸家庭和社會
    「病人太需要我們。」廣西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重症病區護理組組長、重症專科護士龍群鮮說,她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這方面的護理專家,幫助更多患者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在臨床工作將近10年的她,何以如此熱愛自己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