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天平的兩端:法官的偏見與自由裁量權

2021-02-28 書是星光

公其心,萬善出。

——明·方孝孺

對法律來說,維護公正,是最基本的價值追求,但是,何為正義,則是一個無法定義的概念,其如此抽象,無法把握,只能成為一把雙刃劍,因為作為一種意識,正義由人的常識決定,而這種「人心中的正義感」,則是一種來自各自文化對一種社會道德的認識,然後被植入人的意識,作為一種維繫社會秩序的價值,其基礎性決定了他特性的永恆性。

正義展示在個體身上,則表現為一個人的良知,對法官來說,他通過適用法律,決斷黑白和是非,以此來昭示法律、實施正義。甚至可以說,在司法過程中,法官可以宣告公正高於立法,也就是說司法判決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公正之法的過程。成文法可以改變,永恆的正義原則卻不可改變。

法律規定,條文之間常常存在衝突或者存在潛在的理解分歧,可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原因之一就在於,世間萬事萬物,語言不僅難以窮盡對其精確的予以概念,定義,命名以及邏輯規制,而且恰恰由於人性是一個時刻出於創造的動態力量,使得個體和社會,不停的出於變動之中,那麼法律的一定時間段內剛性規定,只能有語言蘊含的豐富外延和千變萬化的釋義來解決社會中的種種衝突,矛盾和問題了。

對迷信法條主義者來說,認為法律是一門自給自足的學科,一個「有限的領域」。由於規則已定,只需適用,只要求閱讀法律材料以及執行邏輯操作,因此法條主義者就會忽視,甚至抹殺掉法官對社會科學、哲學或任何其他可能用以指導政策判斷的淵源。對法官的善斷、智慧、有經驗並成熟這些品質,認為與對法條適用的關係不是很大,這些都不是一位邏輯人的必備品質,只要符合一般的邏輯就可以了,不必考慮那麼多。

對作為人的法官來說,誰沒有局限和偏見?誰沒有個性和經驗?每個審判可能受各種因素影響,氣質、情感、經驗、個人背景,個人經歷以及意識形態,尤其在設計公共利益,民告官等案件中,還要受何為本案爭議解決採納的』最佳『政策以及如何』客觀『理解這一政策的影響。法官並非道德或智識巨人、先知、聖人、代言人或計算機。他們都非常人性,與其他工人一樣,對工作的勞動力市場條件也會作出反應。不能把法官,包括大法官當成不食人間煙火的「正義使者」,當成不帶任何偏見的、沒有政治傾向的「社會良心」。

司法決定是一回事兒,恰當的規範的表述則是另一回事兒。尤其在大陸法系,對立法有根本影響的法學教授們,也許在實務法律職業群體看來,許多不接地氣,根本不了解司法實踐的目標和壓力。案件實際是如何決定的,是什麼促使某案的法官改變現存教義的真正因素,學界人士只有很少的理解。也就是說,法學研究常常混淆解說的邏輯和司法決定自身的邏輯存在差別。這就是為何法學教授與司法官很難成為真正「知音」原因。

因此,當一個法官故意違反一些規定時,沒有適用對你有利條款時,並沒有並認為是違法行為,而僅僅是一種偏見,原因就在於他們是這樣一個個具體的」人「,他們的職業決定了這個過程充滿了邏輯、信仰和個人智慧,當然包括個人偏見在內。

由於公正無法定義,沒有標準答案,使得司法過程充滿了魔幻,讓法官的裁判說理具有了迷人一面。

以心靈的秩序對抗世界的複雜性

相關焦點

  • 法律英語:Judge 法官 (上)| 法律英語
    法官應當依法秉公辦案。 A good judge can extend the boundary of justice.優秀的法官能夠拓展正義的疆界。 A judge cannot be a witness in his own cause.法官不得在其受理的案件中當證人。
  • 天平紀念章 | 謝謝他們的三十年
    那一年他們頭髮還未梳成大人模樣便肩負起了最初的法治夢想三十年過去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雙鬢他們仍依然在法治路上前進近日,江寧法院舉行榮譽天平紀念章頒發儀式,以感謝老法官、老同志們在司法事業路上三十載如一日的奮鬥與貢獻,感謝他們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審判事業,用青春和熱血捍衛了法律尊嚴。
  • Freedom:離婚自由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嗎?
    最近,在關於「離婚冷靜期」的新聞報導中,我就看到了一個這樣的例子,原話是:「離婚自由是法律賦予的權利」。Freedom的這種衍生含義,經常用作複數、寫成Freedoms;除了翻譯成「自由」或「權利」,有時也翻譯成「自由權利」。
  • 傾斜天平的最高大法官——埃米·科尼·巴雷特
    埃米·維維安·科尼·巴雷特(英語:Amy Vivian Coney Barrett, 1972年1月28日-)[2][3][4]是美國聯邦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
  • 波士頓法官指移民局拘捕2婚姻面試者 不合法規
    波士頓聯邦法院法官渥爾夫(Mark Wolf ) 11日援引美國獨立宣言,正式下令移民局釋放兩位無證巴西移民,指出「美國誕生時就有人權宣言,所有人生來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不可剝奪的權利中,自由就是其中一項」。
  • 法律是天平,到底公平不公平?
    後死者家屬向宿松縣法院起訴熊肇平無視交通安全,在車輛行駛時無法觀察後方來車,致使事故發生應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請求法院判令熊肇平對其家屬進行民事賠償。      沒有想到的是,該案主審法官凌勁松卻以死者駕駛摩託車時沒有駕駛證、超車時沒有開啟燈光提示為由,判處死者朱楊勇承擔事故70%的責任。
  • 高爾夫的傳奇 伍茲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
    北京時間5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於星期一向老虎·伍茲頒發了總統自由勳章。同時他將伍茲描述為「一個真正的傳奇人物,一個改變了高爾夫並達到了新的統治水平的非凡運動員。」總統自由勳章是美國頒發給平民的最高榮譽,美國總統對於頒發給誰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 【天平獎章故事】孫德榮:守望天平的「拼命三郎」
    2013年的那天下午,當孫德榮拿到那枚閃耀著汗水與辛勞的天平獎章時,他只是靜靜的坐在辦公桌前看了又看,那五星照耀下的天平,似乎承載了他三十餘年的堅持,二等功、三等功、省市先進,這些榮譽在這一刻都比不得這枚獎章的認可。然後他微微嘆口氣,將這枚榮耀深深鎖進了抽屜,便又開始著手那件要去浙江出差的案子了——那也是一件「老大難」,但身為「老執行」的他,卻早已遊刃有餘。
  • 英文案例選讀:處理公司事務時的不公正偏見
    法律顧問,律師,代理律師,出庭律師;忠告;商議;討論;決策 // vt. 建議;勸告 // vi. 商討;提出忠告Demurrable:adj. 可抗辯的,可提出異議的Depreciate:vt. 使貶值;貶低;輕視 // vi. 貶值;輕視;貶低Dissect:vt. 切細;仔細分析 // vi. 進行解剖;進行詳細分析Dividend:n.
  • 為何一個女法官的倒下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寒風凜冽的冬日,一個女法官的倒下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 【熱議】法袍染血,傷的是法官,痛的是整個社會公平正義的信仰
    人民法官頭頂國徽,肩扛天平。這不僅是一種光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近年來,各級法院收案數量猛增。這反映出民眾的權利意識日漸覺醒,也表明了公眾對法律的信任感和法院調節社會關係的作用在增強。與此相對的是,部分公眾對法治精神的理解尚有待深化。
  • 女法官遇刺犧牲:法袍染血,正義永不低頭!
    據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官方微博通報,1月12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周某某因拒絕「打招呼」遭同鄉殺害。
  • 美國自由派的戰神「雅典娜」走完一生
    Telegram channel,歡迎訂閱:https://t.me/MoshangUSTelegram加群(下載app修改privacy設置;拷貝群地址用瀏覽器打開(微信打開無效);點擊「join/進入」):https://t.me/joinchat/OY6TCk-W0yNMWNhNlGHsKA9月18日,美國自由派大法官領軍人物
  • 祝昉:用堅強和擔當譜寫為民之歌的最美女法官
    從她的一次題為《用心鋪就為民路》的演講中透露了答案:從坐在審判庭前的那一刻起,法官的天平上,就一邊寫著「公正」,一邊寫著「為民」。離婚、撫養、繼承等家庭類案件發生糾紛前,當事人之間都有一個情字。在審理期間,祝昉總是抓住這個「情」字做調解,基本都能調解結案。「一場溫情的調解遠勝過一份冰冷的判決。我們要努力把剛性的法律條文和人性化的調解緊密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