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魔都的國際學校,8-12歲的學生也幾乎不可能達到英語為母語的孩子1萬多的詞彙量。閱讀和寫作就更難了。即使是美國學生,寫作水平也有高有低。而私立學校從入學起就以升學為目的,按照SAT等專業寫作要求來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拿魔都雙語學校的英語寫作水平和英國私校相比較,實在是不切實際。除了讓家長更焦慮,孩子更自卑以外,沒什麼益處。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軟肋。家長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田忌賽馬。
中國的孩子在拼命學英文,美國的孩子也在使勁學中文。學習另一種語言是為了親身感受另一種文化,而不是為了和說母語者競爭。
美國總統川普孫女說中文
從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的女兒,美國總統川普的孫女到從幼兒園就開始的中文沉浸式項目和高中中文AP課,美國的孩子特別是華裔、亞裔在中文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金錢。甚至很多華裔家庭父母還是說中文的。但是我作為高中專業的中文老師,我的學生說得再好,哪怕AP通過率百分之百,我和其他老師也不會讓美國學生和中國的孩子比中文寫作。寫作是語言學習的綜合體現,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第一節課學生就可以開口說外語,但是寫作還是要等到較高階段才會涉及。不管學習中文還是英文都一樣。
美國的中文沉浸式學校
在真正「為學生而開」的雙語學校裡,應該讓家長明白孩子從小學習第二語言,能對他的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而不會保證孩子在中國的雙語學校學習幾年就能達到英美私校的英語水平。研究表明學習第二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有:
1. 雙語者對語言有敏銳的洞察力,對周圍的感受力也會變強。孩子們通過學習外語,可以深入了解語言的功能,通過對語言的靈活運用,可以幫助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問題的解決能力。(語言學家Cummins1981)
2. 雙語者可以準確區分單詞和單詞所指的意思。(以色列哲學家 Ben Zeev 1977;語言學家Bialystok 1986)
3. 雙語者與單語者相比,對第一語言的記憶更快。外語的學習和閱讀能力有著一定的關係,如果多掌握一門外語就可以提高閱讀能力。 (Yelland et al. 1993), (Garfinkel & Tabor 1991)(Dumas 1999)
4. 第一語言的交流能力會提高,也會變得更有效率。對於母語的理解和敏感度,熟練程度會顯著提高。(e.g. Johnson et al. 1963)
5. 因為雙語者積累了閱讀兩種以上語言的經驗,慢慢掌握了高效率的閱讀方法。(Nayaket al. 1990)
6. 雙語者一般思路都很開闊,問題解決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很強。(Hakuta 1986)
7. 多語者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事物,因此他們擁有立體的世界觀,開闊人的視野。
8. 通過語言學習了解不同的文化,提高自己的格局。
9. 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
10. 幫助孩子早期開發大腦
專家認為,雖然在雙語學習開始時孩子可能會有混淆,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第二語言說得好的,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母語水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最忌諱的就是要短期看到顯著成果,功利心太強。魔都的這位媽媽僅僅因為小學女兒的英語不如英國私校水平,就要放棄中文母語,提前出國,有點舍本求末。
長期的英語學習不僅不會耽誤中文,日積月累最終會提高孩子中文英文的整體語言水平和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不管身在哪個國家,要讓孩子知道不變的依然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身份。
Truly Chinese, Truly global。平心靜氣地培養一個「紮根中國,放眼世界」的國際人才,不迷信學校,不盲目攀比才是我們為人父母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