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10年,在家裡說外語的雪梨人將比說英語的人多。社會人口統計學家Mark McCrindle表示,如果目前的人口趨勢繼續下去,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實際上會成為雪梨的「少數」。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McCrindle說:「這種趨勢越來越近,再過10年,超過一半的人會在家裡說另一種語言。」
他說:「從上一次人口普查到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5年裡,有趣的是,除了英語以外的第一語言,從阿拉伯語變成了普通話,阿拉伯語現在排第二。」
Hurstville廣告牌,包含中英雙語(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在整個雪梨,社區的語言結構越來越多元,各種表單、商店招牌、學校甚至車牌都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
自2016年以來,州政府已經售出了近3000個印有日語「日本國內市場」字樣的車牌。
這種車牌的年費為107澳元,或一次性費用305澳元,比常規新州牌照更大,以便更好地適應日產(Nissan)和斯巴魯(Subaru)等日本製造商進口的汽車。
(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道路和海事部門的一名發言人表示,這些車牌是為了想要「正宗」日本外觀的駕車者設計的,沒有提供其他語言的類似車牌。
與此同時,新州公立學校現在用38種不同的語言發送信息,包括孟加拉語和丁卡語(Dinka)。
(圖片來源:網絡)
一些市政區域被迫引入規則,要求使用英文以外語言的商店招牌,必須包含相同內容的英文翻譯。身為Hurstville議員的義大利移民Vince Badalati表示,地方政府協會(LGA)是在2003年第一次引入這種規定的。
他說:「我認為這很重要,因為我們是一個講英語的國家,如果這些招牌都是用普通話或者別的什麼語言,很多人都不會走進這些商店,感覺有點嚇人。」
(圖片來源:網絡)
Hurstville市議會還安裝了英語和普通話的標誌,提醒人們隨地吐痰者將面臨110澳元的罰款。
麥格理大學的Alice Chik博士表示,日常使用不同的語言是一個國際化城市的標誌。
Chik說:「多語言商店標誌是一個大都市的標誌,表明來自不同語言背景的人,都在這個城市生活、工作和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