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另外一個是誰?

2021-02-22 終極智慧

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一個是誰?你可能想不到。有一個詞語叫做「血濃於水」,在古時候親人走失,往往採用滴血認親的方式。

若有血緣關係,滴入的血就會衝破水的阻隔融合在一起。

人們之間所有的感情比做水,而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感情則為血。

血比水濃,故父母之情,世間無與倫比,其通常比喻骨肉親情間難以割捨。

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自然會很親近,這是一種「親情」所在。

而且在成長過程中,也會相伴左右,公共見證美好的時光。

而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可以成為「親戚」,那就是通過婚姻這條紐帶。

婚姻把互相相識的兩個人聯繫在了一起,然後又把兩個家庭聯繫在了一起。

隨後,大家就以「親戚」相稱。

但在眾多的親戚當中,也會存在不親近的人,只是在家庭聚會的時候會見面,平日裡很少聯繫。

還記得爺爺說過一句話,在四川這邊是這樣說的:「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認不到」。

意思很簡單,第一代人很親近,當子女出生後,雙方的子女就沒有那麼親近了,只能用老表來衡量,再往後,基本就不聯繫了,不走動了。

親戚也就這樣結束了,所以呢,親戚要常走動,才會親。

對於親戚中的人際關係,也有一句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其中還有一個,很少有人第一時間想到,那就是舅媽。

姨夫,姑父,舅媽這三個人,是不怎麼親的。

姨夫,有兩種不同含義。

第一種是妻親的姊妹夫,指妻子的姊夫/妹夫,也就是姨子的丈夫。

因為姨子分大姨子、小姨子兩種。

所以姨子的丈夫也有大姨夫與小姨夫之分。

第二種是母親的姊妹夫,指媽媽的姊夫/妹夫,也就是姨母的丈夫。

因為姨母分姨媽、姨娘兩種。

所以姨母的丈夫也有大姨夫與小姨夫之分。

姑父是父親姊妹的丈夫,亦稱「姑丈」、「姑爸」、「姑爹」,在南方也有叫「姑爺」、「姑丫」的。

舅媽是是舅舅的妻子,母親的兄長叫舅伯/舅爸,兄嫂叫舅媽/舅姆/妗媽/妗姆。

有些地區(例如:華北地區、閩南地區)又叫妗媽。

姨夫,姑父,舅媽之間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通過婚姻關係,才成為一家人的。

他們在之前的生活,是完全與這個家分開的。

姨夫,姑父在沒有遇到小姨和姑姑會前,是不認識我們的。

彼此之間沒有童年的記憶,沒有共同的回憶,自然也就不會很親。

所以這句俗語有時候也說成:「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

老祖宗說這句話是針對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而言,但也不是絕對的。

因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和人物關係。

就好比古今令人頭痛的婆媳關係,大多數是很難和諧相處的,因為觀念和生活習慣不同,她們本是互不相識的兩個人,只是因為一個男人才成為一家人的。

但也有模範婆媳關係,猶如親生女兒和母親那般和睦共處,而且彼此之間的感情還很深厚。

姨夫,姑父,舅媽其實也一樣,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既然成為了一家人,其實缺少的不是親情,而是彼此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了解。

在不斷磨合之後,感情也就自然產生了。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自己更加去主動一些,畢竟作為家庭的一分子,付出之後總會有回報的。

⊙編輯:終極智慧(zhongjizh)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另外一個是誰?或許你不信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老人常說的三不親是姑父姨夫和舅的媳婦,都是靠他們的妻子或者是丈夫的原因而聯繫的,當這些有著血緣關係的親戚走了以後,那麼他們的丈夫和媳婦跟我們的關係也就淡了,這句話在理嗎?一、人有三不親眾所周知,三親指的是「姑,舅,姨。這點毋庸置疑,這些親戚都和自己有著血源關係。
  • 姑父車禍去世,姑姑卻把矛頭指向了侄兒,他:我只是出於好心
    今天這場深刻複雜的車禍糾紛,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責任人,肖女士維權能否找到正確的方向?肖女士介紹道,那年因為豬瘟,她們家負債了一百多萬。在經濟重壓下,侄子便提出讓丈夫去他那裡打工賺錢,緊接著丈夫就跟著侄子去打工了。小肖接著說道,他當時也是因為看姑父家裡出了事故,出於好心,這才會給姑父介紹工作,以此來緩解經濟壓力。後來有一個包工頭缺人,讓他介紹幾個人過去。
  • 平井一夫卸任:「姨夫」都溜了,索尼倒閉了嗎?
    意外,另外一項最堅定的信仰就是守護「姨夫」的微笑了!為什麼平井一夫能夠獲得這麼多索粉的擁護呢?除了他魔性的笑容和吹得一手好薩克斯之外,臨危受命挽大廈之將傾,恐怕是這背後最重要的原因了。據說眾多狂熱索粉在為自己的信仰充值的時候,都會高喊著「姨夫的微笑由我來守護」。只不過,即將推至幕後的平井一夫已經把自己的微笑留給了新任CEO。索尼今年會倒閉嗎?當然「姨夫」也並不是萬能的,雖然2017年由於強勁的市場表現,索尼實現了時尚最強財年,但是平井一夫五年半任期仍然留下了不少遺憾。
  • 為什麼有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怕兩短一長?意義是什麼呢?
    為什麼有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怕兩短一長?意義是什麼呢?什麼是三長兩短?最早這個詞是用來說棺材的,你數一數,棺材用了幾塊板子?
  • 姑父害羞了,何止趙又廷,當紅小鮮肉們的害羞表情包也是一打呀!
    最近趙又廷在機場遇到網友,大家都叫他姑父,他竟然用手遮臉,像一個18歲姑娘一樣,太可愛了!
  • 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是何意?漲知識了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初看到這句俗語,我覺得好像哪裡不對,這不是在教人做壞事嘛?
  • 農村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導讀:農村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 老祖宗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啥意思?
    一、貪財之人貪財之人是壞人嗎?這要分立場而定。要問這世間有沒有不貪財之人,有,但是你絕對沒有在身邊見過,或許你會在新聞上見過,而他們毫無意外都被社會歌頌為英雄。英雄不是誰都能當的,所以在這世間不貪財之人是幾乎沒有的。大家都是在名利場上混的人,誰敢說自己視金錢如糞土?醒醒吧,真正覺得錢不算是個玩意兒的人,那都是不缺錢的人。我們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起碼在這個社會上,沒有錢是無法立足的。不要覺得社會無情,社會的維持和運轉本就要靠一個個人付出自己的勞動力和知識。
  • 冷孟梅案有了最新進展,警方公布涉嫌兇手就是27歲的姨夫 Derek Barrett!
    冷孟梅案有了最新進展,殺人嫌犯終於找到了!新州警方宣布,他們已經逮捕一名涉嫌殺害25歲中國留學生冷孟梅的兇手,他就是27歲的姨夫 Derek Barrett。Campsie的警察局在周六下午正式逮捕, 晚上新州警方正式控訴他涉嫌犯有謀殺罪。
  • 【壹讀百科】"我的姑父是人渣",那什麼是人渣呢?
    像默克爾,她的獻詞說:德國好了歐洲才能好,歐洲好了德國也才能好。泰國那個快被逼瘋的美女說:希望重歸和諧與平靜……南非剛辦完喪事的總統說:希望人人都能找到工作……只有朝鮮這朵奇葩,在新年獻詞大罵老姑父。按最新的報導說,金正恩在新年獻詞裡,把姑父張成澤形容為「人渣」,因為姑父是「人渣」,所以果斷殺死他。壹讀君抱著一顆學習的心,想了解下「人渣」一詞用朝鮮語該怎麼說。
  • 民間俗語:「堂屋有量不生災,明堂寬敞出貴人」,究竟啥意思?
    俗語說「立夏麥芒生,晝夜灌漿忙」,立夏到小滿之間,是冬小麥生長最為關鍵的時節。此時麥已「小滿」,距離夏收還有1個多月,也是嘗鮮最好的時節,行走在麥田小道上,隨手掐來一簇小麥,或用火烤或雙手搓來,那濃濃的麥香,沁人心脾!生活在農村,24節氣少不了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這是先賢在長年累月的積澱中總結出的經驗,能夠輔助農事,提醒莊稼人別誤農事!
  • @萊州人,這是一個關於每月支付高額電費背後的故事...
    >百善孝為先在萊州市虎頭崖鎮東滕村,有一位村民叫鄧環雲,十幾年來默默地照顧著自己的姑姑、姑父,待兩位老人如自己的親生父母,用大愛和親情詮釋了孝德大義。正在伺候老人吃飯的鄧環雲,今年66歲,眼前的這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就是她的姑父,已經99歲高齡。姑父無兒無女,長年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全靠鄧環雲一個人照看。由於姑父身體不方便,每天晚上基本睡不了一個整覺,第二天早上起來,鄧環雲首先到姑父屋裡去看看再去做飯,把飯碗端到姑父跟前伺候他吃飯,上午有時間再到地裡去幹會活。地裡沒活的時候,鄧環雲就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端屎端尿。
  • 農村俗語:「娶妻要娶窮家女,說媒不找'半邊人'」是啥意思?
    小李心中有疑問,自然會要求父親講明白他不同意這門婚事的理由,誰知父親竟然這樣說:如果小張是窮家的姑娘就好了,只可惜她是富家的姑娘。因此,你是不能與她走到一起的。「什麼?因為小張家的條件不錯,我們倆就不能結合了嗎?這是什麼邏輯呢?」小李不解地問。小李父親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娶妻要娶窮家女,說媒不找『半邊人』。」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
    俗語大多來源於日常生活,把生活中的事情、習俗以及一些道理用俗語的形式呈現給後人,所以俗語才會讓很多人感到親切。有很多人們遵守的習俗也是被編成了俗語流傳至今,而且人們依然遵守。比如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這句俗語就很好地證明了這個現象,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
  • 農村俗語:「吃飯冒汗,一輩子白幹」是啥意思?專家:並非戲言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吃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我們在吃飯的時候都會流汗,的確吃飯的時候流汗十分常見,可是這種現象也被人們編製成了一句俗語:「吃飯冒汗,一輩子白幹」。可能大家小時候在農村的時候會聽到一些老人這麼講,然而這句話似乎沒有太多含義,表面的意思似乎就是說吃飯的時候冒汗了,這輩子賺的錢就沒了?
  • 農村俗語:「雨打墓三代富,雨淋板各半邊」,啥意思?
    而在農民百姓的聊天當中,是不是就會聽到一兩句俗語,雖然很多俗語都沒有被記載在課本上,但道理是很顯而易見的。俗語「雨打墓三代富,雨淋板各半邊」,同樣是由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意思呢?應該所有人都清楚,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而且誰都沒有辦法擺脫,從一個人剛剛出生開始,就開始慶賀,再到老了之後離世,同樣也需要進行一個莊嚴的儀式去送別。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哪三盤菜?
    ,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的確如此,尤其在我國飲食文化,可以說是相當大的一個類別,從平民百姓到企業家等等,人家都會十分注意飲食的需求,在網上甚至還流傳著哪個國家有泛濫的物種無法解決,可以交給我們來吃這樣引人發笑的說法。
  • 農村俗語:「女生臉上有酒窩,前世今生淚婆娑」是啥意思?
    這位農村老人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女生臉上有酒窩,前世今生淚婆娑」,有酒窩的女生都是重感情的女生,一定要善待她們才對呀!「什麼?有酒窩的女生都是重感情的女生?她們前世今生還『淚婆娑』呢?幹嘛要『淚婆娑』呢?」我疑惑地問。老農說:這種情況說起來還蠻複雜的呢!如果你想聽,就慢慢聽我說吧!我點了點頭,表示願意聽老農細細講來。
  • 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什麼意思?
    這個也不能說全是迷信的說法,有些確實有道理的。雖然不一定全對,但在大概率的情況下還是比較準確的。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
  • 俗語:鮮花屋中放,花旺人不旺,是什麼意思?屋子裡不能種花了?
    但是有一句農村俗語叫「鮮花屋中放,花旺人不旺」,卻給很多人在居室內擺放鮮花澆了一盆涼水。這明擺著是建議人們不要在居室中擺放鮮花呀。一旦擺了的話,花是旺人,可是人卻不旺了,這裡面到底有什麼道理呢?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居室內擺放鮮花,還真的有害無利。鮮花也是生命,它的生長主要也是靠吸收空氣中的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