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的小費該怎麼給?

2021-02-28 菲遊不可

由於中國沒有支付小費的傳統,

很多剛從國內來菲的朋友不習慣這件事,

因為不知道哪些情況要給,

要給多少,

什麼時候給。

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在菲律賓如何付小費。

小費文化是盛行在歐美一種習慣,入住酒店順手給幫忙提行李的門童1刀,晚餐在桌子上給waiter留下一點心意,這是順理成章的風俗。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國內都是按照發票金額該多少就多少的。一方面菲律賓是亞洲國家,亞洲國家一般都不付小費,但是菲律賓又比較特殊,繼承了歐美文化,弄不好可能被認為不禮貌。


一般來講,所有提供服務的項目都可以付小費,以表示對提供服務人員的感謝和尊重。不管這項服務本身是否收費。比如對於賓館整理房間、搬運行李、用餐、坐計程車、導遊等服務都應該付小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地方如商場、酒吧、飯店等在買單時,帳單上已經註明有service charge(服務費),一般在總額的10%左右,像這樣的帳單實際上已經包含了服務費就不用給了(這和我們中國是相同的)。

付小費是完全自願的。提供服務的人通常只期待服務對象給小費而不會強求。作為消費者,如果對服務不滿意時,沒有付小費的義務。

在服務滿意,消費者願意支付小費的情況下,對於用餐、乘出租等有明碼標價的項目,一般可以按10%~20%付小費,越是提供優質服務的高檔場所,比例通常越高。而其它短時的免費服務,如搬行李等一般按當地最小紙幣面額支付就可以了,比如20-50披索。當然,如果是長時間,高付出的勞動,比如請了一整天的導遊,則應該多給一些。

但是在菲律賓小費一般忌諱給硬幣,因為硬幣被認為是打發乞丐的。


如果是信用卡籤單,在結帳刷卡打單給你籤名時,上面有一欄「Tips」是留給你自己填要給的小費數量的。手上寫去,再手寫總金額即可。

如果是計程車,則在付現時給大鈔不要對方全額找零即可。

如果是提箱子等服務,最好是在口袋裡準備零錢,在服務完成時,迅速交給對方並口頭致謝。

對打掃房間的人來說,將小費放在桌面的顯眼之處。不要壓在枕頭下,因為對方可能以為這是你的私房錢。

需要注意的是,給小費是不設找贖的。別指望給一張1000披索的大鈔給對方然後指望對方找你900披索。如果你給1000披索代表你想給對方這個金額的小費,當然他會很開心的。所以出門在外,備足零錢很重要了

菲遊妹妹建議:菲律賓貧富差距巨大,廣大的底層勞動者收入極低,作為中國人,偶爾對熱情的菲律賓人支付一點小費一方面是對他們辛勤工作的感謝,另一方面也是額外增加他們的收入,並展示中國人民的友善與禮貌,如果不想給太多小費或不想給小費,請隨身攜帶零錢,小菲沒有找零的習慣喲。

相關焦點

  • 菲律賓小費要不要給?政府出臺新政策!
    大家都知道,菲律賓是一個給小費的國家。你出去吃飯或者請當地人做事,在結束的時候,都會看到服務員用熱切地眼光看著你,仿佛你是他一見鍾情的愛人,或者是許久未見的親人。別看給小費在外國是一種習慣。錢是小事,面子可是大事。
  • 英國小費該怎麼給?
    因此入鄉隨俗,今天就來說說英國小費的來龍去脈。「To Insure Prompt Service」這句話開頭字母的縮寫「tips」也因此成了小費的正式名字。小費的支付1.餐館英國的餐館一般徵收10%-15%的小費金額是比較常見的(小費金額為佔這頓飯總金額的百分比)。
  • 為什麼去菲律賓、柬埔寨越南等國,海關人員只向中國人索要小費?
    隨著旅行人員的增多也漸漸暴露出了赴東南亞各國出現的問題,過海關索要小費,截留旅客的物品,計程車拉客宰客現象屢有發生,2017年只中國赴菲律賓一國的人口就達到了100萬人次。在2015年和2016年的時候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機場就多次曝光有海關人員與警察聯手製造「栽彈」醜聞,而我的一個常年在菲律賓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他在回中國的時候帶了些菲律賓的雪茄以及芒果乾,當時的海關人員看到後就眼睛一亮伸手就拿了幾盒,好在我的朋友會英語,拿出護照以及籤證告訴他注意自己的行為否則會報警,這時海關人員才罷休。
  • 泰國小費怎麼給?
    計程車或者接送機司機 如果有司機主動幫您提行李,或者幫您開車門,微笑又友好又勤快的司機,您可以給20-100泰銖小費。                              賓館服務生 幫您一直提著行李到電梯,並且送到房間,這樣的服務可以給小費20泰銖。
  • 漲姿勢:在德國怎麼給小費?
    在中國就餐、出門打車等結帳時基本上就是支付消費金額,給小費不是很普遍的情況,更非必需。美國餐飲業給小費似乎更加普遍,且金額佔消費比例不低,因為大部分就職於餐飲業的人沒有底薪或底薪很低,很依賴小費收入。德國的情況介於中國和美國之間,顧客給小費的情況比較普遍,但分行業、分場合且並非"義務"。
  • 在德國給小費,究竟要怎麼給呢?
    剛到德國的同學,遇到付小費這件事時難免有些手忙腳亂,那麼就讓安連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吧~在德國基本上小費會給提供給你一次性的服務的人員。比如餐飲、美容美髮、計程車、酒店、搬家、裝修維修等行業是支付小費比較普遍的行業。如果是定期服務人員,則不需要得到小費,比如你的定期保潔阿姨,郵遞員,垃圾收理人員等等。
  • 在英國如何支付小費,科普一下小費常識
    小費起源於英國小費其實是服務費,一般是對從事服務性工作的人員給予一定的合理酬勞,是客人感謝招待人員的一種報酬,它是下層服務人員的一項重要收入。小費最早是貴族之間出訪,打賞對方僕人的;「小費」英語為「Tips」,據說,收小費始於18世紀英國倫敦一間生意紅火的酒吧,每張桌子上都放著一個硬幣箱,硬幣箱上寫著「To insure promptness」,意思是「為確保快捷
  • 過泰國海關到底要不要給小費?
    今天清邁TIMES的粉絲們聊到一個問題:在泰國機場過海關的時候,到底該不該給小費
  • 小費 給小費指南,乾貨貼輕鬆搞定小費文化
    (一)各服務行業小費的基本情況以下是關於美國各種服務行業小費的基本情況,那麼我們來看看美國人平均會給侍者多少小費。餐廳酒吧   侍應:適當的服務是帳單的15%,非常良好的服務是20%,差的服務不低於10%;   葡萄酒管家:每支酒的15%;   調酒師:帳單的15%至20%,另外普通飲料最低50美分,含酒精飲料每瓶1美元小費;   衣帽間服務員:每件外套1美元;   代客泊車或車庫服務員:2美元;   洗手間服務員:
  • 中國小姐遍布菲律賓紅燈區
    隨著中國人大量湧入菲律賓,同時國內也是嚴打各種色情服務!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小姐大軍也遍布菲律賓各大華人聚集地!
  • 在美國生活,給小費是很常見的事兒,但這小費到底給多少合適呢??
    很愛問,XX菜怎麼還沒來。你以為廚房是給你一個人開的嗎?手一指菜就出來啦? 上次有幾個印度人,更誇張,還想叫我們幫他叫車。你以為這是五星級飯店還是怎樣啊?自己叫。你那點小費。 第五,吃素不吃素很麻煩。印度人好像很複雜,有的人是不吃豬肉,有的又不吃牛肉,有的要吃蛋,有的又不能吃蛋。總想讓你改菜,加這個,減那個,有時候不吃蛋的人點了炒飯又不說不能吃蛋,最後就叫你換。
  • 菲律賓物價真的便宜嗎?揭秘馬尼拉真實物價水平
    聽說菲律賓的物價很便宜,真的是這樣嗎?上期為大家揭秘了菲律賓普通民眾的真實收入情況,這期文章我們就來了解下菲律賓真實的物價情況。
  • 支招|去歐洲旅遊小費怎麼給?各國的規矩可大不一樣哦!
    歐洲的小費文化由來已久,與中國傳統觀念不同,給小費在歐洲可以說是一種基本禮儀。有些國家,不見小費追出門外都習以為常。
  • Uber:別再給司機們付小費了!
    最近,Uber和移動專車司機和解了身份待遇的官司,有消息稱Uber將會鼓勵或者默認收取乘客小費的行為。不過日前,Uber官方正式宣布了對小費的立場,即不希望乘客支付小費。據CNBC等多家美國媒體報導,Uber發表一篇官方聲明,陳述了在小費上的立場。即乘坐專車的消費者不需要支付消費,Uber也不希望他們支付。
  • UberEats送餐小哥哭訴:開車1個小時送餐,才$1.19小費
    美國一名優步Uber Eats外賣司機開了1個多小時車送外賣卻只收到1.19美元小費,他拍攝視頻哭訴自己的遭遇。據每日郵報6月8日報導,優步Uber Eats外賣司機史密森·麥可(Smithson Michael)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中說,他開車送外賣很難生存,自己開了1個多小時車只收到1.19美元小費,視頻中,他一邊流淚一邊哭訴。我的意思是,扔給我們5美元小費會傷害到你們嗎?」麥可說,除了微薄的小費外,他還能從外賣應用裡賺到2美元。「那是什麼?這還不夠油錢。我這樣怎麼活下去?」
  • 男人到菲律賓旅遊,一定會去的幾個紅燈區!
    菲律賓和泰國就是赤道地區頗具代表性的國家,在東南亞也久負盛名,不管是旅遊還是文化,都吸引著很多人前往。但今天不說那些,說說男人最感興趣的——紅燈區。與泰國本土那些矮鼻梁、黑皮膚的泰妹不同,菲律賓妹子更開放,更熱情,也更漂亮,由於其特殊的被殖民史,混血兒也更多。
  • 英國小費指南,一出手就知道是不是行家~
    >
  • 在美國,小費這樣給才正確
    當服務生為客人服務之後,這個客人的消費總額中的8%,就會被當做是這個服務生的收入,而這個部分是要交稅的,每個月老闆發薪水的時候,會自動按照這個金額扣除,所以當客人不給小費時,服務生是會很生氣的。在美國,每個服務生的工資包括兩部分:基本的時薪工資及小費。然而美國有50個州,依照情況不同,給小費的方式也有差異,譬如某些餐館小費,是群分的而非個人獨得,依當地情況而定。
  • 澳洲小費文化:有沒有一種情況,讓你感覺不得不交小費
    美國的小費文化正在慢慢滲透到澳大利亞。
  • 實錘了:大家坐Uber果然都不付小費
    在這裡,吃飯理髮搬家外賣都要支付5%到15%不等的小費。習慣了無微不至的服務卻沒付過一分錢小費的國人來到美帝後,常常為」該付多少小費「這個問題而迷茫——有時候明明服務態度差的不行,小費付少了還免不了多遭一通白眼。事實上,美國人對於小費,尤其是某些明明談不上是服務卻舔著臉要小費的行業也一樣的深惡痛絕,比如打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