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費文化:有沒有一種情況,讓你感覺不得不交小費

2021-02-21 世界頭號

       美國的小費文化正在慢慢滲透到澳大利亞。

      通過網站Finder.com.au進行的調查顯示,澳大利亞人相比前幾年給的餐廳小費次數,更加頻繁。

       這是因為全國有180萬餐館向顧客施壓,使用一種簡單的方法,11%的餐館消費者不得不提供小費。

       這就要提到Eftpos機器的重要作用,因為餐館主在消費者交付他們的餐飲付款後,機器上在消費的項目上顯示0.00元,這讓他們礙於面子,不得不留下小費。由於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的研究發現,52%的澳大利亞消費者使用借記卡和信用卡作為他們的首選付款方式,而使用現金的比例為37%,所以用Eftpos機器的技巧證明是成功的。

      據Finder.com.au的金融專家Bessie Hassan稱,澳大利亞人可能不會願意給小費,因為認為這些餐館工作者已經獲得了合理工資,也可能僅僅是澳大利亞人沒有多餘的現金。

       儘管全國小費文化有所增加,但研究表明,51%的澳大利亞人拒絕小費。

與美國小費文化不同的是,22%的澳大利亞顧客如果認為自己得到了優質服務,他們會樂意給小費。

      澳大利亞目前的最低工資為每小時18.29澳元,而與美國餐飲業的每小時2.13澳元相對較高。


你能接受給小費麼?

編輯:zora

圖文來源:Dailymail

相關焦點

  • 澳洲的小費文化你知道嗎?什麼情況給?到底給多少?
    去過美國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來說,你似乎永遠有義務掏出1美元的紙幣當作小費。幸運的是,在澳大利亞,給小費不是硬性規定,有些人收小費,有些人則不收。最基本的一條準則是:在澳大利亞,你永遠不是必須給小費。但是,如果你想給的話,也沒人攔著。不過,服務業的從業者當被問及顧客該給多少小費才合適時,也喜歡假裝澳洲的小費文化是既普遍又慷慨的。
  • 【愛給不給】澳洲小費文化~~和澳洲人一樣的隨意可親呢.
    在一些國家裡,小費猶如禮節的雷區,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舉例而言,去美國的遊客想必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來說,你似乎永遠都有義務掏出1美元的紙幣作為小費。幸運的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在澳洲給小費要簡單得多。不過對於遊客而言,不似美國索性到哪裡都要給小費的規矩也容易讓人產生困擾。在澳大利亞,給小費不是硬性規定,有些人收小費,有些人則不收。
  • 小費 給小費指南,乾貨貼輕鬆搞定小費文化
    (一)各服務行業小費的基本情況以下是關於美國各種服務行業小費的基本情況,那麼我們來看看美國人平均會給侍者多少小費。餐廳酒吧   侍應:適當的服務是帳單的15%,非常良好的服務是20%,差的服務不低於10%;   葡萄酒管家:每支酒的15%;   調酒師:帳單的15%至20%,另外普通飲料最低50美分,含酒精飲料每瓶1美元小費;   衣帽間服務員:每件外套1美元;   代客泊車或車庫服務員:2美元;   洗手間服務員:
  • 過泰國海關到底要不要給小費?
    不少粉絲還描繪了自己被海關人員索取小費的親身經歷,似乎這種現象在泰國也挺普遍的。親們,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不會給小費呢?雖然說泰國是一個小費國家,向來有給小費的習慣,但是這僅僅限於服務行業,也就是說你給我服務了,我也覺得滿意,那可以給你一些小費。但是,海關工作人員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工作是他們的職責,公然索取小費那就相當於索賄了!
  • 在英國如何支付小費,科普一下小費常識
    後來,對服務人員支付小費的這種習俗就延續下來,流行於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小費支付原則是對優質服務慷慨地進行獎賞。小費不僅僅是一種小費習慣,更是一種道德觀念,是對服務者勞動的尊重和認可,小費產生存在於服務行業之中。
  • 澳媒告訴你:到底要給多少小費,才能週遊世界?
    說實話,出國旅行時,有沒有因為給小費這種事兒苦惱過?左思右想究竟要不要給對不對!怎麼都不願意但是沒辦法忽略服務員期待的目光對不對!掏錢時猶豫再三也搞不明白到底給多少對不對!其實,並不是只有中國人出外旅行時會遇到這樣的煩惱。(圖片來源:Daily Mail)在大多數西方國家中,給小費是一種習俗。
  • 菲律賓的小費該怎麼給?
    由於中國沒有支付小費的傳統,很多剛從國內來菲的朋友不習慣這件事,因為不知道哪些情況要給,要給多少,
  • 英國小費該怎麼給?
    在英國,給小費是很常見的事情,雖然法律上沒有強迫顧客必須要給多少的小費,但它卻是一種文化傳統融入這個國度
  • 在美國餐館打工收小費,法律幫你對付「惡老闆」!
    在美國取得打工資格的留學生,通常會選擇華人開的餐廳做服務生,一是華人族裔天然的親近感,並有語言便利,二是門檻要求低,容易賺錢。但是,出門在外,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不要以為在華人餐館裡打工就是老鄉情近,遇事順意。
  • 在美國生活,給小費是很常見的事兒,但這小費到底給多少合適呢??
    我做服務生,對我來說最直觀,最有感觸的當然就是小費了。這些話我一忍再忍忍了好久了都沒寫出來,不過今天發生一件事我實在是忍不住了。所以有幾句感言要寫一下。以前學英文的時候,不免會接觸到美國的小費文化,印象中,書上好像總是說沒點酒就是10%,點酒了就15%! 錯錯錯!!如果大家都是照這個標準,就要鬧笑話了。在我來以前,甚至十年前,美國的小費標準是多少,我不清楚。
  • 在美國,小費這樣給才正確
    在美國,每個服務生的工資包括兩部分:基本的時薪工資,通常是該州法律允許的最低工資,另外一部分就是小費。當服務生為客人服務之後,這個客人的消費總額中的8%,就會被當做是這個服務生的收入,而這個部分是要交稅的,每個月老闆發薪水的時候,會自動按照這個金額扣除,所以當客人不給小費時,服務生是會很生氣的。在美國,每個服務生的工資包括兩部分:基本的時薪工資及小費。然而美國有50個州,依照情況不同,給小費的方式也有差異,譬如某些餐館小費,是群分的而非個人獨得,依當地情況而定。
  • 泰國小費怎麼給?
    計程車或者接送機司機 如果有司機主動幫您提行李,或者幫您開車門,微笑又友好又勤快的司機,您可以給20-100泰銖小費。,如果是夾起來遞給服務員那這個錢會認定為給餐廳的,服務員是不可以拿的。
  • 英國小費指南,一出手就知道是不是行家~
    剛到英國的孩子一定都注意到要給小費的這個問題,有些同學開始不適應,認為沒有給小費的必要,但其實在英國,你只要享受了別人的提供的服務,一般都是要給小費的。當時部分餐廳的桌子上會放一個小碗,寫有「 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保證服務迅速),顧客將零錢放進碗裡,就會得到服務生熱情而迅速的服務,而小費的英文單詞「tips」則是這句話每個單詞開頭字母的組合。事實上,小費的多少是沒有規定的,但是一般人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會讓小費在總消費的15%-20%。小費也最好是使用現金,這樣方便服務人員後期分配。
  • 支招|去歐洲旅遊小費怎麼給?各國的規矩可大不一樣哦!
    歐洲的小費文化由來已久,與中國傳統觀念不同,給小費在歐洲可以說是一種基本禮儀。有些國家,不見小費追出門外都習以為常。
  • 漲姿勢:在德國怎麼給小費?
    在中國就餐、出門打車等結帳時基本上就是支付消費金額,給小費不是很普遍的情況,更非必需。美國餐飲業給小費似乎更加普遍,且金額佔消費比例不低,因為大部分就職於餐飲業的人沒有底薪或底薪很低,很依賴小費收入。德國的情況介於中國和美國之間,顧客給小費的情況比較普遍,但分行業、分場合且並非"義務"。
  • 實錘了:大家坐Uber果然都不付小費
    正是這一點讓當初還是創業小公司的Uber抓住了機會——在Uber發展初期,不需要付司機小費正是他們標榜的主要特點之一。這也讓Uber贏得了用戶的心,實現爆發式增長。最終,架不住壓力的Uber還是把小費功能給做了出來。當然,為了避免得罪用戶,Uber的小費功能一直是optional的。從這個功能上線開始,小編就一直好奇:到底有多少人會付小費呢?而最近發布的一篇調查實錘了我的推測:果然,Uber的絕大多數用戶都不會支付小費。
  • Uber:別再給司機們付小費了!
    ,已經成為一種風俗。最近,Uber和移動專車司機和解了身份待遇的官司,有消息稱Uber將會鼓勵或者默認收取乘客小費的行為。不過日前,Uber官方正式宣布了對小費的立場,即不希望乘客支付小費。據CNBC等多家美國媒體報導,Uber發表一篇官方聲明,陳述了在小費上的立場。即乘坐專車的消費者不需要支付消費,Uber也不希望他們支付。
  • 在德國給小費,究竟要怎麼給呢?
    剛到德國的同學,遇到付小費這件事時難免有些手忙腳亂,那麼就讓安連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吧~在德國基本上小費會給提供給你一次性的服務的人員。比如餐飲、美容美髮、計程車、酒店、搬家、裝修維修等行業是支付小費比較普遍的行業。如果是定期服務人員,則不需要得到小費,比如你的定期保潔阿姨,郵遞員,垃圾收理人員等等。
  • 菲律賓小費要不要給?政府出臺新政策!
    大家都知道,菲律賓是一個給小費的國家。你出去吃飯或者請當地人做事,在結束的時候,都會看到服務員用熱切地眼光看著你,仿佛你是他一見鍾情的愛人,或者是許久未見的親人。當你沉浸在他們的目光中無法自拔,內心波瀾起伏時,也許看到他們伸出的手會突然反應過來,他們是在向你要小費。
  • 開了1個多小時車只得$1.19小費!Uber Eats司機崩潰大哭
    大部分人認為,8美元小費已經「仁至義盡」,這本就是送餐員的本職工作;但也有人表示,送餐員花了40分鐘的時間成本,卻只拿到8美元小費,平臺送餐費最多也就10多美元,把回程的時間成本算進去,送餐員幾乎沒有掙到什麼錢,可以理解她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