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餐館打工收小費,法律幫你對付「惡老闆」!

2021-02-23 美國投資留學移民一點通

在美國取得打工資格的留學生,通常會選擇華人開的餐廳做服務生,一是華人族裔天然的親近感,並有語言便利,二是門檻要求低,容易賺錢。但是,出門在外,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不要以為在華人餐館裡打工就是老鄉情近,遇事順意。

近日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加州一家餐館僱主從員獲得的小費裡扣除刷卡手續費,引發雙方嫌隙,而這名員工因為是當地大學的學生,了解相關法律,所以有意透過法律管道仲裁。

事件起因是這名留學生,在與同樣在此打工的同學分享公司扣小費抵手續費規定時,對方告訴他老闆這樣做完全不合法,於是,這名留學生就聯合其他同事,一起向老闆討公道。而老闆則振振有詞,認為收容學生打工已屬開恩,小費理應向店裡交一些。

結果,根據加州勞工法第351條明文規定,僱主、經理以上職位人員不得拿小費,且以小費扣抵薪資亦屬非法行為,顧客刷卡手續費屬商業成本,不可從小費扣除。結果,老闆不僅將之前所扣的員工小費全數返還,並且對員工精神撫慰做出一定賠償,可謂得不償失。

許多人都知道,在美國,餐廳有小費文化,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些小費是專屬於服務員、侍者的,老闆等人並不能從中抽取分成。但是,美國華資餐館老闆跟員工搶小費的案例屢見不鮮。

不僅餐廳老闆不能分取服務員小費,業主和管理職人員也無權分小費,除非取得「聯合小費協議」,由員工授權僱主或經理主管分配。若廚師、吧檯、清潔人員要分,也是要基於共同服務原則,由服務生或授權者斟酌分配。

那麼,在美國餐廳的小費到底誰能分?勞工律師表示,小費主要是分給參與提供服務者,包括送水酒的吧檯人員,清掃桌面、帶位的人,只要和顧客接觸過,均可分享當日勞動所得小費。不過,這不包括任管理職的經理、老闆。

看到這裡,許多在美國打工的留學生、出國務工人員、或是初到當地不了解相關法律的新移民,都應該牢記,你的服務小費只能是你們服務員之間均分,老闆、經理、甚至大廚都不能分。當然,一些想要在美國開餐廳的未來華人老闆,更是要牢記這條法律,否則,不僅會被員工告上法庭吃官司,還會被當地消費者扣上「血汗老闆」的帽子,影響餐館聲譽。

「美國投資留學移民一點通」致力於最新鮮、最專業、最有深度的行業諮詢分析,加微信haiwaidaka可加入「移民、海外置業交流群」,享受業內大咖在線講座及高端交流會等多重福利!

相關焦點

  • 在美國,小費這樣給才正確
    在美國,給小費是最基本的禮貌,是客人對服務者的酬勞、尊重和鼓勵,假如你常去某家餐館消費,在適當時候給予小費,服務生會盡其所能的為你服務
  • 【愛給不給】澳洲小費文化~~和澳洲人一樣的隨意可親呢.
    在一些國家裡,小費猶如禮節的雷區,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舉例而言,去美國的遊客想必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來說,你似乎永遠都有義務掏出1美元的紙幣作為小費。幸運的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在澳洲給小費要簡單得多。不過對於遊客而言,不似美國索性到哪裡都要給小費的規矩也容易讓人產生困擾。在澳大利亞,給小費不是硬性規定,有些人收小費,有些人則不收。
  • 澳洲的小費文化你知道嗎?什麼情況給?到底給多少?
  • 我在美國中餐廳打工,每個月工資兩萬,顧客喜歡給小費
    對初到美國的華人,最容易找到的工作就是在餐廳打工。我就在洛杉磯一家中餐廳打工,我工作的地方是華人聚集區,街頭巷尾華人很多,中餐廳也非常多。
  • 在美國生活,給小費是很常見的事兒,但這小費到底給多少合適呢??
    準備去美國旅遊的同胞也是哦,反正只要一出國門,我們的行為就不再是個人的行為了。下面是正文:在餐廳打工半年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看了不少。我做服務生,對我來說最直觀,最有感觸的當然就是小費了。這些話我一忍再忍忍了好久了都沒寫出來,不過今天發生一件事我實在是忍不住了。所以有幾句感言要寫一下。
  • 英國小費該怎麼給?
    在英國,給小費是很常見的事情,雖然法律上沒有強迫顧客必須要給多少的小費,但它卻是一種文化傳統融入這個國度
  • 澳洲小費文化:有沒有一種情況,讓你感覺不得不交小費
    美國的小費文化正在慢慢滲透到澳大利亞。
  • 客人問一句話,賓州女大生意外收5000美元小費小費,她驚喜:人生中最棒的事
    ▲善心顧客慷慨留下高額小費。(圖/翻攝自Facebook/Anthony's at Paxon Hollow)美國賓州18歲女大生在餐廳打工時,被一名顧客問了一個問題,竟然收到比點餐金額多近25倍的5000美元小費,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讓她不敢置信,表示這是她人生中遇過最棒的事情。
  • 餐廳服務員收到巨額小費,背後竟隱藏一個驚人故事!
    在美國,一些到餐館進餐的人有時候會給出高額小費,每一個高額小費背後都有相應的愛心故事。最近的一個大額消費的故事令人傷感。據報導,一名女子在紐約州科霍斯(Cohoes)的Breakfast Spot餐館點了一杯卡布奇諾和一份早餐三明治,消費了22.08美元,但她留下的小費和便條讓女服務生尼爾森(Becky Nielsen)永遠難忘。
  • 佛州餐館女企臺聖誕爽得回頭客$2000小費!「這份工作不錯」
    美國佛羅裡達州一間餐廳的女服務生耶誕夜收到一筆2000美元的巨額小費。原來,餐廳常客知道她為了修車花光銀行戶頭裡所有積蓄,於是默默送上這份溫馨的耶誕大禮。耶誕夜這天晚間,他們回到餐廳享用耶誕大餐,離去時留下一張支票作為小費,還留下訊息:「耶誕快樂,恢復你的存款吧。上帝祝福妳。」
  • 美國人真玩得開!餐館女店員配槍,顧客可拿子彈當小費!
    據美國媒體報導,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來福鎮的火槍手燒烤餐廳, Shooter’s Grill, 可說是聲名遠播,原因是餐廳裡從老闆到服務生腰間都別著裝有子彈的手槍。顧客們不僅可以懷揣手槍來吃飯,還可以拿子彈來當小費。
  • 在德國給小費,究竟要怎麼給呢?
    剛到德國的同學,遇到付小費這件事時難免有些手忙腳亂,那麼就讓安連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吧~在德國基本上小費會給提供給你一次性的服務的人員。比如餐飲、美容美髮、計程車、酒店、搬家、裝修維修等行業是支付小費比較普遍的行業。如果是定期服務人員,則不需要得到小費,比如你的定期保潔阿姨,郵遞員,垃圾收理人員等等。
  • 菲律賓小費要不要給?政府出臺新政策!
    大家都知道,菲律賓是一個給小費的國家。你出去吃飯或者請當地人做事,在結束的時候,都會看到服務員用熱切地眼光看著你,仿佛你是他一見鍾情的愛人,或者是許久未見的親人。當你沉浸在他們的目光中無法自拔,內心波瀾起伏時,也許看到他們伸出的手會突然反應過來,他們是在向你要小費。
  • 澳媒告訴你:到底要給多少小費,才能週遊世界?
    但是,在一些國家,用餐後留點兒錢在桌子上當小費這種行為可能會被認為是對服務人員的一種冒犯和不尊重。更可怕的是,當小費不構成「無禮」時,你卻可能要為此給你的旅遊基金多備點錢,畢竟,小費最高會達到餐費的25%!被嚇到了對不對?這還真不是危言聳聽……最近,由美國好管家研究所發布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究竟在哪些國家需要給小費,以及合適的小費數目。
  • 外賣郎:小費是客人與我的心情溫度計
    他說,無法保證每天送外賣都能拿到豐厚小費,小費有如他和客人的心情溫度計,「客人心情不好就給得少,然後就換我心情不好」,但他逐漸明白不開心只是跟自己過不去,既然從事服務工作,就要時刻調適心情,豁達面對每一天。
  • 在英國如何支付小費,科普一下小費常識
    去歐美國家旅遊或定居的朋友都知道,在英國、美國等國家,給小費是非常常見的事。
  • 海關收中國人小費!語言要挾小黑屋恐嚇!很多國家上榜,很多人中槍
    你的張天真:我也是!我跟我爸一起直接要了600RMB!你還價他們還會用流利的中文跟你說:讓我幫幫你九月之後日落匆忙-廖若冰:柬埔寨出關收中國人20到30 人家直接用中文給你說多少錢 我沒聽清問了句how much 人家直接中文20塊盤子芸:今年在雅加達的機場免籤也沒有收小費的現象,不知道這個視頻拍攝是在什麼時候,是在哪個機場入關口?
  • 緬因州長夫人餐館打工補貼家用
    安·勒佩基這個夏季在自己家附近的餐館找到一份服務員的工作,負責接待前來就餐的顧客。州長夫人在餐館做服務員在美國並不多見,因此成為媒體報導的標題。《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的標題是「緬因州州長太太夏季打工賺錢買車」,《福克斯新聞》(Fox New)的標題則是「工資最低的州長的妻子當女服務員」。
  • 小費 給小費指南,乾貨貼輕鬆搞定小費文化
    (一)各服務行業小費的基本情況以下是關於美國各種服務行業小費的基本情況,那麼我們來看看美國人平均會給侍者多少小費。餐廳酒吧   侍應:適當的服務是帳單的15%,非常良好的服務是20%,差的服務不低於10%;   葡萄酒管家:每支酒的15%;   調酒師:帳單的15%至20%,另外普通飲料最低50美分,含酒精飲料每瓶1美元小費;   衣帽間服務員:每件外套1美元;   代客泊車或車庫服務員:2美元;   洗手間服務員:
  • 擁有幾套房坐收房租,在美國做房東很風光? 遇惡房客 有苦難言
    有人很羨慕在美國做房東,擁有幾套房或多個單位公寓坐收房租。其實,在美國做房東也有一肚子苦水。經常遇到一些低素質的房客,在牆上打洞、亂畫、寵物隨地便溺、亂扔雜物堵塞水管,還有房客拖欠房租等。不少華人房東說,在美國當房東不僅要對付各種房客,不小心還要吃上官司,很不容易!內陸華美協會會長周克蕙是公寓房東,她的房客多數是年輕學生,部分是華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