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歪歪!佛州餐館女企臺聖誕爽得回頭客$2000小費!「這份工作不錯」

2021-02-27 佛羅裡達家園


美國佛羅裡達州一間餐廳的女服務生耶誕夜收到一筆2000美元的巨額小費。

原來,餐廳常客知道她為了修車花光銀行戶頭裡所有積蓄,於是默默送上這份溫馨的耶誕大禮。

美聯社報導,這名幸運的女服務生是白歐(Lynette Baio),她說這對常客24日晚間離開時,留下一張支票,上面的金額讓她目瞪口呆。

她已經在清水市(Clearwater)的Speggtacular餐廳工作5年。

佛州地方電視臺WFLA報導,白歐上個月某天開車時,為了閃避一場車禍,反而把自己的車子撞壞。她花光了銀行裡所有積蓄2000美元來修車,為此苦惱不已,因為這麼一來,她就沒錢準備耶誕禮物給親朋好友。

幾周前,這對常客來餐廳用餐,雙方閒聊時提及此事。

耶誕夜這天晚間,他們回到餐廳享用耶誕大餐,離去時留下一張支票作為小費,還留下訊息:「耶誕快樂,恢復你的存款吧。上帝祝福妳。」

白歐對坦帕市(Tampa)電視臺WTVT說,當時那對常客起身開始要步出餐廳,白歐把支票拿起來一看,感動到流下眼淚,那對情侶也哭了出來。白歐說:「這真是太棒了。」


多虧有了這筆小費,白歐才能順利買耶誕禮物致贈親友。白歐說:「對我來說,這是個耶誕奇蹟。」

根據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報導,這份大禮對白歐來說無異雪中送炭,白歐的丈夫2年前才剛過世。她說,這種善行激勵了她,讓她想要把愛傳出去,這也是她向這對常客許下的承諾。

「有一天我要把善行傳出去,我希望上帝能給我足夠的祝福,讓我有能力這麼做。」

聖誕幸運兒當然不止她一個!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3日報導,美國喬治亞州一個入不敷出的單親母親同時做兩份工作來養活她的三歲兒子。

就在12月25日聖誕節的前幾天,她收到了一份一千美元的小費。這筆小費是由她服務的幾個顧客給她的,她感到非常驚喜。

23歲的單親媽媽達裡爾·科萊特

這名23歲的母親叫做達裡爾·科萊特(Daryl Collett),她說自己入不敷出。通常,周末的時候科萊特在一家餐廳裡工作,工作日則是在銀行工作。她非常擔心自己12月份的帳單沒有辦法支付。幸運的是,周五晚上,有8個顧客坐在一桌,這些顧客特別點名讓科萊特來單獨服務他們。最後給科萊特留了一份一千美元的小費。

科萊特激動地含淚告訴記者:「我真的太感動了,我特別驚訝,也特別開心,這種感覺真的是從來沒有的開心,我都要哭了。」一邊說著,科萊特的眼眶裡開始有淚光閃現。科萊特補充說:「我現在生活十分拮据,聖誕節就在眼下了,可我們家現在特別緊張,我知道可能帳單要付不起了,所以非常感謝他們能給我這筆錢。」

達裡爾·科萊特和兒子

科萊特工作的餐館表示,科萊特是一位勤勞的母親,也是個單親媽媽。她有一個漂亮可愛的小男孩兒,同時盡職盡責的科萊特為了養家同時做著兩份辛苦的工作。除此以外,餐館還坦誠地表示,他們非常欣慰可以讓科萊特在這裡工作。餐廳補充道:「祝大家聖誕快樂,這個節日的意義就在於此,非常感謝所有人做出的努力和付出,我們希望你度過一個快樂的聖誕節。」

餐廳經理表示,有些人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類似這樣幫助別人的事情,然後他們也希望做同樣的事情來幫助那些確實需要幫助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聖誕期間一定要去餐館上班!

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英國小費該怎麼給?
    小費的由來《韋伯斯特大辭典》關於小費「tips」一詞的解釋是:「一筆為數不多的金額,由顧客自願支付,用以表達對服務工作的感激之情「To Insure Prompt Service」這句話開頭字母的縮寫「tips」也因此成了小費的正式名字。小費的支付1.餐館英國的餐館一般徵收10%-15%的小費金額是比較常見的(小費金額為佔這頓飯總金額的百分比)。
  • 在美國餐館打工收小費,法律幫你對付「惡老闆」!
    但是,出門在外,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不要以為在華人餐館裡打工就是老鄉情近,遇事順意。近日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加州一家餐館僱主從員獲得的小費裡扣除刷卡手續費,引發雙方嫌隙,而這名員工因為是當地大學的學生,了解相關法律,所以有意透過法律管道仲裁。
  • 外賣郎:小費是客人與我的心情溫度計
    外賣郎的收入裡,小費是很重要的部分。(記者顏潔恩/攝影)來自福州琅岐的董是枝,在近年新興的中餐外賣平臺做外賣郎,小費是他工作收入裡很重要的部分。他說,無法保證每天送外賣都能拿到豐厚小費,小費有如他和客人的心情溫度計,「客人心情不好就給得少,然後就換我心情不好」,但他逐漸明白不開心只是跟自己過不去,既然從事服務工作,就要時刻調適心情,豁達面對每一天。
  • 客人問一句話,賓州女大生意外收5000美元小費小費,她驚喜:人生中最棒的事
    ▲善心顧客慷慨留下高額小費。(圖/翻攝自Facebook/Anthony's at Paxon Hollow)美國賓州18歲女大生在餐廳打工時,被一名顧客問了一個問題,竟然收到比點餐金額多近25倍的5000美元小費,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讓她不敢置信,表示這是她人生中遇過最棒的事情。
  • 菲律賓小費要不要給?政府出臺新政策!
    別看給小費在外國是一種習慣。錢是小事,面子可是大事。小費(Tips)一詞的來源,可以從它的四個字母來拆解認識。根據8月籤署的第11360共和國法令,酒店和餐館的普通員工現在有權享受「全額」的服務費。該法修訂了《菲律賓勞動法》第96條,規定員工在酒店、餐廳和類似場所只能享受85%的服務費。
  • 澳洲小費文化:有沒有一種情況,讓你感覺不得不交小費
    通過網站Finder.com.au進行的調查顯示,澳大利亞人相比前幾年給的餐廳小費次數,更加頻繁。       這是因為全國有180萬餐館向顧客施壓,使用一種簡單的方法,11%的餐館消費者不得不提供小費。
  • 在美國,小費這樣給才正確
    在美國,給小費是最基本的禮貌,是客人對服務者的酬勞、尊重和鼓勵,假如你常去某家餐館消費,在適當時候給予小費,服務生會盡其所能的為你服務
  • 泰國小費怎麼給?
    ,所以小費建議給50泰銖。                                叢林飛躍教練  教練都是比較辛苦的工作,雖然大家玩叢林飛躍的時候很爽很刺激,但是您想想整天做這樣的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辛苦
  • 還強制要求給小費!?
    TA們都在關注〖正妹快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感覺溫哥華這幾年出現了很多很缺錢的生活中總有那幾個朋友愛佔便宜工作也有碰到愛斤斤計較的同事
  • 美國人真玩得開!餐館女店員配槍,顧客可拿子彈當小費!
    美國科羅拉多州是著名的度假勝地,依山傍水,風景宜人。該州西部以來福槍命名的來福鎮,Rifle, 更加以率性的民風著稱。店內,店員腰間是手槍, 桌上的小費:是子彈!餐廳門口的標誌告訴你: Guns are welcome. 歡迎帶槍用餐。
  • 餐廳服務員收到巨額小費,背後竟隱藏一個驚人故事!
    餐廳收到高額的小費或者打賞很開心,但是有時候高額打賞的背後卻隱藏著悲傷的故事。善意總會存在於餐飲人生中。
  • KTV陪唱公主底薪2000,女大學生不願意辭職?服務生:傻子才辭職
    現如今相信很多職場朋友在KTV見過一些陪唱公主吧,這些年輕女孩年紀輕輕便來到KTV做陪唱,可以說在大家到處找工作的時候,她們已經通過陪唱這份工作拿到了很高的收入
  • 開了1個多小時車只得$1.19小費!Uber Eats司機崩潰大哭
    去年底,一段美國外賣送餐員與顧客因為小費數額吵架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諸多關注。紐約長島Smithtown 地區的一位顧客,從Commack 地區的一家餐館點了份外賣,然而送餐員在抵達後,非常不滿這位顧客只給了自己8美元小費。送餐員表示,自己跑了幾乎20公裡的路,花了40分鐘才送了這份餐,8美元實在太少。
  • 【愛給不給】澳洲小費文化~~和澳洲人一樣的隨意可親呢.
    在一些國家裡,小費猶如禮節的雷區,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舉例而言,去美國的遊客想必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來說,你似乎永遠都有義務掏出1美元的紙幣作為小費。幸運的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在澳洲給小費要簡單得多。不過對於遊客而言,不似美國索性到哪裡都要給小費的規矩也容易讓人產生困擾。在澳大利亞,給小費不是硬性規定,有些人收小費,有些人則不收。
  • 支招|去歐洲旅遊小費怎麼給?各國的規矩可大不一樣哦!
    當你踏出國門,如何才能地道的給小費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想要優雅地給小費,自然先要了解歐洲「小費文化」的來龍去脈~給小費是服務行業中通行的對服務人員的酬謝方式。相傳在公元18世紀的倫敦餐館裡,餐桌上常放著一隻碗,碗上寫著"To Insure Prompt Service (保證服務迅速)"。
  • 在德國給小費,究竟要怎麼給呢?
    剛到德國的同學,遇到付小費這件事時難免有些手忙腳亂,那麼就讓安連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吧~在德國基本上小費會給提供給你一次性的服務的人員。比如餐飲、美容美髮、計程車、酒店、搬家、裝修維修等行業是支付小費比較普遍的行業。如果是定期服務人員,則不需要得到小費,比如你的定期保潔阿姨,郵遞員,垃圾收理人員等等。
  • 在香港餐廳吃飯是否給小費?
    侍者拿來買單的收銀夾,打開,紙幣和硬幣井然排列。我照例一一拿走紙幣和硬幣。以前也是如此,在侍者的炯炯注目下,紙幣還好說,拿走這些硬幣,總覺得尷尬。這次我問香港朋友,買單後需要留一些當小費麼?他們說,多少還是會留幾枚硬幣的。毛幣當然留下,最好再留一兩枚一元或兩元的硬幣。難怪我以前感覺怪怪的,侍者表情也不對勁。
  • 拒絕服務沒戴口罩女客人,星巴克店員小哥喜提71萬元小費!
    在一個周一早上,一名未戴口罩的女顧客走進店內,小哥禮貌的詢問她是否有口罩。一位熱心的網友看不下去小哥被人掛網上罵,便想到一個不錯的方法來表示大家對小哥的支持,他隨即成立了一個募資網頁,>要為小哥籌集小費。
  • 我在美國中餐廳打工,每個月工資兩萬,顧客喜歡給小費
    對初到美國的華人,最容易找到的工作就是在餐廳打工。我就在洛杉磯一家中餐廳打工,我工作的地方是華人聚集區,街頭巷尾華人很多,中餐廳也非常多。
  • 在美國生活,給小費是很常見的事兒,但這小費到底給多少合適呢??
    給小費的標準大概在12%左右。有時候會有各別很誇張的。在我上班期間就有發生,有兩個黑人每次都故意到樓上去坐,然後想方設法地躲小費,要麼就是收銀條上小費處寫0.00,要麼甚至把店裡要的那一張帶走讓你沒辦法收小費。個別情況就不用說了,總得來說就是普遍12%。2:有的尖酸刻薄年紀稍長的白人。我在心裡稱他們為white tr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