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餐廳吃飯是否給小費?

2021-02-28 心一的family

在香港住了近一年半,很多約定俗成的習慣還沒弄明白。

今天和一個香港家庭吃飯,我買單,然後大家分帳。侍者拿來買單的收銀夾,打開,紙幣和硬幣井然排列。

我照例一一拿走紙幣和硬幣。以前也是如此,在侍者的炯炯注目下,紙幣還好說,拿走這些硬幣,總覺得尷尬。

這次我問香港朋友,買單後需要留一些當小費麼?他們說,多少還是會留幾枚硬幣的。毛幣當然留下,最好再留一兩枚一元或兩元的硬幣。

難怪我以前感覺怪怪的,侍者表情也不對勁。有時候硬幣卡在本子縫裡,或者兩毛五毛的硬幣太小拈不起來,我還鍥而不捨地一一倒在手心裡收走。

其實,我還是很留意的。只要帳單上標明10%或15%的服務費,我就覺得不需要再加小費了。哪知道還需要再意思意思。

朋友告訴我,有時侍者會把找的錢,故意弄得很零碎。十元錢,用幾個硬幣來湊,目的就是想你留幾個。

我突然想到,這一年多來,我在餐廳結帳時,見到比如288.3元這樣的帳單,還會細細排出300零8塊3的零錢,丁零噹啷一大堆,以找回20元整錢。不知者無畏,已經忘了當時的場面和侍者的表情了。

當然,付小費基本僅限於侍者過來買單的餐廳,在收銀臺繳費的餐館則不需要。小食店不需要,但如果你願意給,自然笑納。

朋友說,自己的父母去常去的餐廳,總是給小費,這樣從來不擔心沒位子,成了VIP客戶,大家見面也和氣。

總算又學會一招。這一次,儘管我把零錢照單全收,侍者還是笑吟吟地端來紅豆沙,作為餐後甜品,當做額外的饋贈。估計是因為一桌人裡,就我們一家說普通話。這侍者似乎是大陸來的廣東大媽,在給我們上菜時,聽我們講普通話,打量的眼神和態度似不一樣。

香港餐廳裡的侍者大媽,有些是說粵語的大陸人,依附家人、親屬移民香港。我們經常碰到。見到我們這樣說普通話的家庭,有時會過來逗一逗心一,寒暄一番。

暗暗下了決心,以後買單,得多留幾個硬幣給自己人。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心一的family」

相關焦點

  • 小費 給小費指南,乾貨貼輕鬆搞定小費文化
    (一)各服務行業小費的基本情況以下是關於美國各種服務行業小費的基本情況,那麼我們來看看美國人平均會給侍者多少小費。餐廳酒吧   侍應:適當的服務是帳單的15%,非常良好的服務是20%,差的服務不低於10%;   葡萄酒管家:每支酒的15%;   調酒師:帳單的15%至20%,另外普通飲料最低50美分,含酒精飲料每瓶1美元小費;   衣帽間服務員:每件外套1美元;   代客泊車或車庫服務員:2美元;   洗手間服務員:
  • 在美國生活,給小費是很常見的事兒,但這小費到底給多少合適呢??
    他們來吃飯,一般都會讓你比較愉快,又誇你這個誇你那個。跟你討論最近的電影之類的,也會點一些貴的調酒,來喝,最後給的小費都不錯。男同超可愛的2:對你有意思的。這個還用說,為了留個好印象還不得多給點小費。我上班幾個月已經堆了一堆別人偷塞給我的電話。戒指戴在手上你們都看不到嗎???!!!(不過有時候也忘了戴)但這也有例外。
  • 全美餐廳小費平均18.9%,土豪州你們夠了!
    來美國這些年,就看著餐廳小費蹭蹭蹭往上竄。
  • 餐廳服務員收到巨額小費,背後竟隱藏一個驚人故事!
    餐廳收到高額的小費或者打賞很開心,但是有時候高額打賞的背後卻隱藏著悲傷的故事。善意總會存在於餐飲人生中。
  • 我在美國中餐廳打工,每個月工資兩萬,顧客喜歡給小費
    對初到美國的華人,最容易找到的工作就是在餐廳打工。我就在洛杉磯一家中餐廳打工,我工作的地方是華人聚集區,街頭巷尾華人很多,中餐廳也非常多。
  • 英國小費指南,一出手就知道是不是行家~
    剛到英國的孩子一定都注意到要給小費的這個問題,有些同學開始不適應,認為沒有給小費的必要,但其實在英國,你只要享受了別人的提供的服務,一般都是要給小費的。日常生活計程車司機:這個可以根據你的車程,和車費決定,一般是15%的小費已經足夠。
  • 顧客吃20美元餐點卻給餐廳每人200元小費,網友一片叫好!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名男子給一家餐廳的每個員工200美元的小費。圖為桌上的一疊美鈔,與本文無關。
  • 菲律賓小費要不要給?政府出臺新政策!
    大家都知道,菲律賓是一個給小費的國家。你出去吃飯或者請當地人做事,在結束的時候,都會看到服務員用熱切地眼光看著你,仿佛你是他一見鍾情的愛人,或者是許久未見的親人。比如前幾天去海邊吃飯,吃完結帳的時候,美麗的服務員小姐姐給我的帳單上多算了一杯酒和將近500P的服務費。讓我一度以為那杯酒是她算我請她,自己喝掉了。
  • 在英國如何支付小費,科普一下小費常識
    小費起源於英國小費其實是服務費,一般是對從事服務性工作的人員給予一定的合理酬勞,是客人感謝招待人員的一種報酬,它是下層服務人員的一項重要收入。後來,對服務人員支付小費的這種習俗就延續下來,流行於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小費支付原則是對優質服務慷慨地進行獎賞。小費不僅僅是一種小費習慣,更是一種道德觀念,是對服務者勞動的尊重和認可,小費產生存在於服務行業之中。
  • 英國小費該怎麼給?
    因此入鄉隨俗,今天就來說說英國小費的來龍去脈。「To Insure Prompt Service」這句話開頭字母的縮寫「tips」也因此成了小費的正式名字。小費的支付1.餐館英國的餐館一般徵收10%-15%的小費金額是比較常見的(小費金額為佔這頓飯總金額的百分比)。
  • 【學習推薦】週遊各國必備攻略:如何付小費(中英雙語)
    Restaurants in some touristy parts of Tel Aviv may add a gratuity as high as 18%, so keep an eye out to avoid double tipping.小費明確規定為10-13%。你受到的服務可能沒那麼好,但這些是規定。
  • 餐館女店員配槍,顧客可拿子彈當小費!
    據美國媒體報導,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來福鎮的火槍手燒烤餐廳, Shooter’s Grill, 可說是聲名遠播,原因是餐廳裡從老闆到服務生腰間都別著裝有子彈的手槍。顧客們不僅可以懷揣手槍來吃飯,還可以拿子彈來當小費。
  • 泰國小費怎麼給?
    計程車或者接送機司機 如果有司機主動幫您提行李,或者幫您開車門,微笑又友好又勤快的司機,您可以給20-100泰銖小費。                                  餐廳服務員  對服務員的服務滿意可以給小費一般20泰銖,找零的時候如果想給小費一定要把錢從帳單夾裡面取出來直接給服務員哦
  • 澳洲小費文化:有沒有一種情況,讓你感覺不得不交小費
    美國的小費文化正在慢慢滲透到澳大利亞。
  • 疫情蔓延下餐廳即將停業,最後一名顧客給出「天價」小費,uber eats免送餐費......
    美西時間3月16日,據ktla報導,在俄亥俄州的一家餐廳,一位顧客在餐廳即將停業前竟給出了高達2500美金的小費,伸出援手只為幫助員工們度過當下的困難。但在他離開後,老闆派屈克·「本尼」·倫納德(Patrick 「Benny」 Leonard)和他的員工們看到他留下的小費後,頓時精神大振。
  • 在美國餐館打工收小費,法律幫你對付「惡老闆」!
    在美國取得打工資格的留學生,通常會選擇華人開的餐廳做服務生,一是華人族裔天然的親近感,並有語言便利,二是門檻要求低,容易賺錢。但是,出門在外,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不要以為在華人餐館裡打工就是老鄉情近,遇事順意。
  • 客人問一句話,賓州女大生意外收5000美元小費小費,她驚喜:人生中最棒的事
    ▲善心顧客慷慨留下高額小費。(圖/翻攝自Facebook/Anthony's at Paxon Hollow)美國賓州18歲女大生在餐廳打工時,被一名顧客問了一個問題,竟然收到比點餐金額多近25倍的5000美元小費,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讓她不敢置信,表示這是她人生中遇過最棒的事情。
  • 【風俗】入鄉需隨俗 盤點世界各地小費攻略
    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國家,付小費的習俗也各不相同。出去旅遊時你應該知道你所遊歷的國家如何付小費,否則無論走到哪裡你都會惹怒服務人員。下面是幾條教你在世界各國付小費的指導。帳單上總會收取10%的標準服務費,你就沒必要再付小費了。如果你確實想表現得大方一點,額外5%-10%的小費會讓服務員非常開心。只需要做到付小費時儘量低調一點——巴西人不喜歡以此來炫耀。Israel以色列Tipping is a fairly straight forward 10-13%.
  • 義大利有個真正的監獄餐廳!犯人燒飯你來吃!這比神馬監獄主題餐廳牛逼多了!
    終於,去年10月底,這個監獄餐廳開業,名字就叫InGelara,義大利語「在獄中」的意思一起進去看看這個餐廳的樣子...  餐廳是監獄一樓的看守所宿舍改造而來,和關閉囚犯的監獄是兩個不同的區域,所以客人不需要像探監那樣接受嚴格安檢(誰願意吃飯被人搜身...)
  • 【愛給不給】澳洲小費文化~~和澳洲人一樣的隨意可親呢.
    在一些國家裡,小費猶如禮節的雷區,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舉例而言,去美國的遊客想必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來說,你似乎永遠都有義務掏出1美元的紙幣作為小費。幸運的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在澳洲給小費要簡單得多。不過對於遊客而言,不似美國索性到哪裡都要給小費的規矩也容易讓人產生困擾。在澳大利亞,給小費不是硬性規定,有些人收小費,有些人則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