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玉子屋是憑藉改變商業結構實現物美價廉的戰略與對手競爭,而絕對不會消減食材的品質和員工的收入。追求規模經濟使工廠容易實現機械化生產,這是其制勝的關鍵。
很多餐飲企業在發展規模經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有時候借鑑其他國家同行的現成經驗或許能在發展過程中得到啟發。
日本有一家名為「玉子屋」的外賣店,成立於1956年,致力於滿足商務人士 「希望午飯更便宜、更好吃、更健康」 的需求。根據2015年的最新數據,玉子屋日送便當13萬份,每份便當價格只有430日元 (約合人民幣25元)。
據悉,玉子屋堅持每天只為顧客提供一種便當,但卻每天不同。以玉子屋一周5天的餐單為例,周一是漢堡肉和義大利麵;周二是海帶拌飯和烤雞;周三是炸火腿和燉牛肉;周四薑汁烤豬肉;周五青椒肉絲和炒洋蔥。只要打一個電話或者在網上預訂,玉子屋就可以將便當送到顧客手上。雖然每天只有一種便當,但卻並不只是一個菜品,而是套餐:葷素搭配,時令水果,營養均衡。但是這種只做一種外賣便當的做法卻是極為少見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因為每天的菜單只有一種,因此可以批量購買同樣的材料,只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這一優勢,在與供貨商交涉時就可以成功實現低廉的價格;由於每天的菜單只有一種,所以它的廢棄率只有0.1%,遠遠低於業界平均2%的數量。
由於訂單量大,玉子屋每天都會在用戶用完餐後派人過來統一回收便當盒,並返還給用戶一定的補貼。回收後的餐盒會通過自動消毒機進行統一清洗消毒。這樣做的目的之一就是節約成本,目的之二就是查看剩飯情況,反饋數據,預估單量。除此之外,在這個環節中,工作人員還可以獲得大量的客戶反饋,完全可以實現一對一的真實調研,弄清楚顧客的喜好。
能縱橫外賣界50年,除了以上兩點,玉子屋獨特的配送方式也值得一提。玉子屋採用分組送貨的配送方法,分為遠、中、近三組配送,並且各組之間互相補位。也就是說,離工廠較遠區域的送貨車裝上比預估訂單略多的便當先發車,在完成配送後和後發組取得聯繫,再對便當不足的區域進行補足。換句話說,玉子屋不是各部分單獨運行,而是將各個部分和環節有機組合,實現出色的協作。
根據玉子屋的獨特經營模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極其工業化的外賣公司:將庫存量單位降低到最小,做到規模化生產和最簡管理,降低成本;非一次性餐具的回收重複利用,將使餐具相關的成本減到最低;通過回收餐具預估產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成本一降再降的同時,又巧妙地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就是物美價廉的430日元一份的營養便當。
當然,玉子屋的成功與日本的產業和人文環境也是密不可分。日本的食材多為分離狀態,便當這種產品大多不需要廚師,更容易進行工業化生產,一般做出來都可以放很長時間口味也不會變,再加上日本消費者對餐食的冷熱要求並不高,所以玉子屋可以在早上 9點就送出第一批午餐,這也是實現日送13萬份便當非常重要的一點。
玉子屋是憑藉改變商業結構實現物美價廉的戰略與對手競爭,而絕對不會消減食材的品質和員工的收入。追求規模經濟使工廠容易實現機械化生產,這是其制勝的關鍵。來源:中國商網 作者:荻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