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是中國的代表色,寓意吉祥、喜慶、熱鬧。客家人當然也喜歡紅,不僅用紅,而且還喜歡「食紅」(吃血)。
說「吃血」容易讓人產生茹毛飲血」的誤會,客家人比較避諱,習慣用「紅」來代替「血」。實際上,「豬血」和「豬紅」是有差別的。豬血是生冷的,在文化人類學看來屬於「自然」的產物。而豬紅是經人手加工、烹飪過的熟食,系「文化」的象徵。
客家地區最常吃的「紅」有豬紅、雞紅和鴨紅幾種,其中又以豬紅最有人氣。至今仍有不少人不理解客家人為何嗜食豬紅。就此疑問,孫中山先生早在20世紀初便有過非常全面而深刻的回答。
他在《孫文學說·行易知難》中講道:「豬紅含鐵質獨多,為補身之上品。凡病後、產後及一切血薄症之人,往時多以化煉之鐵劑治之者,今皆用豬血以治之矣。蓋豬血所含之鐵,為有機體之鐵,較之無機體之煉化鐵劑,尤為適宜人之身體。」
故豬血之為食品,有病之人食之固可以補身,而無病之人食之亦可以益體。而中國人食之,不特不為粗惡野蠻,且極合於科學衛生也。值得提醒的是,孫中山是以一個醫生而不是以一個政治家的身份說的這番話。
實際上,客家人喜歡吃豬紅,主要是因為豬紅可以「打塵」。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言,豬紅富含鐵和血紅蛋白,這些物質經過人的胃酸分解後,會產生一種滑腸消毒的健康元素,能與人體中的「塵埃」即有毒金屬微粒起化學反應,最後經過腸道排出體外,起到新陳代謝的作用,這個效用就是客家人所說的「打塵」了。
豬紅又稱液體肉、血豆腐和血花等,味甘、苦,性溫,有解毒清腸、補血美容的功效。豬血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C、蛋白質、鐵、磷、鈣、尼克酸等營養成分。
韭菜炒豬紅做法:
1,豬紅切塊、韭菜切段。
2,炒鍋放油,油熱,放入薑片炒香後,下豬紅中火煸炒。
3,加入韭菜,轉大火翻炒至韭菜斷生,加入白胡椒粉、鹽調味即可。
厓兜品牌出品的純天然,無汙染農產品。關注微信號,可在厓兜欄進入微店。也可在淘寶網,輸入厓兜查找相關產品,即將上市新包裝產品,敬請期待!
點擊下方二維碼,長按關注,你會喜歡上客家.